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二氧化硫内容摘要:
分类与通性等。 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 本节教学重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 难点: 二氧化硫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性质的多重性。 三、教学方法 总体的教学构想及构想的依据 • 通过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学生已具备 “ 从组成和结构来分析物质性质,从性质来总结物质用途和危害 ” 的能力,所以我在设计该节课时是按照 “ 实验探究、问题讨论 ” 的总体思路来进行的。 具体教学过程的设计及其依据 在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 ( 1) 创设情景:给学生提供某日的空气质量日报和一份关于酸雨的资料,让学生阅读分析,从 “ 空气质量日报 ” 和 “ 酸雨问题 ” 认识二氧化硫是一种首要污染物,进而提出如何防治它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 • ( 2) 实验探究:①让学生从生。高二化学二氧化硫
相关推荐
思考与讨论 2: 结论 氯水要加入适量。 2NaI + Cl2 → I 2 + 2NaCl 5Cl2 + I2 + 6H2O →10HCl + 2HIO3 结论 双氧水。 两种氧化剂选用哪种更好一些。 为什么。 怎样用氯水检验出碘元素。 结论 过滤液中 先 加入淀粉, 后 逐滴 加入氯水,边加边振荡。 思考与讨论: 实验前要用刷子将海带刷干净,为什么不能用水洗。 为什么要将海带进行灼烧。
发生两方面的反应:一是与 H2O 作用生成 NaOH ,二是能将 Fe2 +氧化为Fe3 +. 所以反应后, Fe3 +、 Fe2 +的数目要发生变化, NH+4与 NaOH 反应生成 NH3,由于 Na2O2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部分 NH3挥发, NH+4的数目也会发生变化.而 Al3 +在与 NaOH 反应后再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离子数目不会变化. 答案: B 2 . ( 2020
个 NH键夹角变为。 价电子对数目 n从左至右依次为 5, 6,分子构型为直线形、三角形、正四面体、三角双锥、正八面体。 如 HgCl BFCCl PCl SF6。 3。 用等电子原理判断:具有相同原子数(或重原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如果有相同的电子数(或价电子数),则具有相同的结构特点。 如 CO、 N C2 C2H2 ( 10 个价电子、 2个原子),直线型; CO N2O、 C3H4 (
- +H+ 酸性: CH3COOHH2CO3 OH 学生对比实验: 在放有碎瓷片 A组 :加 3mL乙醇、 2mL冰醋酸,收集用试管盛饱 和 Na2CO3溶液,按教材要求实验。 B组 :加 3mL乙醇、 2mL乙酸、 2mL浓硫酸,其它与 A组相同。 C组 :将 B组中的饱和 Na2CO3溶液换成水,其它与 B组相同。 酯化反应 CH3COOH+HOC2H5 CH3COOC2H5+H2O
会使蛋白质 变性, 此过程不可逆。 盐析 : 加入轻金属盐 可逆的 物理变化 变性 : 加入重金属盐等 不可逆的 化学变化 探究思考 3: 实验探究 2 用试管取 2ml鸡蛋白 溶液; 滴加几滴浓 硝酸,微热。 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 请记录实验现象: 鸡蛋白溶液遇浓硝酸变黄 灼烧。 有烧焦羽毛气味的 是毛织物。 含有苯环的蛋白质分子跟浓 HNO3作 用时呈黄色,可用此法检验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