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内容摘要:
CH2O 、 ADP 、 Pi 请分析光下的植物突然停止光照后,其体内的 C5化合物和 C3化合物的含量如何变化。 停止光照 光反应停止 请分析光下的植物突然停止 CO2的供应后,其体内的 C5化合物和 C3化合物的含量如何变化。 [H] ↓ ATP↓ 还原受阻 C3 ↑ C5 ↓ CO2 ↓ 固定停止 C3 ↓ C5 ↑ 光反应 暗反应 条件 场所 发生的 反应 产物 能量变化 关系 有光、色素 光反应、多种酶 基粒片层膜上 基质中 [H]、 ATP、 O2 C2HO、 ADP、 Pi 光能 ATP中活跃化学能 稳定化学能 光反应 [H]、 ATP 暗反应 ADP、 Pi 五、光合作用的实质 物质变化: 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变为复杂的有机物 能量变化: 把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六、光合作用的意义 : 物质转变和能量转变 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 物质合成 全球自养植物每年可以生产 (4~ 5) 1011吨有机物 “绿色工厂 ” 能量转化 每年转化太阳能3 1018千焦 “巨型能量转化站 ” 环境保护 每年释放氧气 1011吨 “自动空气净化器 ” 七、光合作用原理的运用 • 植物自身因素 •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光照 2)温度 3)二氧化碳浓度 4)水分 5)矿质元素 A B 光照强度 0 吸收 CO2 阳生植物 阴生植物 B:光补偿点 C:光饱和点 • 应根据植物的生活习性因地制宜地种植植物。 C 光补偿点、光饱和点 : 阳生植物 阴生植物 释放 CO2 — 光照强度 一天的时间 光合作用效率 O 光照强度 12 13 11 光合作用效率与光照强度、时间的关系 A B C D E 10 15 14 轮作: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间种、合理密植: 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合理利用光能 光合作用的实际应用 光 合 作 用 速 率 CO2浓度 规律 :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光合作用速率随 CO2的浓度增。高一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相关推荐
酶牙膏可以分解细菌,使我们牙齿亮洁、口气清新。 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有更强的去污能力。 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在研究鹰的消化作用。 这个实验说明: 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一) (二) 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出了消化蛋白质的物质。 酶的发现 显微镜下的胃蛋白酶结晶 (三) 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证实 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减 Ⅱ 中期 减 Ⅱ 后期 减 Ⅱ 末期 联会 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排在赤道板 同源染色体分离 染色体数目减半 无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散乱分布 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着丝粒一分为二 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四个精细胞 场所: 卵巢 卵原细胞 ( 1个) 卵细胞 ( 1个) 减数分裂 卵细胞 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个卵原细胞 1个初级 卵母细胞 1个次级 卵母细胞 1个卵细胞
e ,水的光解产生的电子和氢离子最终传递给什么物质,并生成了什么物质。 尝试写出物质变化的反应式。 •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还形成了什么物质。 写出其反应式。 NADP+ + 2e + H+ NADPH 酶 酶 ADP + Pi + 能量 (电能 ) ATP (二)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 (二)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 • 电能转换成的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什么物质中。 贮存在 NADPH 和 ATP
51 表 52 D 9.将一棵大小适宜的绿色植物,置于一封闭的玻璃罩内, 5小时后,发现氧气比原来增加 300mg,则由此推断,该植物在 5小时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的总量应是( ) A. B.大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 B 中进行的是( ) A.变形虫 B.蛔虫 C.团藻 D.酵母菌 1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能保持在 %左右的水平,是由于在什么之间建立了动态平衡的结果( )
以上的元素。 有 C、 H、 O、N、 P、 S、 K、 Ca、 Mg等。 微量元素: 指生物生活所必需的。 但是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 如 Fe、Mn、 Zn、 Cu、 B、 Mo等。 细胞中元素根据 含量 分为 : 几十年前 ,新西兰有一个牧场的大片牧草长势很弱 ,有的甚至发黄枯萎 ,即使使用了大量的 N,P,K肥也无济于事 ,后来 ,人们偶然 发现牧场内的一小片牧草长得十分茂盛 ,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