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连杆盖钻φ12mm螺纹孔工序夹具设计全套图纸内容摘要:

................................... 23 参考文献 ............................................................................................... 24 附 录 ..................................................................................................... 25 课程设计 1 第 1 章 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功用、结构及特点 图 为连杆盖零件,材料为 QT45010 铸件,生产纲领为 6000 件/年。 要求设计加工该零用的毛坯图或零件与毛坯合图 1 张,关键工序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 套,主要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3份,以及设计说明书 1 份。 图 连杆是柴油机的重要零件之一。 连杆体和连杆盖通过螺栓连接成为一整体 ,其大头孔与曲轴相连 ,小头通过活塞销和活塞相连 ,将作用于活塞气体的膨胀压力传给曲轴 ,又受曲轴驱动而带动活塞压缩汽缸中的气体。 课程设计 2 零件的工艺分析 连杆盖共有两组加工表面 ,他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 现分述如下: mm81 内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  的内孔及倒角 ,两个 12M 的螺纹孔 ,与内孔中心相距尺寸为  的平面 ,还有相距为  的两平面 ,以及一段半径为 25R 的圆弧。 m20 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 2 个  mm 的内孔及其 倒角 ,宽为  mm 的槽 ,相距尺寸为  mm的凹槽。 这两组加工表面之间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 ,主要是: 课程设计 3 此处已删除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表 加工余量 加工位置 加工方法 加工余 mm/ 表面粗糙程 ma uR/ 大端端面 1粗铣 2半铣 1 螺纹孔下端面 1粗铣 2精铣 课程设计 4 螺纹孔 1钻螺纹孔 2 扩螺纹孔 大端侧面 1粗铣 2 精铣 81 孔 1 粗镗 2 半精镗 3 精镗 4 浮动镗 上端内槽 1 粗铣 2 精铣 20 孔 1 钻 2 扩 3 铰 20 第 3 章 基准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面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 ,生产率得以提高。 否则 ,加工工艺过程中回问题百出 ,更有甚者 ,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 ,是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 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零件而言 ,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 ,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根据这个基准选择原则 ,现选取 81 内孔左右两边的凸台的上表 课程设计 5 面作为粗基准 ,在小端尾部用 V型块 ,限制 6 个自由度 ,达到完全定位 ,然后进行车销。 ( 2)精基准的选择。 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 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 ,应该进行尺寸换算 ,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 ,此处不再重复。 第 4 章 拟订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 根据各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选定如下加工方法: 大端端面:粗铣 — 精铣 螺纹孔下端面:粗铣-精铣 螺纹孔:钻 — 扩 — 铰 课程设计 6 大端侧面:粗铣 — 半精铣 81 孔:粗镗 — 半精镗 — 精镗 — 浮动镗刀块精镗 小端凹槽:粗铣 — 精铣 21 孔:钻 — 扩 — 粗铰 — 精铰 21 圆槽:镗 81 孔内的 25R 圆弧:镗 拟订加工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方案 1 工序 1 铸造毛坯。 工序 2 粗铣大端侧面 ,以螺纹孔定位。 工序 3 精铣大端侧面 ,以螺纹孔定位。 工序 4 粗铣螺纹孔下端面 ,以大端端面定位。 工序 5 精铣大端端面。 工序 6 钻 、扩、 12 螺纹孔 ,以大端端面定位。 工序 7 精铣小侧面 ,以螺纹孔定位。 工序 8 铰 12 螺纹孔 ,以大端端面定位。 工序 9 精铣螺纹孔下端面 ,以大端定位。 工序 10 合连杆盖 ,粗镗 81 孔 ,并倒角 ,以大端定位。 工序 11 钻 20 孔 ,并倒角 ,以 81 孔定位。 工序 12 铰 20 孔 ,以大端定位。 工序 13 镗 21 内槽 ,以 81 孔定位。 工序 14 半精镗 ,精镗 ,浮动镗刀块镗 81 孔。 工序 15 铰 20 孔 ,以大端定位。 工序 16 粗、精铣上端凹槽 ,以 20 孔和大端侧面定位。 工艺路线方案 2 工序 1 铸造毛坯。 工序 2粗 — 精铣大小端侧面 ,两面互为基准(翻转几次) 工序 3粗 精铣大端端面 课程设计 7 此处已删除 选择铣刀磨钝标准和耐用度 由 [3]文献 表 ~ ,耐用度 min180T 确定切削速度和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 根据 [3]文献 表 9。 48 中的公式计算: vvvvvpueyzxpmqvzafaT dCV  ( 51) 式中53vC , vq , vX , vy , vU , vP , m , min180T , mmap  , zmmfz / , mmae 50 , 24z , mmd 200。 min/ mV  1 0 0 0 / 4 3 . 9 / m i nn V d ( 52) 课程设计 8 根据 X62 型卧式铣床主轴 转速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