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复习内容摘要:
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 (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 (2)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 • (3)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 【 解析 】 (1)地理位置应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大洲位置等来阐述;地形的特征应从地形的类型和地势特征等来描述;从该地区经纬度和图例判断地理位置,而地理位置和图例是地形特征判读依据。 (2)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需要气候温和,水量适宜等,该地区位于赤道地区,且地势海拔高,气候温暖,年温差小,蒸发较小,雨量较充沛,光照相对充足,适宜花卉生长。 (3)花卉生长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和广阔市场,该地自身市场较小 ,只能利用航空运输;北美、欧洲等花卉消费市场广阔;该地劳动力廉价,成本较低;政府政策的扶持,有力地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 • 【 答案 】 (1)位于南美洲 (西 )北部,赤道从北部穿过 (位于低纬度区或热带地区 ),西临太平洋。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多高峰。 • (2)(地处低纬 )雨量较充沛, (地势较高 )常年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年温差小。 • (3)通过航空运输,可以方便联系北美、欧洲等花卉消费市场,该国 (为发展中国家 )劳动力成本低廉。 (政府决策 )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 • 评价某地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必须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自然条件首先要从当地气候 (光照、热量、降水 )、地形 、土壤、水源等方面去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自然因素,其次考虑对自然因素的改造是否有可行性,并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以及投入与产出比,对农业区位选择作进一步的考虑。 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市场、交通及其发展变化去分析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对农业生产有利的因素而且起决定作用的区位因素为主导因素,不利因素则为限制 •性因素。 如珠江三角洲的甘蔗生产的主导因素为高温多雨的气候,大城市的 “ 菜篮子 ”工程的主导因素是城市的发展和分布。 • (2020年高考海南地理卷 )兰州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使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 说明砂砾层对白兰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 【 解析 】 瓜果质量好坏要看其质量和产量,特别是含糖量的高低,兰州气候较干旱,需要灌溉;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 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则具备了以上两个方面的作用,既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又增加了土壤日温差,还能减少风沙的影响。 • 【 答案 】 砂砾层减少了水分的蒸发。高三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复习
相关推荐
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 第二步 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左或向右偏转 30176。 ~45176。 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 以北半球为例。 如下图所示。 • (2020年高考广东地理卷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2)题。 • 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
(2)为落实“新农村建设”,图示地区选择了 M村落作为村容村貌建设的试点,试分析选择的自然原因。 地形 聚落分布 不同点 相同点 山地 平原 高频考点讲练 (3)不同地区聚落形态不同,如图所示,A地区聚落形态以团状为主,其影响因素是。 B地区聚落空间分布 ,其原因是。 字母 C所在省区省会城市空间 形态呈 状,主要影响因素是。 高频考点讲练 【 解析 】 本题侧重地形对聚落分布、规模
与波传播方向一致 快 固、液、 气三态 波速明显 增加 波速突 然下降 横波 (S波 ) 与波传播 方向垂直 慢 固态 波速明显 增加 消失 高频考点讲练 特征 地球内部 圈层构造 不连续界面 (圈层界线 ) 深度 (千米 ) 地震波的 速度变化 主要特征 地壳 … (莫霍面 )… … (古登堡面 )… …… 17…… (全球平均 ) …… 2900…… (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加快 )
气候变化的措施,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 (2020年高考浙江文综卷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 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 4 ℃ ~ 5 ℃ ,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 完成 (1)~ (2)题。 • (1)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 ) •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
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主要是过度放牧造成的。 • 【 答案 】 (1)D (2)① 地的环境问题是森林资源的破坏;②地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造成①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林木超采,采育失调,毁林开荒,滥砍乱伐,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造成②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使草场破坏严重,导致土地荒漠化。 • 环境问题是伴随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 自然 因素 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势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经济、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