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室内_覆盖系统安装工程验收规范(v内容摘要:
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改造建设。 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防火要求应满足符合《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 YD50022020)要求。 设备及器材检验 建设 单位 、 供货单位 和施工单位应共同对已到达施工现场的设备 、材料 和 器件的规格型号及数量进行清点和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设备规格型号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无受潮、破损和变形现象。 2. 材料的规格型号应符合工程 设计要求,其数量应能满足连续施工的需要。 3. 器件 的电气性能应 进行抽样 测试,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进网技术要求。 工程建设中不得使用不合格的 材料。 特殊情况下,设备和器件需作较大改变时,必须征得设计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设备和器件应由建设 单位、供货单位 和施工单位共同 鉴定,并作好 记录,由相关责任 单位及时解决。 4 安装电缆走道(或槽道) 安装电缆走道(或槽道)的位置、高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规定 ,左右偏差不大于 50mm。 安 装电缆走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安装电缆走道应平直,无明显起伏或歪斜现象。 2. 电缆走道与墙壁或机列应保持平行,每米允许水平偏差为 2mm。 3. 安装电缆走道吊挂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吊挂安装应垂直、整齐、牢固,吊挂构件与电缆走道漆色一致。 4. 沿墙水平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平行,垂直电缆走道应与地面垂直 ,无倾斜现象 , 每米允许垂直偏差为 3mm。 5. 电缆走道穿过楼板孔洞或墙洞处应加装保护框,保护框应采用阻燃材料并刷漆,其颜色应与地板或墙壁一致。 当电缆放绑完毕应用阻燃材料封住洞口, 槽道安装应 平直、端正、牢固。 列槽道应成一直线,每米左右偏差不超过 3mm;两槽道并接处允许水平偏差为 2mm。 、 吊挂铁架等应按工程设计要求做保护地。 保护地引线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35 mm2的多股铜导线。 信号源 设备安装 (包括宏基站、微蜂窝、射频拉远等)安装工程验收参见相关制式的基站设备安装验收规范。 (直放站的工程验收标准的行业规范出台后,按行业规范执行) : 1. 设备安装位置及设备周围的净空要求应符合工程设计 要求。 并保证设备机架安装垂直、牢固。 2. 安装 挂壁式 设备 时, 主机 底部距地面 距离应保证设备最低维护净空要求。 3. 设备上的各种零件、部件的 有关标志 要求 正确、清晰、齐全。 4. 要求设备 内 所有 设备 单元安装正确、牢固、 无损坏、掉漆的现象,无设备单元的空位应装有盖板。 5. 设备 电源 安装 要求应满足《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 YD/T50402020)要求。 7.设备 的 防雷 接地系统应满足《通信基站防雷接地规范》( YDT50982020)要求。 线缆布放 馈线 电缆的布放 要求 如下 : 1. 馈线 的规格型号、数量、布放路径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 馈线 排列必须整齐,外皮无破损、断裂现象。 3. 信号电缆与电源线、地线应分开布放,在同一电缆走道上布放时,间隔应不小于 50mm。 4. 馈线 布放时应留有适当余量,绑扎力度适宜,布放顺直、整齐,不能互相缠绕,并按连接次序理顺。 尽量避免出现斜走线、空中飞线、交叉线等情况。 若走线管无法靠墙布放5 (如地下停车场), 馈线 走线管可与其他线管一起走线,并用扎带与其他线管固定。 5.当 馈线 需要弯曲布放时,要求弯曲角保持圆滑 ,其弯曲曲率半径不超过表 所规定: 表 馈线 弯曲曲率半径要求 线 径 二次弯曲的半径 一次性弯曲的半径 1/4” 软馈 30mm 1/2” 软馈 40mm 1/4” 100mm 50mm 3/8” 150mm 50mm 1/2” 210mm 70mm 7/8” 360mm 120mm 6.穿横线如业主有要求的,要穿 PVC管,走线要水平、拉直,不可捆绑在细的线缆上,要做到单独捆绑,在天花板上每 ,明线处 ,扎带的头要剪齐,做到方 向一致。 注意走线的美观,经过白墙时要穿 PVC管。 在墙上固定时使用塑料管卡。 所有 7/8馈线 要用扎带捆扎,没有用 PVC管的地方要用黑色扎带,有白色 PVC管的地方用白色扎带。 两条以上的 馈线 要平行放置,每条线单独捆扎。 