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宇宙中的地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复习内容摘要:

日冕层 日冕层带电粒子脱离太阳飞向宇宙 产生极光 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2020年高考江苏地理卷 )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此时 ( ) A.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 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 D. ② 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 (2)与 ① 、 ② 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 解析 】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北极附近地区处于极昼,正值北半球的夏半年,有利于北极考察。 此时地球处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我国由南向北白昼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根据距太阳远近的顺序,可以判断出 ① 是火星, ② 是金星,金星是距离地球轨道最近的行星,但距离太阳要比水星远。 (2)地球上存在生命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的条件有关,就地球自身条件而言,包括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等。 【 答案 】 (1)A (2)A 地球是目前唯一已知有生命存在的星球,而不是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宇宙中有许多与地球条件相似的星球,可能有生命存在,只是还没有被发现。 对其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的分析,可从生物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入手,分析其宇宙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1. (2020年通州模考 )2020年 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 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 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对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的理解。 题干中明确指示了该天体的类型为行星。 而行星是围绕恒星运动的,自然要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这不能作为判断存在生命的依据。 一般情况下,行星是由固态物质组成的,其表面的平坦与否也与是否存在生命无关。 判断是否有生命存在主要看该天体是否具备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有了生命活动,在生物的参与下,才可能形成土壤,故该题只有 B项正确。 【 答案 】 B 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的变化及对地球的影响 (2020年高考上海地理卷 )2020年 7月 22日上午上海将能观察到一次壮观的日全食。 读图回答问题。 (1)日全食发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月 22日,月球本影扫过的地形区有 平原和 盆地,这里大城市众多、人口密集,是我国普及天文科学知识的重要机遇。 在上海、成都、武汉三城市中,最先看到食甚现象的城市是。 同日上午在月球本影扫过地带的邻近地区能观察到的天文现象则是。 (3)日食发生时,是观察太阳外部结构的有利时机,在太阳黑子、太阳风、日珥等天文现象中,最有利于观察的是 现象。 (4)对上海地区而言,观察日全食和月全食的机会哪一个多。 为什么。 【 解析 】 考查学生对日全食这一地理现象的理解,其发生的条件是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而且太阳、月球、地球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要熟悉月球本影扫过范围在我国自西向东依次为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