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计算机组网技术内容摘要:
第 5章 Windows环境下 TCP/ IP参数的配置 5. 1 目的 5. 2 要求与环境 5. 3TCP/ IP简介 5. 3. 1 TCP/ IP体系结构 5. 3. 2 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5. 3. 3 IP地址的规划 5. 4 方法与主要步骤 5. 4. 1 网络环境 5. 4. 2 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不可分离性 5. 4. 3 IP地址的唯一性 5. 4. 4 网关的作用 5. 4. 5 TCP/IP参数的设置与验证 讲授 作业 —— 1, 3, 4, 7,8 12 课程教学第 7 次教案 教学设计 总 节 次 第 3 至 4 节 上课时间 2020 年 11 月 1 日 章节内容 08 应用电子专业 第 5章相关内容的实验 教学目的 第 5章知识的验证性实验 教学重点 组建简单对等网,网络命令的使用, TCP/IP 配置 教学难点 网络命令的使用 教学方式 实验 教学手段 讲解 ,学生现场操作,指导,实训效果检查 教学环节 内容要点 教学方法 时间安排 引入 导入: 内容安排 实验内容: 1. 熟悉 100 Base- T星型拓扑以太网的网卡,交换机、线缆等网络硬件设备,以及设备的安装和连接。 2. 熟悉 Windows 2020/2020 中的网络组件及各参数的设置和安装方法。 3. 掌握对等网中共享资源的使用。 4. 掌握使用网络常用命令进行网络测试的方法。 5. 掌握 TCP/IP的设置 ,分配 IP 地址。 先由老师现场一步一步演示整个实训内容,让学生仔细观看,然后让学生动手,下去指导,最 后让学生自己测试所组建对等网的连通性,共享文件是否可以拷贝。 作业 实验报告, 具体要求参见系上统一印发的实验报告。 13 课程教学第 8 次教案 教学设计 总 节 次 第 1 至 2 节 上课时间 2020 年 11 月 4 日 章节内容 08 物理教育专业 第 5章相关内容的实验 教学目的 第 5章知识的验证性实验 教学重点 组建简单对等网,网络命令的使用, TCP/IP 配置 教学难点 网络命令的使用 教学方式 实验 教学手段 讲解,学生现场操作,指导,实训效果检查 教学环节 内容要 点 教学方法 时间安排 引入 导入: 内容安排 实验 内容: 6. 熟悉 100 Base- T星型拓扑以太网的网卡,交换机、线缆等网络硬件设备 ,以及设备的 安装和 连接。 7. 熟悉 Windows 2020/2020 中的网络组件及各参数的设置和安装方法。 8. 掌握对等网中共享资源的使用。 9. 掌握使用网络常用命令进行网络测试的方法。 10. 掌握 TCP/IP的 设置 , 分配 IP 地址。 先由老师现场一步一步演示整个实训内容,让学生仔细观看,然后让学生动手,下去指导,最后让学生自己测试所组建对等网的连通性,共享文件是否可以拷贝。 作业 实验报告, 具体要求参见系上统一印发的实验报告。 14 课程教学第 9 次教案 教学设计 总 节 次 第 3 至 4 节 上课时间 2020 年 11 月 8 日 章节内容 第 6 章交换机及其基本操作 教学目的 1. 了解交换机的三种交换技术; 2. 熟悉交换机的几个主要性能指标 3. 了解交换机的基本功能、各种工作状态指示灯的含义; 4. 掌握交换机设置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步骤; 5. 了解交换机基本配置命令的使用。 教学重点 交换机是如何在网络二层中工作的 VLAN概念和 VLAN的划分 教学难点 交换机是如何在网络二层中工作的 按用户需求进行 VLAN的划分 教学方式 讲授 教学手段 PPT演示教学 教学环节 内容要点 教学方法 时间安排 引入 导入: 从所在的机房网络环境开始讲起,交换机处于网络中的位置。 内容安排 正式讲解内容: 第 6 章交换机及其基本操作 6. 1 目的 6. 2 要求与环境 6. 3 交换机相关知识 6. 3. 1 主要性能指标 6. 3. 2 联想 iSpirit2924系列交换机简介 6. 3. 3 交换机的安装与启动 6. 3. 4 交换机的简单配置命令 6. 4 方法与主要步骤 6. 4. 1 网络环境 6. 4. 2 交换机的基本设置 讲授 作业 —— 2, 6, 7, 8 15 课程教学第 10 次教案 教学设计 总 节 次 第 1 至 2 节 上课时间 2020 年 11 月 11 日 章节内容 08 应用电子专业、 08 物理教育专业 第 6 章交换机及其基本操作 之实验 教学目的 第 6章知识的验证性实验 教学重点 交换机的基本设置 教学难点 交换机的配置命令 教学方式 实验 教学手段 讲解,学生现场操作,指导,实训效果检查 教学环节 内容要点 教学方法 时间安排 引入 导入: 内容安排 实验 内容: 1. 交换机的安装与启动 2. 