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线片的毕业设计--引线片冲裁件冲裁工艺及模具设计内容摘要:

引线片冲裁件冲裁工艺及模具设计 9 3 工艺方案及工艺计算 工艺方案确定 该零件需要落料和冲孔两道工序完成,可采用的方案有三种: 方案一:单工序冲裁,先落料后冲孔; 方案二:复合冲裁,落料冲孔同时完成; 方案三:级进冲裁,先冲孔在落料; 由于是大批量生产,因此方案一不满足生产效率的要求,方案二和方案三都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虽然方案二比方案三操作方便,制件不但要求得到较高的精度和平整度,而且被冲裁板料较薄并不允许产生翘曲,而且冲裁件部分厚度小于料厚,因此采取方案三比较容易冲裁得到,即采用级进冲裁,此方案为先冲出四个孔(两个大孔和两个小孔)和两个相同的矩形,接着进一个工位在冲裁出零件的外轮廓,即落料得到所需要的制件。 工艺计算 ( 1)排样设计 根据工件形状 ,这里选用有废料的直对排排样类型,查表 33[2]得搭边值a1=2mm,侧搭边值 a=,每个零件的面积经计算得 ,根据排样的方案可以得到两种方案 : 方案一:条料的宽度 B=29+2*2=33mm,进距 S=+=,查表 34得,裁板误差△ =,于是得到如图所示的排样图 2 10 根据 GB/T7082020 可知,这里选用的钢板规格为 1800 1180mm,采用横裁法,则可裁的宽度为 33mm 的条料 54 条,每条条料可冲出 77 个零件;采用纵裁法,则可裁的宽度为 33mm 的条料 35 条,每条条料可冲出 118 个零件。 5 4 7 7 2 9 9 . 9 6 0 2 5 03 9 . 1 4 01 8 0 0 1 1 8 0   横 3 8 1 1 8 2 9 9 . 9 6 0 2 5 03 8 . 8 7 01 1 8 0 1 8 0 0   纵 两者比较得,采用横截法利用率比较高些。 方案二 : 条料的宽度 B=+2*2=,进距 S=30+=,查表34 得,裁板误差△ =,于是得到如图所示的排样图 3 引线片冲裁件冲裁工艺及模具设计 11 根 据 GB/T7082020 可知,这里选用的钢板规格为 1800 1180mm,采用横裁法,则可裁的宽度为 的条料 116 条,每条条料可冲出 37 个零件;采用纵裁法,则可裁的宽度为 的条料 76条,每条条料可冲出 57 个零件。 1 1 6 3 7 2 9 9 .9 6 0 2 5 04 0 .3 9 8 01 8 0 0 1 1 8 0   横。 7 6 5 7 2 9 9 . 9 6 0 2 5 04 0 . 7 8 01 1 8 0 1 8 0 0   纵。 两者比较得,采用横截法利用率比较高些。 总和比较上边两种方案可以得出,方案二的利用率稍微高些,但是方案二的送进距离过大,给操作者带来很大的不便,且性价比不高,故而选取方案一作为排样方式。 ( 2)冲裁工艺力的计算 由于采用级进模冲裁,则总的冲裁力 F冲 裁为落料力 F落 料和冲孔力 F冲 孔之和, 其中 :F落 料 =KtL落 料tbt= 450=47935N。 F冲 孔=KL冲 孔tbt= 450=23007N。 则总冲裁力: 12 F冲 裁 =2( F冲 孔+F落 料) =2( +) =。 由表 38 查得 : K卸=。 F卸= K卸F= 2 =。 由表 330 查得凹模刃口直壁高度为 6mm,则 n=6=4。 初选压力机 由前述计算出冲裁工艺力,可得总的冲压力 F总 F总 =F冲 裁+F卸=+=146194N 则选择 J2325 开式压力机,主要参数如 3下 : 公称压力: 250000N; 最大闭合高度 :270mm, 最大装模高度 :220mm; 闭合高度调节量 :55mm。 工作台尺寸 :370 560mm。 垫板尺寸: 200 50mm; 模柄孔尺寸: R40 60。 引线片冲裁件冲裁工艺及模具设计 13 4 模具的总体设计 模具类型的选择 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级进模冲裁,所以模具类型为级进模。 操作方式 零件 的生产批量为大批量,但合理安排生产可用手动送料方式,既能满足生产要求,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卸料、出件方式 ( 1)卸料方式 卸料力分为两种,为刚性卸料和弹性卸料。 由于刚性卸料是采用固定卸料板结构。 常用于较硬、较厚且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冲裁后卸料。 当卸料板只起卸料作用时与凸模的间隙随材料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单边间隙取( ~ ) t。 当固定卸料板还要起到对凸模的导向作用时卸料板与 凸模的配合间隙应该小于冲裁间隙。 此时要求凸模卸料时不能完全脱离卸料板。 主要用于卸料力较大、材料厚度大于 2mm 且模具结构为倒装的场合。 弹压卸料板具有卸料和压料的双重作用,主要用于料厚小于或等于 2mm 的板料由于有压料作用,冲件比较平整。 卸料板与凸模之间的单边间隙选择( ~) t,若弹压卸料板还要起对凸模导向作用时,二者的配合间隙应小于冲裁间隙。 常用作落料模、冲孔模、正装复合模的卸料装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