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化学键内容摘要:
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 子键 ,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 子键 ,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 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 排斥作用 解析 依据概念分析选项。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A项错误, B项错误。 稀有气体分子内不含化学键, C项错误。 化学键是原子或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既有静电吸引,又有静电排斥, D项正确。 答案 D 方法归纳 化学键与物质类别间的具体关系如下: 迁移应用 1 关于离子键、共价键的各种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如 Cl2)中 ,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一定只存在 极性键 解析 A项, CaCl2中无共价键; B项,如 H2O2中氧原子间为非极性键; C项,若有离子键,则属于离子化合物; D项,如 H2O C2H2中,都存在非极性键。 C 迁移应用 2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 ( ) ① CaCl2和 Na2S ② Na2O和 Na2O2 ③ CO2和 CS2 ④ HCl和 NaOH A.①③ B. ②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 ① 项 CaCl2和 Na2S中都仅含离子键, ③ 项 CO2和 CS2中都仅含共价键,但 ② 项 Na2O中仅含离子键而 Na2O2中还含有 OO共价键, ④ 项 HCl中无离子键而 NaOH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A 迁移应用 3 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 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 ( ) NH3↑+HCl↑ +CO2+H2O NH4HCO3 +Cl2 NaCl+NaClO+H2O +2CO2 2Na2CO3+O2 解析 本题以四个化学反应为载体综合考查了学生 对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认识程度。 A、 B中无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无离子键的形 成, C中有非极性键( ClCl)的断裂但无非极性 键的形成。 D中 Na2O2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 键, CO2中有极性共价键, Na2CO3有离子键和极性 共价键, O2中有非极性共价键,故选 D。 △ D 要点二 8电子稳定结构的判断 判断某化合物中的某元素最外层是否达到 8电子稳定结构应从其结构式或电子式结合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判断,如:① H2O, O原子最外层有 6个电子,H2O中每个 O原子又与两个 H原子形成两个共价键,所以 H2O中的 O原子最外层有 6+2=8个电子;但 H2O中的 H原子最外层有 2个电子;② N2, N原子最外层有 5个电子, N与 N之间形成三个共价键,所以 N2中的 N原子最外层达到 8电子稳定结构。 方法技巧 判断某化合物中的某元素最外层是否达到 8电子稳定结构有一个经验公式:该元素的化合价的绝对值加上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如等于 8,则达到 8电子稳定结构,否则没有达到。 另外,分子中如果含有 H原子,因为 H原子最外层最多可容纳 2个电子,所以只要含有 H的分子或离子均不符合题目要求。 【 典例导析 2】 含有极性键且分子中各原子都满足 8电子稳定结构的化合物是 ( ) =CH2 解析 CH CH2=CH2中氢不满足 8电子稳定结构,A、 B项错; N2中只含有非极性键, D项错。 C 迁移应用 4 下列物质中所有原子均满足最外层 8电子结构的化合物是 ( ) 解析 判断原子满足最外层 8电子稳定结构的方法 为:最外层电子数 +所成价键数 =8,故 A项、 D项错; P4为单质,而非化合物,故 B项错; C项中两原子最外层均为 8电子稳定结构, C项正确。 C 迁移应用 5 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 H— O— Cl 8电子结构 解析 I、 Br最外层均有 7个电子,通过共用一对电子即可达到 8电子稳定结构, A正确; B中 H、 Cl、O三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次氯酸,其电子式为 ,结构式为 H— O— Cl, B正确;HIO的结构与 HClO类似,其中 I、 O两原子的最外层达到 8电子稳定结构, H原子最外层只有 2个电子,C不正确; D中 MgO是离子化合物,正确。 C 题组一、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 ) 解析 根据物质中各原子的成键特点,由 Na2O2的电子式 Na+ Na+可知既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对点训练 B ( ) 解析 同种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键,不同原子间形 成极性键,由 H2O2的电子式 可知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D ,不正确的是 ( ) 解析 A项错,如 AlCl3,就有共价键;只要有离子键就是离子化合物,所以 B、 C都正确;多原子的非金属单。高二化学化学键
相关推荐
2SO3(g) 催化剂 加 热 (造气 ) (催化氧化 ) (吸收 ) 工业中通常用 98%的硫酸溶液代替水来吸收 SO3 想一想 :从生产硫酸的原理看 ,硫酸厂中的生 产设备最少应分几部分 ? (三 )硫酸工业生产的三个主要设备 沸 腾 炉图片 接 触 室图片 %H2SO4 SO2 O2 SO2 O2 SO2 O2 • 阅读 P6表 12,思考压强的增大 ,SO2的转化率 _____ 越高
常见吸热反应:持续高温或加热的反应、放热反应的逆反应。 判断下列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镁条燃烧 锌与稀硫酸反应 高温下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氧化钙与水反应 NH4++2H2O NH3H2O+H+ 如何实现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 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态所具有的能量是否相同。 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表示 —— 热化学方程式
方程式时应注明 ΔH的测定条件。 绝大多数 ΔH是在25℃ 、 105 Pa下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 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 ④ 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数值以及符号都可能不同。 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 (s、 l、
Mg2+ 和 OH等 B、结合生成 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 的离 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 H+ 和 C O 32,HCO3,SO32, OH和 NH4+ 等 C、结合生成难 电离物质(水) 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 H+ 和 OH、 CH3COO, OH和 HC
正 = v逆 v正 v逆 t1 t( s) v( ) 0 平衡状态 Ⅰ v’正 = v’逆 平衡状态 Ⅱ 速率 时间关系图: v ’正 v ’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反应物浓度 用平衡常数解释化学平衡的移动 K= [C(CrO42)]2 C(Cr2O72) [C(H+)]2 2CrO42- + 2H+ Cr2O72- + H2O Q= [C(CrO42)]2 C(Cr2O72) [C
1 12 6~10 13 14 新题速递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达标测试 1~5 11 12 6~10 13 14 新题速递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达标测试 1~5 11 12 6~10 13 14 新题速递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达标测试 1~5 11 12 6~10 13 14 新题速递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达标测试 1~5 11 1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