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复习内容摘要:
气候变化的措施,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 (2020年高考浙江文综卷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 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 4 ℃ ~ 5 ℃ ,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 完成 (1)~ (2)题。 • (1)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 ) •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 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 •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 (2)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 •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 • 【 试解 】 (1)________, (2)________。 • 【 解析 】 全球变暖会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但在不同地区的影响是不同的,研究表明,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后,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许多地区的降水会增加,有的地区降水会减少;许多动物的栖息地会发生改变,但变化并不是特别明显;全球变暖,对非洲等热带发展中国家影响最大,中国自然带因为温度的上升也会相应北移。 首先要明确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公众参与的含义,全球温度升高,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 而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其最主要的原因。 因此,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有利于控制全球变暖。 • 【 答案 】 (1)B (2)A • 全球气候变暖对当今世界和我国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其影响范围相当广泛。 例如,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环境变化加剧某些脆弱性物种的灭绝;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对世界沿海地带造成严重影响;影响水循环,导致灾害性天气频次和强度增加影响全球经济结构等。 • 1. (2020高考广东文基卷 )气候变化与异常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与异常的原因不可能是 ( ) • A.太阳黑子增多。高三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复习
相关推荐
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 (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 (2)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 • (3)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 【 解析 】 (1)地理位置应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大洲位置等来阐述;地形的特征应从地形的类型和地势特征等来描述;从该地区经纬度和图例判断地理位置,而地理位置和图例是地形特征判读依据。 (2)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需要气候温和
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 第二步 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左或向右偏转 30176。 ~45176。 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 以北半球为例。 如下图所示。 • (2020年高考广东地理卷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2)题。 • 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
(2)为落实“新农村建设”,图示地区选择了 M村落作为村容村貌建设的试点,试分析选择的自然原因。 地形 聚落分布 不同点 相同点 山地 平原 高频考点讲练 (3)不同地区聚落形态不同,如图所示,A地区聚落形态以团状为主,其影响因素是。 B地区聚落空间分布 ,其原因是。 字母 C所在省区省会城市空间 形态呈 状,主要影响因素是。 高频考点讲练 【 解析 】 本题侧重地形对聚落分布、规模
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主要是过度放牧造成的。 • 【 答案 】 (1)D (2)① 地的环境问题是森林资源的破坏;②地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造成①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林木超采,采育失调,毁林开荒,滥砍乱伐,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造成②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使草场破坏严重,导致土地荒漠化。 • 环境问题是伴随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 自然 因素 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势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经济、 社会、
变化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提取图中河流、铁路分布及旧城区、新城区的位置等信息。 • 【 答案 】 (1)河流 煤铁资源 • (2)① 区域。 因为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 (3)交通 (铁路的兴建 )。 • 早期城市多沿河流分布,特别是两河交汇处,水运便利,随着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城市空间形态也发生变化,公路的发展,使城市沿公路线向两侧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