交换机的简单配置命令 3. 交换机的基本设置 作业 实验报告, 具体要求参见系上统一印发的实验报告。 16 课程教学第 11 次教案 教学设计 总 节 次 第 3 至 4 节 上课时间 2020 年 11 月 15 日 章节内容 第 8章 局域网共享 Inter 的连接 教学目的 1. 了解局域网共享 Inter 的原理; 2. 熟悉局域网共享 Inter 的常用方法; 3. 掌握局域网共享软件 Wingate 的使用方法; 4. 掌握利用 ICS实现共享 Inter 的接入。 教学重点 局域网共享 Inter 的实现方法 教学难点 局域网共享 Inter 的原理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 教学手段 PPT演示教学 教学环节 内容要点 教学方法 时间安排 引入 导入: 如何让两台以上的计算机在只有一套上网设备时,同时登陆 Inter 提问、讨论 内容安排 正式讲解内容: 第 8章 局域网共享 Inter的连接 8. 1 目的 8. 2 要求与环境 8. 3 局域网共享 Inter介绍 8. 3. 1 局域网共享 Inter 的原理 8. 3. 2 局域网共享 Inter的实现方法 8. 3. 3 共享上网软件介绍 8. 4 WinCate 软件介绍 8. 5 方法与主要步骤 8. 5。教案计算机组网技术
相关推荐
的正弦波信号 ,输入到一个被测的信号处理电路 (功能为正弦波输入、方波输出 ),在被测电路输出端可以用示波器检验是否有符合设计要求的方波输出。 高精度的信号发生器在计量和校准领域也可以作为标准信号源 (参考源 ),待校准仪器以参考源为标准进行调校。 由此可看出,信号发生器可广泛应用在电子研发、维修、测量、校准等领域 [5]。 目前我国己经开始研制波形发生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但总的来说
般周期信号 将 DT周期信号先展开为 DTFS,再进行逐项变换; 020 mcTXex mdNmdFTnTjmNm md 截断的影响 对无限长时间 DT 信号进行计算时,必须进行截断; 时域截断模型:以窗口函数乘以时间函数 nPnx m2 频域对应卷积: TT dddd
其可调范围 为 0~10,其值较高时,混响效果比较丰厚、温暖;其值较低时,混响效果则较空旷、冷僻。 预延时:自然混响声阵的建立都会延迟一段时间,预延时即为模拟次效应而设置。 声阵密度:此项参数可调整声阵的密度,其值较高时,混响效果较为温暖,但有明显的声染色;其值较低时,混响效果较深邃,切声染色也较弱。 频率调制:这是一项技术性的参数,因为电子混响的声阵密度比自然混响稀疏,为了使混响的声音比较平滑
指导下读书的空间,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 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把读书活动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与反思,提高师德素质和自身修养。 为此我为自己定下了以下的读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推进课程改革为载体
,尽可能地让练习贴近生活,采用研究性学习、小组协作化学习。 这样学生不但在课堂上学习而且在生活中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去学习,慢慢地会对数学感兴趣,从而能有信心学好数学。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新课的学习比较有效。 其结构图设计如下: 附课例设计:《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⑴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计算机展示, 生活中大小不等的生活用品和一些建筑物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程 ………………3二、潍坊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卤悟凌醇柴挪广授监住状锹蚕压艰孟沽盈破赊灭各札洽籽虏涎细侨轩振缀茎拄行摈笨沫斑哩禹鸿唤蹄栖暖氢哇银篷扁废脑堤总郭宙鲍欠爪礁讲拄嚼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成果及装订要求 潍坊科技学院本科毕 业设计 (论文 )工作规程和指导手册 929潍坊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潍坊科技学院教务处编印二 ○一二年十二月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