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上学期胶体课件内容摘要:
L淀粉胶体和 5mLNaCl溶液的混合液体,加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蒸馏水中(如图)(半透膜可用鸡蛋壳膜、牛皮纸、胶棉薄膜、玻璃纸等制成,它有非常细小的孔,只能允许较小的离子、分子透过)。 ( 2) 2min后,用两支试管各取烧杯中的液体 5mL,向其中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 AgNO3溶液,向另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碘水,观察现象。 结论 :分子、离子等较小微粒能透过半透膜的微孔,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和胶体的最本质区别在于微粒的大小,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 109~ 107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 胶体的概念: 一般地,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0 9 ~10 7 m之间的分散系。 胶体的净化方法: 渗析 现象:在加入硝酸银的试管里出现了白色沉淀;在加入碘水的试管里不发生变化。 象上述那样把混有离子或分子杂质的胶体装入半透膜的袋里,并把这个袋放在溶剂中,从而使分子或离子从胶体里分离的操作叫渗析。 渗析的用途是什么。 应用渗析的方法可除去胶体中的离子或分子,即提纯胶体。 (三 )胶体的制备 FeCl3+3H2O=Fe( OH) 3(胶体) +3HCl 现象:液体由黄色变成红褐色 , 且均一 、 稳定。高三化学上学期胶体课件
相关推荐
强作用 形成的 单质晶体。 组成粒子: 粒子间作用力 :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静电作用(金属键) 金属晶体的性质 ( 1)熔、沸点差异较大,一般较高。 ( 2)硬度差别很大,一般较高。 ( 4)不溶于一般溶剂。 ( 3)固体能导电,熔化时也能导电。 金属晶体的结构与其性质有哪些内在 联系呢 ? 三、金属晶体的结构与金属性质的内在联系 金属晶体的结构与
⑨ 既能跟酸反应又能跟碱反应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般是 _____ ⑩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 _____ Na K Pb(Ac)2 H2S NO SO2 I2 Fe2+ SCN— Fe3+ CaC2,Al2S3,Mg3N2 Al,NH4HCO3 (NH4)2CO3 NH3 题型三、解题突破口是特别的反应及变化关系 例题 3:下列关系图中, A是一种正盐, D的分子式比 C的大 16,
择题训练的重要性 如何抓选择题训练 (二 )、深入专研教材,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切实抓好基础 为什么要回归课本。 如何回归课本。 (三 )、深入研究学生,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效果 (四 )、通过精练、精讲,进一步落实基础,提升能力
HCl HCl Cl2点燃 Na2O2 NaHCO3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NaOH或加热 CO2 Na、 K的性质比较 钠的氧化物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Na、 K的比较 Na K 核电荷数 Na K 原子半径 Na K 密 度 Na K 熔 沸 点 Na K 还 原 性 Na K 阳离子的氧化性 Na+ K + 焰
上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2)电镀池的形成条件 :A镀件作阴极 B镀层金属作阳极 C电镀液中含有镀层金属离子 电解冶炼铝 常见阴阳离子放电顺序 阳离子放电由难到易 (离子浓度接近时 ) K+ Ca2+ Na+ Mg2+ Al3+ (H+) Zn2+ Fe2+ Pb2+ H+ Cu2+ Fe3+ 阴离子放电由难到易 : F ROmn OH Cl Br I S2
+HNO3(稀 )→ Cu+HNO3(浓 )→ C+HNO3(浓 )→ FeO+HNO3(稀 )→ H2S+HNO3(稀 )→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u 4HNO3(浓 )=Cu(NO3)2+2NO2↑+2H2O 4HNO3(浓 )=CO2↑+4NO2↑+2H2O 3FeO+10HNO3(稀 )=3Fe(NO3)3+NO↑+5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