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经济常识复习课件内容摘要:

总值 生产成本 C+V+P C+V 现行教材与新课标相比之变化 增 ——8个知识点 删 ——9个知识点 变 ——4个知识点 第一节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市场主体 企业 企业法人 公司 (含义、类型、 *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地位 含义 * 作用 建立 ( 含义 、法人与自然人 、企业与企业法人) 含义 *、性质、地位及原因 种类 股票 股东 股息 股票价格 股份公司最基本的特征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是股份制(原因、意义) 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组织机构 国有 大中型 企业 地位 * 作用 如何搞好。 困难和问题 经济 效益 What? Why? Hoy? 变 变 变 第二节 企业的经营者 企业 我国 国有 企业 领导 体制 党组织 厂长 (经理 )负责制 工人阶级 地位 作用 表现 含义 职权 地位 职权 素质 含义 特征 关系 经营者 (政治、厂长、职工、思想)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政治核心) (保证、监督) (经营者) (劳动者) 依靠、支持、执行 正当竞争 不正当竞争 市场经济 竞争 What? Why? How。 含义 表现 危害 企业形象 和 企业信誉 What? Why ? How。 兼并 强强联合 破产 (含义、必要性、核心) (含义、必要性) (含义、必要性) 变 变 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 251P36) 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其中,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公司经营的要求 ( 251P36) 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股东权利 ( 251P36) 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公司制的优点 ( 251P39) 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 经营的直接目的及原因 ( 251P39) 公司直接经营的目的是利润。 只有保持一定的营利能力,公司才能开发技术、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公司如何经营成功。 ( 251P39) 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 251P39) 企业联合 ( 251P41) 企业联合,指企业之间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取更大经济效益,而实行的合营或合并。 大企业之间的联合通常叫做 “ 强强联合 ”。 公司的组织机构 股东大会 董 事 会 性质:股东大会的常设机构 职权:负责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 总 经 理 性质:公司最高权力机构 组成:持有公司股票的成员组成 产生:董事会聘请 职权: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 监事 监事会 决策机构 监督机构 执行机构 第三课 企业和经营者 第一节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第二节 企业的经营者 第四课 产业和劳动者 第一节 三大产业 第二节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国民经济 三大产业 企业 划分依据 划分类型 比重表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 08126单选 “东蔗西移”、“东糖西移”,东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09全国 1381+2 抗旱 ——三大产业地位及如何协调水资源 092396非选 三产产值比重表反映经济现象(产业结构) 为促进经济发展,必须优化产业结构。 今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加速发展服务业,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农 业 What? Why? How? *** 含义 分类 政策 ——前提 科技 ——关键 产业化经营 ——保证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经济结构调整 投入 ——基础 地位 *** 作用 ** 现状 *** 意义 *** 必须走()道路 发展()农业 (广义农业、狭义农业) (国民经济 ——基础) (人类、其他部门、国民经济) (两个关系) 第一 产业 成就 问题 081381非选 防范粮食危机,怎样确保粮食安全 08226 单选 “蕉癌”谣言,怎样发展农业。 091381+2非选 抗旱 —怎样解决三农问题 092382非选 农村改革的成就,怎样发展农业。 101395非选 粮食保障能力增强原因 —怎样确保粮食需求 工 业 产生 (手工业 —— 机器大工业) 含义 分类 产品作用 重工业 轻工业 劳动对象 采掘工业 加工工业 地位 *** 作用 * 存在问题 *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含义、主要特征、信息化如何带动工业化。 意义) 振兴工业中的支柱产业 (发达 —— 差距 —— 艰巨) 第二 产业 What? Why? How?*** 第 三 产 业 含义 分类 流通 生产生活 提高素质 公共需要 地位 作用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What? Why? *** How? *** 第三 产业 产生 意义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工业化和现代化、就业和安定、人民生活 — 两个文明) (第一、二产业 第三产业) 现行教材与新课标对比 第一节 三大产业 删 权利 义务 劳 动 者 地位 (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 —— 主人翁) 权利 义务 劳动权 是公民享有的各项权利的基础。 含义 内容 保障意义 含义 内容 提高职业技能 (原因) (含义、基本要求、原因) (劳动者 劳动法律 权利、利益) (前提 保证) 遵守职业道德 082382非选 劳动者报酬比重低 —如何保障劳动者权利 10226 单选 稳定就业,企业措施 —维护劳动者权利措施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制度 含义 内容 基本原则 程序 What? Why? How? 必然性 (意义) 劳动者 首先 其次 我国的 社会保障制度 含义 地位 内容 坚持原则 重要意义 What? Why? How? 生产与生活的关系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对企业 对劳动者 对社会 现行教材与新课标对比 1. 劳动 ( 252P41) ( 1)含义 ( 2)意义 ( 3)劳动者在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 4)对待劳动和劳动者的正确态度 2. 就业 ( 252P42) ( 1)为什么必须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①就业的重要意义( 4点意义) ②就业存在的问题( 3点问题) ( 2)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①党和政府如何做。 ②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4点) 3.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 1)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①劳动者在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 2)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与现行教材一致) ( 3)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①党和政府 ②我国的劳动法 ③劳动者( 3点): 自觉履行义务 ——前提 依法签定劳动合同 ——重要法律依据 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 ——自觉维护权益 一、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1.劳动者的地位:( 1)地位( 2)构成( 3)体现 2.劳动者的权利:( 1)含义( 2)基础( 3)保障的意义 3.劳动者的义务:( 1)含义( 2)基本义务: ( 3)提高职业技能是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 ( 4)遵守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应该履行的义务。 4.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 1)是什么关系。 ( 2)劳动者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二、劳动合同制度 :①含义②实行的必要性 :①含义②内容③原则④订立须知 三、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课 产业和劳动者 第一节 三大产业 第二节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 第二节 税收与纳税人。 国民 收入 财政 税收 按对象 按用途 国家、企业、个人 处理好三者关系 积累基金 消费基金 二者关系 区别:用途 内容 此消彼长 联系:相互促进 如何处理 比例协调 都有增长 物构一致 通胀 通缩 关系 收 = 支 收<支 收>支 含义 形式 税利债费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预算 含义 地位 功能 组成 构成 经济水平 —基础性 —发展经济 分配政策 —国家、企业、个人 财政作用 资源配置 经济发展 事业发展 人民生活 巩固政权 国民 收入 财政 税收 税收 我国 税收 纳税人 主 要 税 种 ① 增值税 ②营业税 ③消费税 ④企业所得税 ⑤个人所得税 ⑥关税 ① 征税对象 ②纳税人 ③作用 ④特点 ⑤计算方法 权利意识 —维权、关注、监督 义务意识 —依法纳税 纳税人意识 含义 ① 组织财政收入 ②调节经济杠杆 ③经济监督手段 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处罚:追缴罚款刑事处罚 现行教材与新课标对比 现行教材 51P6 —预算 ( 1)含义 ( 2)地位 ( 3)功能 ( 4)组成 ( 5)构成 ①财政收入 ②财政支出 ③二者关系。 新课标 381P64 、国家决算 、社会总需求 ( 1)含义 ( 2)形式 (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 4)怎样增加财政收入。 ( 1)财政收支平衡 ( 2)财政盈余 ( 3)财政赤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