高二历史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内容摘要:
丁在南美独立斗争中的卓越贡献, 1878年阿根廷、智利、秘鲁三国在共同纪念他诞生 100周年时,共尊他为“祖国之父”,但圣马丁引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至今仍是不解之谜。 史学界称为“瓜亚基尔迷雾”。 葡属巴西独立 时间 : 1822 三、拉美独立运动的结果和意义 二、拉美独立运动的过程 法属海地独立 西属拉美独立 一、独立战争前的拉丁美洲 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过程 三、拉美独立的结果和意义 课堂总结 (背景) (进程) (结果) 反馈练习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发生的原因有( ) ①要求摆脱经济束缚 ②西、葡殖民势力的衰落 ③启蒙思想的传播 ④美、法资产阶级革命鼓舞 A①③④ B ①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④ D ② ③ ④ 拉丁美洲。高二历史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相关推荐
问苏联。 图为抵达莫斯科车站时的情景。 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1950年 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 仪式。 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 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规定: “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 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推翻 君主专制,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 自由及权利。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 “ 耕者有其田 ” 的政策。 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比较 “新”在 反帝 “新”在强调普 遍平等的 民权 ; 反帝反封相结合 “新”在更关 注农民和工人 马克思主义者队伍 :
”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构想,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课堂探究讲义 一 、 “ 三三制 ” 抗日民主政权 1. 含义 即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 , 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人员分配按共产党员 、 非党的左派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比例执行。 2.实施: 1940年 3月 6日,中共中央发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指出了抗日根据地政权的 “ 三三制 ” 原则。 在此之后,各根据地都按照此原则
掠夺 犹太人的财产损失,最保守的估计约为 120亿美元。 纳粹仅是在奥营就建立 35个仓库来储存从犹太人身上抢来的赃物。 奴役 希特勒提出:有劳动能力的人可以暂时豁免。 于是经挑选后的犹太人便承担着超负荷的苦役,每天要工作至少 15小时以上。 实验 “死亡天使”约瑟夫 门格尔 奥托 莫尔是比克瑙四大焚尸场的 负责人。 总负责他是个典型的纳 粹狂热分子,奉行的座右铭:“命 令就是命令,必须绝对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