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内容摘要:
② 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山麓自然带和当地水平 自然带一致。 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 类似于从赤道至两极的变 化规律 ① 基带的确定: ②带谱的变化规律 山地的基带由水平地带性规律确定 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从赤道向两极 的自然带分异规律相似。 : A针叶阔叶混交林 B 高山荒漠带 C 高山草甸 D 常绿阔叶林带 E 针叶林 带 D A E C B 123依次代表 ( )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 ( ) A热量 B降水量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 A A A③ 影响带谱繁简的因素 ④带谱的形态: ⑤判断山地所处的位置 阴坡 阳坡 背风坡 迎风坡 纬度与海拔高度 纬度越低,山体越高, 自然带越丰富 坡向 向阳坡、迎风坡带谱较复杂 ,与北半球暖温带 山地相吻合的是 ( ) a. 先看基带: b. 再看带谱的形态: D ① 判断该山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 A 5N B 25N C 35N D 45N ② 该山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主导因素是( ) A 海拔高度 B 水分状况 C 热量差异 D 土壤差异 B C 问题探究四: 有关雪线的一些问题 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永久积雪区的 下部 界 线, 称为雪线。 雪线高度都是在 夏季最热月 进行。高一地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高一地理热力环流与风
造成 引起 B、地球自转偏向力 C、磨擦力 影响风向的力有下列三个: A、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始终垂直于速度的方向 (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始终与运动的方向相反 若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时的风向 1010 1008 1006 (hPa) 若在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风(北半球) 1010 1008 1006 1004 1002 1000 (hPa)
高一地理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 环境污染 • 生态破坏 • 生物多样性减少 环境问题的表现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环境问题
高一地理工业区位因素与地域联系
选择应考虑的主 要因素有哪些。 思考二: 进行工业区位选择应追求的什 么样的经济效益。 思考三: 理想的工业区位是什么。 思考四: 现实的工业区位选择是怎样的。 哪些因素影响着工业的区位选择。 一、从哪里获得原料、动力(燃料)和劳 动力,市场在哪里,有没有便利的交通运 输条件。 二、花费生产成本最低而获得利润最高的 地方。 三、原料和动力充足、劳动力质优价廉、 市场前景广阔的地方。 四
高一地理地球公转的意义
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此时国旗与太阳同升,则这一天可能是: A、国庆节, B、劳动节 C、清明节, D、元旦 练习 3 a b a、 b两地的地方时是: 若 a点的纬度为 75度, 则最接近图示的昼夜状况 的日期是: A、 4月上旬, B、 6月中旬, C、 9月中旬, D、 1月下旬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高一地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S 7月初(远日点) ㎞ 57′/d ㎞ /S 黄赤交角 自转 公转 地球的 绕转中心 地 轴 太 阳 绕转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