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生物群落内容摘要:
)种群数量变化的周期是。 捕食关系 乙种群数量的增长 1年 第 3节 群落的结构 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那么 ,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竞争、捕食 、捕食、竞争 、共生、捕食 、竞争、共生 第 3节 群落的结构 .将A、B两种单细胞生物分别放在两个容器中培养,得到图A所示结果,将这两种生物放在一个容器中混合培养,得到图B所示结果。 从实验结果可知,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是 A.竞争 B.捕食 C.共生 D.寄生 第 3节 群落的结构 5.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 (a、 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种群与 b种群为捕食关系, a种群依赖于 b种群 B. a种群与 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 a种群为 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 b种群为 J型增长,始终受到 a种群的制约 第 3节 群落的结构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状况,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的明显的分层现象 —— 即不同生物占据不同高度。 在森林生物群落中,高大的乔木总是处于群落最高层,它下面有灌木层、草本植物层,还有地下生物。 动物则鹰、松鼠等处于顶层,麻雀、雉等处于中层,鼠和兔等在地面,蚯蚓、蝼蛄等在地下。 第 3节 群落的结构 森林中植物的分层结构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群落下面各层要比上层的光照弱 ,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生长 . 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充分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垂直结构 :在垂直方向上的明显的分层现象 —— 即不同生物占据不同高度。 第 3节 群落的结构 第 3节 群落的结构 池塘生物群落中,荷花、芦苇等将茎叶高高地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 鲢鱼在水体浅层、鲩鱼在中层、青鱼、虾、蚌等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 第 3节 群落的结构 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等环境因素影响,不同生物分布于不同地段的现象。 第 3节 群落的结构 受水制约,芦苇、泽泻等水生植物只能长在浅水或水边;红树、柳树等只能长在水源附近;松、杉、柏树等能长在比较干旱处,仙人掌、沙棘等可长在极干旱的沙漠。 鸭子、青蛙只可在水中或水源附近活动,而鹰、黄羊、沙鼠等可在干旱的陆地自由活动。 第 3节 群落的结构 根系发达、茎杆粗壮的木本和草本植物在阳光充足的区域生长;某些喜阴的植物只能生长于它们的阴蔽之下;而极喜阴的苔藓等则只能生长于小草下形成地被层。 荔枝、木棉、榕树等只能生长于温暖湿润的南方;马尾松等适应性强的植物南方北方都可生长;红松等喜凉怕热植物只能生长于东北较为寒冷的地方;雪莲等生长于终年积雪的雪峰之上。 第 3节 群落的结构 热带雨林 常绿阔。高三生物生物群落
相关推荐
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运输速率减慢 若 2组漏斗的液面比 1组高 ,则说明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 且运输速率加快 若 1、2组漏斗的液面高度相同 ,则说明温度高低并不影响物质 的跨膜运输 (4)如果上述实验结果证明了“低温能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至几百万。 1.元素组成: C H O N P 2.基本单位:核苷酸 1分子磷酸 + 1分子五碳糖 +1分子含氮碱基 3.结构: 每个核酸分子是由几十个乃至上亿个 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通常 DNA为双链、 RNA为单链。 DNA—— 由 4种 脱氧核苷酸 聚合而成 RNA—— 由 4种 核苷酸 聚合而成 4.结构多样性: 虽然,组成 DNA的脱氧核苷酸只有 4种,但若数量不限 (比如是
总共放能 2870kJ,其中1161kJ转移给 ATP 有氧呼吸总反应式 6CO2+12H2O C6H12O6+6H2O+6O2 叶绿体 光能 光合作用总反应式 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比较 光合作用 有氧呼吸 区别 场所 叶绿体 主要在线粒体 所需条件 光、温度 O酶、温度 物质变化 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能量变化 光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转移给 ATP
来看,有机物的消耗多于积累,不能正常生长。 左 〖 例题 6〗 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每放出 1个氧分子要吸收 8个波长为 10- 7m的光子。 同时,每放出 1mol氧气,植物储存 469kJ的能量,绿色植物对光能利用的效率为 A、 34% B、 37% C、 40% D、 29% 〖 解析 〗① 放出 1个氧分子所吸收的光: E1= hу =hc/λ = 10- 34 3 10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