7. 馈线 所经过的线井应为电气管井,也就是通常指的弱电井,不能使用通风管道或水管管井。 馈线 尽量避免与强电高压管道和消防管道一起布放走线,确保无强电、强磁的干扰。 8.对于不在机房、线井和天花吊顶中布放的 馈线 ,应套用 PVC 管。 要求所有走线管布放整齐、美观,其转弯处要使用 PVC软管连接。 9.走线管应尽量靠墙布放,并用线码或 馈线 夹进行固定,其固定间距如表 所示: 表 馈线 固定布放要求 1/2”线径 馈线 1/2”线径 馈线 馈线 水平走线时 馈线 垂直走线时 10. 馈线 进出口的墙孔应用防水、阻燃的材料进行密封。 11.室外 馈线 布放应套用 PVC管,并尽量沿墙边走线,若由于走线或业主的要求需要将馈线 埋地, 馈线 需套用 PVC管,并且做好相应的防水处理,埋深不得小于 1米。 若对原有环境进行了破坏必需将其还原、修复。 12.室外 馈线 进 入室内前必须有一个滴水弯,波纹管滴水弯底部必须剪切一个漏水口,以防止雨水沿 馈线 进入室内,入线口 /孔必须用防火泥密封。 13. 馈线 的连接头必须安装牢固,正确使用专用的做头工具,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进行,接头不可有松动, 馈线 芯及外皮不可有毛刺,拧紧时要固定住下部拧上部,确保接触良好,并做防水密封处理。 14. 馈线 线的方向和长度(两头都要有)应有明显的标识, 馈线 每隔 2米贴一张建设方的标志,必要时标签要用透明胶带加固。 电缆布放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泄漏电缆不能与风道等金属管路 平行敷衍。 2.泄漏电缆周围避免有直接遮挡物,影响泄漏电缆的辐射特性。 光缆 的安装布放参见相关规范。 6 有源器件安装 器件 主要是指干线放大器、光纤分布系统的主机单元、远端。无线通信室内_覆盖系统安装工程验收规范(v
相关推荐
(current transformer)、 电压互感器 PT(potential transformer)、避雷器、母线、套管、电缆终端等,采用积木式结构组合在一起,并全部封闭在金属外壳内 (图 4)。 GIS 产品 具有 小型化 、占地面积少的特点。 与常规敞开式变电站( AIS) ( AIR Insulated Switchgear) 相比, 126 kV 的 GIS 占地面积仅为其
在各种电路中。 下面是 LM324 的引脚图 123 脚是一组 567 脚是一组, 8910 脚是一组,12, 13,14 脚是一组,剩下的两个脚是电源, 1, 7,8,14 是各组放大器 的 输 出 脚 , 其 它 的 就 是 输 入 脚。 本 实 验 用 123 和 567 9 ADC0809 是带有 8 位 A/D 转换器、 8 路多路开关以及微处理机兼容的控制逻辑的 CMOS 组件。
“– 2”这项从左边移到了右边的过程中 , 有些什么变化 ? 改变了符号 . 把原方程中的 – 2 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 一边,这种变形 叫 移项 . 移 项 解方程 : 5x- 2=4x- 10 解 : 移项,得: 5x- 4x=- 10+2 化简,得: x=10 两边同时除以 5,得: x=2. 10x – 3=9. 注意:移项要变号哟. 试一试:解方程: 回顾与思考
(wired equivalency privacy),目的是使无线数据在空中电波传输时,能获 得最起码的安全保护。 而无 线网络 ieee 标准的 wired equivalency privacy 之所以天生就不安全,是因为它创建了初始向量 (initialization vector),黑客只要收集 100万至 500 万个数据包,就能提取出密码。 此外还有诸如数据泄密
3G数据补充网络的最优选择。 本课题 主要针对 wlan本身的技术特点,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文档,与传统的局域网进行对比,结合其在无线上网中的应用,得出无线局域网技术优势。 通过本课题的设计,应当掌握无线局域网的技术特点,对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标准及机构特征有所了解,能够掌握无线局域网的技术优势,结合实际,分析 Wlan最新应用及发展趋势。 四 . 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 1. —
9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1.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如图 1. 1所示,传感器网络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节点(Sensornode)、汇聚节点 (Sink node,也称网关节点 )和管理节点。 大量 传感器节点随机散布在指定的监测区域 (Sensor field)内部或附近,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网络。 每个传感器节点都可以收集数据,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