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复习内容摘要:
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 第二步 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左或向右偏转 30176。 ~45176。 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 以北半球为例。 如下图所示。 • (2020年高考广东地理卷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2)题。 • 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 • 总量等值线图 (单位: MJ/m2) • (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 (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 【 试解 】 (1)________, (2)________。 • 【 解析 】 (1)该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这里的等值线为 “ 等有效辐射 ” 线。 由图示不难读出,甲、乙两地的有效辐射均介于 2 600和 2 700之间,丙地小于 l 800。 从图示有效辐射的变化看,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从乙地向丙地逐渐减少,从丙地向乙地逐渐增加,从甲地向乙地变化不大。 • (2)地面辐射是指近地面被加热,将其热量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传播的过程。 大气逆辐射是指大气辐射中向下射向地面的部分。 因其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故称为 “ 大气逆辐射 ”。 地面辐射的强弱除与地面温度有关外,还和下垫面的性质有关。 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强;天空云量越多,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也越强。 • 【 答案 】 (1)C (2)B • 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有纬度和下垫面。 就纬度而言,纬度越高的地方,获得太阳辐射的量越小,所产生的地面辐射就越弱;就下垫面而言,由于下垫面性质不同,它们能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的能力也不同,因此导致在同纬度不同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不同,从而产生地面辐射差异。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 城市热岛环流是由于城市 “ 热岛效应 ” 而使得城市温度比郊区高,形成了高空大气由城市吹向郊区,近地面大气由郊区吹向城市的环流。 如下图所示。 • (1)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原理与下列哪一项相同 ( ) • A.空气对流运动 B.西南季风 • C.山谷风 D.西风带 • (2)下列哪些现象是城市成为 “ 热岛 ” 的主要原因 ( ) • ① 自然下垫面减少 ②车辆尾气排。高三地理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复习
相关推荐
(2)为落实“新农村建设”,图示地区选择了 M村落作为村容村貌建设的试点,试分析选择的自然原因。 地形 聚落分布 不同点 相同点 山地 平原 高频考点讲练 (3)不同地区聚落形态不同,如图所示,A地区聚落形态以团状为主,其影响因素是。 B地区聚落空间分布 ,其原因是。 字母 C所在省区省会城市空间 形态呈 状,主要影响因素是。 高频考点讲练 【 解析 】 本题侧重地形对聚落分布、规模
与波传播方向一致 快 固、液、 气三态 波速明显 增加 波速突 然下降 横波 (S波 ) 与波传播 方向垂直 慢 固态 波速明显 增加 消失 高频考点讲练 特征 地球内部 圈层构造 不连续界面 (圈层界线 ) 深度 (千米 ) 地震波的 速度变化 主要特征 地壳 … (莫霍面 )… … (古登堡面 )… …… 17…… (全球平均 ) …… 2900…… (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加快 )
影响因素:受地形起伏的影响等温线变化 示意图 解说 影响因素 与等高线平行 (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 ) 等温线延伸到高地急转弯曲 地形 (山地垂直高度 ) 暖流:向高纬凸 寒流:向低纬凸 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洋流 盆地闭合曲线 夏季炎热中心 冬季温暖中心 夏季不易散热,下沉气流增温,冬季山岭屏障 地形闭塞,四周山岭屏障 山地闭合曲线 冬夏均为低温 气温垂直递减,升高1, 000米,降温 6℃
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 (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 (2)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 • (3)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 【 解析 】 (1)地理位置应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大洲位置等来阐述;地形的特征应从地形的类型和地势特征等来描述;从该地区经纬度和图例判断地理位置,而地理位置和图例是地形特征判读依据。 (2)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需要气候温和
气候变化的措施,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 (2020年高考浙江文综卷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 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 4 ℃ ~ 5 ℃ ,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 完成 (1)~ (2)题。 • (1)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 ) •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
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主要是过度放牧造成的。 • 【 答案 】 (1)D (2)① 地的环境问题是森林资源的破坏;②地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造成①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林木超采,采育失调,毁林开荒,滥砍乱伐,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造成②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使草场破坏严重,导致土地荒漠化。 • 环境问题是伴随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