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内容摘要:

(4 + 1 + 0 + 1 + 4) = 2 , ∴ E ( ξ + 2)2= E ( ξ2+ 4 ξ + 4) = Eξ2+ 4 Eξ + 4 = 11 + 12 + 4 = 27. D (2 ξ - 1) = 4 Dξ = 8 , σ ( ξ - 1) = D ( ξ - 1 ) = Dξ = 2 . ξ 是随机变量,则 η = f ( ξ ) 一般仍是随机变量,在求 η 的均值和方差时,熟练应用均值和方差的性质,可以避免再求 η 的分布列带来的繁琐运算. 1 .设 ξ ~ B (10 0 , p ) ,求 p 为何值时, D (2 ξ- 1) 取得 最大值。 【解析】 ∵ ξ ~ B (1 00 , p ) , ∴ Dξ = 100 p (1 - p ) , ∴ D (2 ξ - 1) = 4 Dξ = 4 100 p (1 - p ) =- 400[( p -12)2-14] =- 400( p -12)2+ 100 , ∴ p =12时, D (2 ξ - 1) 取得最大值. 均值与方差的实际应用 现有甲、乙两个项目,对甲项目每投资十万元,一年 后利润是 万元、 万元、 万元的概率分别为1113;已知乙项目的利润与产品价格的调整有关,在每次调整中,价格下降的概率都是 p (0 < p< 1) ,设乙项目产品价格在一年内进行两次独立的调整. 设乙项目产品价格在一年内的下降次数为X ,对乙项目每投资十万元, X 取 0 、 1 、 2时,一年后相应利润是 万元、 万元、 万元.随机变量 X 1 , X 2 分别表示对甲、乙两项目各投资十万元一年后的利润. (1) 求 X 1 , X 2 的概率分布列和均值 EX 1 , EX 2 ; (2) 当 EX 1 < EX 2 时,求 p 的取值范围. 【思路点拨】 (1) 求分布列,应先确定 X 2的取值,再求 X 2 的取值对应的概率; (2) 由 EX 1 < EX 2 ,找出关于 p 的不等式,即可求出 p 的范围. 【解析】 (1) 方法一: X 1 的概率分布列为 X 1 1.17 P 16 12 13 EX 1 = 16+ 12+ 13= . 由题设得 X ~ B (2 , p ) ,即 X 的概率分布列为 X 0 1 2 P (1 - p )2 2 p (1 - p ) p2 故 X 2 的概率分布列为 X 2 P (1 - p ) 2 2 p (1 - p ) p 2 所以 X2的均值为 EX2= (1 - p )2+ 2 p (1 - p ) + p2 = (1 - 2 p + p2) + ( p - p2) + p2 =- p2- p + . 由 Ex1< Ex2得 p2+ 0 .1 p - < 0 且 0 < p< 1 ∴ 0 < p < . 方法二: X1的概率分布列为 X1 P 16 12 13 EX1= 16+ 12+ 13= . 设 Ai表示事件 “ 第 i 次调整,价格下降 ” (i= 1,2) , 则 P ( X = 0) = P ( A1) P ( A2) = (1 - p )2, P ( X = 1) = P ( A 1 ) P ( A 2 ) + P ( A 1 ) P ( A 2 ) = 2 p (1- p ) , P ( X = 2) = P ( A 1 ) P ( A 2 ) = p2. 故 X 2 的概率分布列为 X 2 P (1 - p )2 2 p (1 - p ) p2 所以 X2的均值为 EX2= (1 - p )2+ 1 .25 2 p (1 - p ) + p2 = (1 - 2 p + p2) + ( p - p2) + p2 =- p2- p + . (2) 由 EX1< EX2,得- p2- p + > , 整理得 ( p + )( p - ) < 0 , 解得- < p < . 因为 0 < p < 1 ,所以当 EX1< EX2时, p 的取值范围是 0 < p < . 【 方法点评】 1. DX 表示随机变量 X 对EX 的平均偏离程度, DX 越大表明平均偏离程度越大,说明 X 的取值越分散;反之,DX 越小, X 的取值越集中在 EX 附近,统计中常用 DX 来描述 X 的分散程度. • 2.随机变量的均值反映了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方差反映了随机变量稳定于均值的程度,它们从整体和全局上刻画了随机变量,是生产实际中用于方案取舍的重要的理论依据,一般先比较均值,若均值相同,再用方差来决定. • 2.有甲、乙两个建材厂,都想投标参加某重点建设,为了对重点建设负责,政府到两建材厂抽样检查,他们从中各抽取等量的样品检查它们的抗拉强度指数如下: ξ 110 120 125 130 135 P η 100 115 125 130 145P • 其中 ξ和 η分别表示甲、乙两建材厂材料的抗拉强度,在使用时要求抗拉强度不低于 120的条件下,比较甲、乙两建材厂材料哪一种稳定性较好. 【解析】 首先看两建材厂的材料的抗拉强度的数学期望,然后再比较它们的方差. Eξ = 1 10 + 12 0 + 125 +130 + 135 = 125 , Eη = 100 0. 1 + 1 1 5 + 125 +130 + 145 = 125 , Dξ = (1 10 - 125 )2+ (120 - 125)2+ (125 - 125)2+ (130 - 125)2+ (135 - 125)2= 50 , Dη = (10 0 - 125 )2+ (1 15 - 125)2+ (125 - 125)2+ (130 - 125)2+ (145 - 125)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