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非金属及其变化内容摘要:
+次氯酸盐 +水 漂白粉的制取、成分、原理: 2Ca(OH)2 + 2Cl2 === CaCl2 + Ca(ClO)2 + 2H2O 漂白粉的成分: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CaCl2 和 Ca(ClO)2的混合物 Ca(ClO)2 Ca(ClO)2+CO2+H2O==CaCO3↓+2HClO 漂白原理: (反应原理:强酸制取弱酸) 比较: 类别 状态 粒子 漂白性 氯气 液氯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气态 液态 液态 Cl2分子 纯净物 纯净物 混合物 Cl2分子 无 无 有 H2O、 Cl HClO Cl、 H+、 ClO 混合物 液态 H2O、 Cl、 H+ 无 硫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 现象是: 点燃 S + O2 === SO2 生成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硫是黄色粉末 化学方程式是: 硫 二氧化硫 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 , 易溶于水 (1∶ 40)。 化学性质 : (1) 与 H2O的反应 SO2 + H2O = H2SO3 (亚硫酸) (2)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SO2 + 2 NaOH = Na2SO3 + H2O SO2 + Ca(OH)2 = CaSO3↓ + H2O (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SO2 + O2 2SO3 催化剂 SO2 + 2 H2S = 3 S ↓ + 2 H2O (4)漂白性:暂时性漂白,可逆 品红 褪色 红色 无色 SO2 用途:它可以用来漂白纸浆、毛、丝、草编制品等。 SO2 +4 S SO3 0 +6 氧化作用 化合作用 吸附作用 HClO、 O3 Na2O H2O2 Ca(ClO)2 SO2 活性炭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永久漂白 暂时漂白 永久漂白 漂白性物质小结 化学性质 : (1) 与 H2O的反应 (硫酸)。高一化学非金属及其变化
相关推荐
》 (教材 19页) • 见 《 学习延伸 》 (教材 19页) 课堂练习 • 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同时,裁撤()和(),以()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胡惟庸 中书省 丞相 六部 • ()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入值文渊阁,内阁出现。 •明成祖 殿阁大学士 • 内阁中主持阁务的阁臣被称为()。 • 首辅 • 清初,奏章票拟由()负责,但军国机要
5年间,年发电量从 5070亿度增至 10386亿度,石油产量从 ,钢产量从 9100万吨增为 ,汽车的年产量从 62万辆增为 196万辆。 农畜产品的产量也逐步提高。 1961— 1965年间,谷物的年平均产量为 ,肉类为 930万吨。 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 1971—1975)的年平均产量,谷物为 ,肉类为 1400万吨。 工农业的发展使苏联同美国的经济差距缩小了。 据苏联官方统计
谈判。 周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1954年, 中印、中缅 联合声明确认并倡导。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 2、内容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核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条件) 和平共处(出发点和结果) (保证)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包容性 和 开放性 是指什么。 包容性 是指:五项原则既适用于 社会制度相同 的国家 , 也适用于 社会制度不同 的国家;既适用于
O2 、 HNO 浓 H2SO4 、 KMnO4 、 KClO3 氧化剂 还原剂 Fe2+和 Fe3+的相互转化 铁盐(含 Fe3+) 的净水作用 P52 Fe Fe2+ Fe3+ 1 2 3 4 5 6 弱氧化剂: H+、 Cu2+、 S、 I Fe3+等 Zn、 H Al、 C等 铁三角: Fe Fe2+ 弱氧化剂: H+、 Cu2+、 S、 I Fe3+等 Fe+2H+=Fe2++H2↑,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1)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2O2+ 2H2O == 4NaOH + O2↑ 2Na2O2+ 2CO2 == 2Na2CO3 + O2↑ 实验现象: ① 酚酞溶液变红 ②有气泡产生 ③ 试管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 氧化物 固体颜色 水溶性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溶液颜色) Na2O MgO
O3 Na2CO3 CO2 CaO 化学反应的分类 硫在氧气里燃烧 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蜡烛在氧气里燃烧 非金属与氧气反应 化合反应 金属与氧气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按反应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