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氧化剂和还原剂复习内容摘要:

3(OH)3 • 3HNCO。 HNCO( 异 氰 酸 , 其 结 构是 )能和 NO2反应生成 NCO2和 H2O。 • (1)写出 HNCO和 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被氧化的元素是 , 被还原的元素是。 • (2)根据上述反应方程式 , 计算吸收 g NO2气体消耗三聚氰酸的质量是。 • 解析 : (1) ===7N2+ 8CO2+ 4H2O • HNCO中 N被 氧化; NO2中 N被还原。 • (2)4C3N3(OH)3~ 12HNCO~ 9NO2 • 4 129 9 46 • x g • x= g • 答案 : (1) ===7N2+ 8CO2+ 4H2O N N (2) g • 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 • 1. 守恒规律 • 化合价有升必有降 , 电子有得必有失。 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 , 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 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 应用: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及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 • 2. 强弱规律 • 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 , 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 应用:在适宜条件下 , 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 , 还能比较物质间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 3. 价态规律 •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 , 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 , 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 ,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 但主要表现一种性质。 • 应用:判断元素或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无。 • 4. 转化规律 • 氧化还原反应中 , 以元素相邻价态间的转化最易;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若发生反应 , 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而不交叉;同种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应用:分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及推测变化产物。 • 5. 难易规律 • 越易失电子的物质 , 失电子后就越难得电子 , 越易得电子的物质 , 得电子后就越难失去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 , 优先与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发生反应;同理 , 一种还原剂遇到多种氧化剂时 , 优先与氧化性最强的氧化剂发生反应。 • 应用: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顺序。 • 5. (2020上海 )下 列物质中 , 按只有氧化性 、只有还原性 、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 • 、 K、 HCl B. Cl Al、 H2 C. NONa、 Br2 D. O SO H2O • 解析: F没 有正价 , 故 F2只具有氧化性; K为金属 , 金属没有负价 , 故 K的化合价只能升高 , 不能降低 , 即 K只有还原性; HCl中的 Cl- 处于最低价态 , 只有还原性 , H+ 只有氧化性 , 因此 HCl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 答案: A • 6. 已 知: ① 向 KMnO4晶体上滴加浓盐酸 ,产生黄绿色气体; • ② 向 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 ① 产生的气体 , 溶液变成黄色; • ③ 取实验 ② 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 KI试纸上 , 试纸变蓝色; • ④ 将足量的 SO2通入碘水中 , 颜色消失 , • 下 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 A. 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最强的是MnO, 最弱的是 SO2 • B. 上述实验中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 C. 实验 ① 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 D. 理论上可推知 SO2可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 •解析: 由 反应方程式可判断氧化性的强弱 ,由实验 ① 可知: MnOCl2;实验 ② 可知:Cl2Fe3+ ;实验 ③ 可知: Fe3+ I2;实验 ④可知: I2SO2 , 综 合 可 知 , 氧化性MnOCl2Fe3+ I2SO2, 根据氧化性强弱顺序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 •答案: C • 7. X、 Y、 Z、 M代 表四种金属元素。 金属 X和 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 , X溶解 , Z极上有氢气放出; Y(OH)2的碱性比Z(OH)2的碱性弱;又知 M2+ 的氧化性强于Y2+。 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 • A. X> Z> Y> M B. X> Y> Z>M • C. M> Z> X> Y D. X> Z> M> Y •解析: 根 据判断依据 , X、 Z构成原电池时 ,X溶解 , Z上产生氢气 , 说明 X比 Z活泼;Y(OH)2的碱性比 Z(OH)2的碱性弱 , 说明 Y元素的金属性比 Z元素的金属性弱 , 则金属单质的活泼性 Y< Z;又有 M2+ 的氧化性强于 Y2+ , 说明 Y的金属性强于 M。 •答案: A • 8. 某 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 • O H2CrO Cr(OH) H2O、 H2O2。 • 已知该反应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