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三次工业革命内容摘要:

要在轻工业部门展开;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在以电力、交通、通讯、化工等几个行业同时发生,主要在重工业部门展开,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更为猛烈。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 信息时代 ( 1)电子计算机的研制: 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至今,经历了 电子管 、 晶体管 、 集成电路 和 大规模集成电路 四个发展阶段,第五代新型计算机正在研制之中。 ( 2)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电子计算机不仅为自动化和控制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且 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 ,如数据处理、设计实验、自动控制、经营管理、信息传播、情报检索、通讯联络、教学科研等方面。 ( 1)信息高速公路:( 2)知识经济: 材料 1 网络的出现,使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信息,或点开视窗与对方面对面交流。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网上购物,看电视,听音乐,获取世界各地的新闻,搜索各种资料。 网络几乎“无所不能” „ 材料 2 网络的弊端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网上信息良莠不齐,青少年尤其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 例如,原本品学兼优的张某,因沉迷网络,偷走家中的 2020元出走。 之后,由于涉嫌抢劫杀人而被捕。 2020年 6月,北京一家网吧发生火灾,夺走了 25位年轻人的生命。 近年来,因沉迷于网络而犯罪或自杀的青少年不计其数。 根据材料 ,谈谈你对网络的认识。 : 积极:。 大大缩小了全球的空间距离,使全人类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 ; 、生活、工作、学习、思维等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改造;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消极: 、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 联网的竞争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 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 项目 时间 代表 生产力 社会结构 世界格局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 60年代 19世纪中 蒸汽机 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进入蒸汽时代,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生产 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密切了世界的联系,初步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 70年代 20世纪初 电力 内燃机 新通讯 化学工业 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进入电气时代 资本主义 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4050年代 原子能 航天技术 电子计算机 生产力迅猛发展,进入信息化时代 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 政治格局多极化 三次科技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各有哪些特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主要技术发明集中于轻工业部门。 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 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 以重工业部门为主体; 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见效快; 许多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 三次工业革命 ,在推动了社会进步方面产生什么影响 ? (1)社会 生产力 大幅度提高(蒸汽时代、电气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