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装配工艺流程实训报告内容摘要:

像轴承,密封件,精密偶件以及有特殊清洗要求的零件,装配前要进行清洗。 其目的是去除零件表面的油污及机械杂质。 清洗的方法有浸洗、擦洗、喷洗和超声波清洗等。 清洗液主要有煤油、汽油等石油溶剂、碱液和各种化学清洗液。 零部件适用的各种清洗方法,必须配用相适应的清洗液,才能充分发挥效用。 装配工作的完成要依靠大量的联接,联接方式一般有以下两种: (1)可拆卸联 接 可拆卸联接是指相互联接的零件拆卸时不受任何损坏,而且拆卸后还能重新装在一起,如螺纹联接、键联接和销钉联接等,其中以螺纹联接的应用最为广泛。 (2)不可拆卸联接 不可拆卸联接是指相互联接的零件在使用过程中不拆卸,若拆卸将损坏某些零件,如焊接、铆接及过盈联接等。 过盈联接大多应用于轴、孔的配合,可使用压入配合法、热胀配合法和冷缩配合法实现过盈联接。 、调整与配作 为了保证部装和总装的精度,在批量不大的情况下,常需进行校正、调整与配作工作。 为了防止运转平稳性要求较高的机 器在使用中出现振动,在其装配过程中需对有关旋转零部件 (有时包括整机 )进行平衡作业。 部件和整机的平衡均以旋转体零件的平衡为基础。 在生产中常用静平衡法和动平衡法来消除由于质量分布不均匀所造成的旋转体的不平衡。 对于直径较大且长度较小的零件 (如飞轮和带轮等 )一般采用静平衡法消除静力不平衡。 而对于长度较大的零件 (如电动机转子和机床主轴等 ),为消除质量分布不匀所引起的力偶不平衡和可能共存的静力不平衡,则需采用动平衡法。 对旋转体内的不平衡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校正: (1)用补焊、铆接、胶接或螺纹联接等方法加配质量; (2)用钻、铣、磨或锉等方法去除质量; (3)在预制的平衡槽内改变平衡块的位置和数量 (如砂轮静平衡即常用此方法 )。 5. 验收试验 机械产品装配完成后,应根据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对产品进行较全面的验收和试验工作,合格后才能出厂。 各类产品检验和试验工作的内容、项目是不相同的,其验收试验工作的方法也不相同。 此外,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还包括涂装、包装等工作。 第 4 章 装配流程 装配流程如图: 图 3 装配流程图 直线滚动导轨安装:修饰、清除导轨安装面和各螺纹孔的污物、毛刺和碰伤痕迹。 利用 水平仪检查安装面水平精度。 利用高精度平尺和千分表检查导轨侧基准面的直线度。 将直线滚动导轨轻轻放入安装面,安装导轨螺钉用手拧入,以检查螺钉与螺纹孔位置有无干涉现象,确任侧基准面与导轨紧密接触,装入楔块并紧固。 用测力扳手按顺序逐渐预紧压块螺钉,实现导轨定位,再预紧直线滚动导轨安装螺钉,保证各结合面紧密接触。 用测力扳手按上述顺序紧固各螺钉至工艺扭矩要求。 用滑块固定专用检具和千分表座,指示器触头指在相邻的上基准面和侧基准面上,检查两滑块同步移动时的两个方向的平行度。 工艺图如下: 图 4 装配工艺图 的部装: 床鞍安装:床鞍清洗干净后,轻轻放在导轨的两个滑块上,用塞尺检验两个滑块安装面接触率, 塞尺不得插入。 刮研鞍子的主平面和次平面使其与对应接触面有 80%的接触率。 滑板安装:滑板清洗干净后,轻轻放在鞍子上,使其与对应接触面有 80%的接触率。 丝杠安装:丝杠安装要求保证“三孔同轴”(指前、后轴承安装孔及螺母安装孔同轴)且丝杠与导轨平行。 丝杠安装后,手摇时在全程范围内灵活自如、手感均匀一致。 用测力计检测全行程最大扭矩不大于 ,最大偏差。 电机安装:主电机先安装皮带轮,用胀套固定皮带 轮与电机轴,之后将其固定在电机座上。 Z 轴电机亦先安装皮带轮,用胀套固定皮带轮与电机轴,然后用过渡盘将电机与电机座连接在一起。 X 轴电机用联轴节将其与丝杠连接,之后固定在电机座上。 电机与联轴器的装配 : 数控机床上常用的联轴器有套筒联轴器、挠性联轴器及凸缘式联轴器。 挠性联轴器又称膜片弹性联轴器,由于具有消隙作用,它在数控机床中用的最为广泛。 其联结原理为:联轴套与轴之间用锥环联结,锥环分为内锥环和外锥环,是一对经相互配研接触良好的弹性锥形胀套。 当通过拧紧压圈上螺钉将锥环压紧时,内锥环的内孔缩小,外锥环的外圈胀大 ,产生了弹性变形,消除了配合间隙;并在被联接的轴与内锥环、内锥环与外锥环、外锥环与联轴器间的接合面上产生很大的接触压力,依靠这个接触压力所产生的摩擦力可以传递转矩。 联轴套间采用柔性片传递扭矩。 柔性片分别用螺钉和球面垫圈,与两边联轴套联结,两端联轴套的位置误差 (同轴度和垂直度误差 )由柔性片的变形抵消。 压板安装:在固定之前,用锉将压板的飞边毛刺收拾干净,之后用均匀等长螺钉将其固定在鞍子上 镶条安装:配刮镶条,至每 25mm*25mm 的面积上有 8 个点。 床头箱安装:将床头箱底面和与其接触的床身结合面清理干净,然 后将床头置于床身上,用螺丝固定,然后用 360 长检棒,检验其平行度,然后用平尺检验鞍子与其之间的角度是否能达到工艺要求。 台尾体安装:先安装台尾底板,此工件应与导轨有一定的接触率,再安装台尾体,调整台尾体使其到平行度要求,再调整台尾体使其与床头之间达到一定的同轴度要求。 转塔刀架安装:先安装刀架底座,然后安装刀架,配磨刀架垫。 刀盘安装:在刀盘内装入胶圈,然后将其安装在刀架上,打入定位销。 镗刀夹的安装,粗镗内孔与精度检验,如图: 图 5 粗镗内孔与精度检验 卡盘安装:卡盘装入主轴上应保证定心短锥可靠接触 ,螺钉紧固前,卡盘与主轴接触定位面保证有 — 间隙,螺钉紧固后,结合面 塞尺不得插入。 液压站安装:将液压站固定在托板上。 系统压力、卡盘压力、台尾系统压力、中心架系统压力等在调试时由小到大逐级进行调整,避免压力过大产生冲击,损坏液压元件。 液压管路连接:安装管接头不应有蹩劲现象,应达到可用手直接拧入,进入根部方可用扳手紧固。 润滑箱安装:将固定于外防护固定位置。 润滑管路连接:管口应平齐,并无飞边、毛刺。 管线排列应整齐、美观,转弯 R 尺寸应一致。 防护安装:不符合图纸要求的零件不得装配,严格 执行一次涂装工艺要求。 防护件在摆放或吊运时不得重叠,避免磕碰、划伤零件表面。 机床装配过程中,零件、工拉罩安装:将拉罩固定在床身副导轨上,之后将两块拉罩固定起来。 外具等物品不得直接放在加工表面或涂漆表面上,不可穿鞋蹬踏加工表面或涂漆表面。 机床防护安装结合面应平整清洁,螺钉受力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