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内容摘要:
》 (教材 19页) • 见 《 学习延伸 》 (教材 19页) 课堂练习 • 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同时,裁撤()和(),以()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胡惟庸 中书省 丞相 六部 • ()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入值文渊阁,内阁出现。 •明成祖 殿阁大学士 • 内阁中主持阁务的阁臣被称为()。 • 首辅 • 清初,奏章票拟由()负责,但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定夺,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 康熙亲政后,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与()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书房 • 军机处是()帝时期设置的,其前身是(),全称叫()。 • 雍正 军机房 办理军机处 课堂练习 明太祖废除丞相的根本原因是( ) B. 六部全力扩大后,宰相已经形同虚设 C. 丞相胡惟庸阴谋篡权所致 D. 皇帝要在臣民中树立“勤政”的形象 • ( 2020重庆)废除丞相制度以后, 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 ) • A. 三司 B. 枢密院 • C. 内阁 D. 军机处 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其表现有 ①皇帝谕旨可迅速传达到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 ②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③军机大臣掌握了国家最高决策权 ④避免了皇帝决策的失误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①③ • 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消极因素逐步增大,主要在于( ) • • B. 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 C. 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 •参考答案要点 • 措施。高一历史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相关推荐
5年间,年发电量从 5070亿度增至 10386亿度,石油产量从 ,钢产量从 9100万吨增为 ,汽车的年产量从 62万辆增为 196万辆。 农畜产品的产量也逐步提高。 1961— 1965年间,谷物的年平均产量为 ,肉类为 930万吨。 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 1971—1975)的年平均产量,谷物为 ,肉类为 1400万吨。 工农业的发展使苏联同美国的经济差距缩小了。 据苏联官方统计
谈判。 周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1954年, 中印、中缅 联合声明确认并倡导。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 2、内容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核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条件) 和平共处(出发点和结果) (保证)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包容性 和 开放性 是指什么。 包容性 是指:五项原则既适用于 社会制度相同 的国家 , 也适用于 社会制度不同 的国家;既适用于
就需要作适当补充。 根据教材的正文内容与辅助系统相关内容进行整合 根据教材内容与现实的结合进行整合 教科书辅助系统包括 “导语”、“学习建议”、“ 课前提示”、“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 、 “资料卡片”、“学习思考”、“知识链接”等栏目,这些栏目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搭建了平台。 有时也是进行课堂教学所必须用到的。 与现实密切联系,就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所以有时可根据需要
+次氯酸盐 +水 漂白粉的制取、成分、原理: 2Ca(OH)2 + 2Cl2 === CaCl2 + Ca(ClO)2 + 2H2O 漂白粉的成分: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CaCl2 和 Ca(ClO)2的混合物 Ca(ClO)2 Ca(ClO)2+CO2+H2O==CaCO3↓+2HClO 漂白原理: (反应原理:强酸制取弱酸) 比较: 类别 状态 粒子 漂白性 氯气 液氯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O2 、 HNO 浓 H2SO4 、 KMnO4 、 KClO3 氧化剂 还原剂 Fe2+和 Fe3+的相互转化 铁盐(含 Fe3+) 的净水作用 P52 Fe Fe2+ Fe3+ 1 2 3 4 5 6 弱氧化剂: H+、 Cu2+、 S、 I Fe3+等 Zn、 H Al、 C等 铁三角: Fe Fe2+ 弱氧化剂: H+、 Cu2+、 S、 I Fe3+等 Fe+2H+=Fe2++H2↑,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1)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2O2+ 2H2O == 4NaOH + O2↑ 2Na2O2+ 2CO2 == 2Na2CO3 + O2↑ 实验现象: ① 酚酞溶液变红 ②有气泡产生 ③ 试管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 氧化物 固体颜色 水溶性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溶液颜色) Na2O M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