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复习内容摘要:
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主要是过度放牧造成的。 • 【 答案 】 (1)D (2)① 地的环境问题是森林资源的破坏;②地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造成①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林木超采,采育失调,毁林开荒,滥砍乱伐,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造成②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使草场破坏严重,导致土地荒漠化。 • 环境问题是伴随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四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1)~ (3)题。 • (1)图中①、②、③、④号码的含义分别是 ( ) • A.①经济系统 ②生态系统 ③社会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 B.①生态系统 ②经济系统 ③社会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 C.①社会系统 ②生态系统 ③经济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 D.①社会系统 ②经济系统 ③生态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 (2)图中①对②的影响是 ( ) • A.提供环境资源 • B.产生生活废弃物 • C.产生生产废弃物 • D.提供物质产品、资金等 • 【 试解 】 (1)________, (2)________。 • 【 解析 】 第 (1)题,①是经济系统,②是生态系统,③是社会系统,④是人的管理调控。 第 (2)题,经济系统中的生产活动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废弃物要排放到生态系统中,让环境来容纳、清除。 • 【 答案 】 (1)A (2)C • • 可持续发展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环境保护,而是从更高、更远的视角来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强调各社会经济因素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寻求的是人口、经济、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协调的发展。 • 东汉时期 “ 狩猎生产图 ” ,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 下半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 据此完成 1~ 2题。 • 1. “ 狩猎生产图 ” 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 ( ) • A.采集和渔猎 B.耕作与灌溉 • C.采矿和冶炼 D.建坝与筑路 • 2.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高三地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复习
相关推荐
气候变化的措施,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 (2020年高考浙江文综卷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 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 4 ℃ ~ 5 ℃ ,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 完成 (1)~ (2)题。 • (1)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 ) •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
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 (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 (2)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 • (3)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 【 解析 】 (1)地理位置应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大洲位置等来阐述;地形的特征应从地形的类型和地势特征等来描述;从该地区经纬度和图例判断地理位置,而地理位置和图例是地形特征判读依据。 (2)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需要气候温和
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 第二步 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左或向右偏转 30176。 ~45176。 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 以北半球为例。 如下图所示。 • (2020年高考广东地理卷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2)题。 • 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
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 自然 因素 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势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经济、 社会、
变化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提取图中河流、铁路分布及旧城区、新城区的位置等信息。 • 【 答案 】 (1)河流 煤铁资源 • (2)① 区域。 因为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 (3)交通 (铁路的兴建 )。 • 早期城市多沿河流分布,特别是两河交汇处,水运便利,随着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城市空间形态也发生变化,公路的发展,使城市沿公路线向两侧延伸
即可分析。 需注意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赞同与不赞同均可。 • 【 答案 】 (1)低山丘陵 流水侵蚀 • 原因:处于沿海平原、地势低,不易形成地形雨;受台湾山脉阻挡,水汽较少。 • (2)对农业生产:提供能源、沼肥、沼液、沼渣,有利于农林牧渔业的发展; • 对生活:提供燃料;充分利用废弃物,净化居住环境; • 对生态: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 (3)2020~ 2020年持续增长,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