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3内容摘要:

的分界线,喜马拉雅山位于印度洋板块上。 • (3)板块运动及地壳活动:板块漂浮在 “ 软流层 ” 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火山、地震最集中的地带。 • (4)板块运动形成的宏观地形: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板块运动 边界 类型 宏观地形 图示 实例 两个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形成高峻的山脉和巨大的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挤压碰撞 消亡( 挤压 )边界→ |←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常形成海沟、山脉、岛弧 美洲西岸的山脉和亚洲东部的岛弧 彼此分离 生长( 张裂 )边界 板块张裂地区往往形成裂谷和海洋 东非大裂谷 • 特别提醒: • (1)可把平面图转换为剖面图,换个角度认识和理解板块运动和相应的宏观地表,如下图所示: • (2)判断海底岩石新老关系的方法 • 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 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 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 (3)板块构造学说的其他应用 • ①利用边界类型可判断某海域或两大陆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 如红海地处板块生长边界处,因此其面积将逐渐变大,而地中海地处板块消亡边界.因此其面积将逐渐变小,其两侧的非洲大陆和欧洲大陆之间距离将逐渐变小。 • ②解释火山、地震分布的规律: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而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因此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活动。 • 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加勒比海岛国海地首都太子港 (19176。 N,72176。 W)当地时间2020年 1月 12日下午 16时 53分发生了里氏 级大地震,海地损失惨重。 50人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已奔赴海地进行救援活动。 据此完成(1)~ (2)题。 • (1)此次地震活动是由于地壳运动造成的,地壳运动属于的地质作用是 ( ) • A.外力作用 B.火山喷发 • C.内力作用 D.搬运作用 • ● 典例剖析 • (2)海地首都太子港所在的板块为 ( ) • A.南极洲板块 B.美洲板块 • C.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 • 解析: 第 (1)题,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 第 (2)题,海地属于拉丁美洲,其首都太子港位于美洲板块。 • 答案: (1)C (2)B • 读板块示意图,回答 (1)~ (2)题。 • (1)图甲中①~④段板块界线中,与其他三段板块界线类型不同的是 ( ) • A.① B.② • C.③ D.④ • (2)图乙属于板块交界处的一种类型,箭头表示板块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台湾岛的形成过程与图乙相同 • B.图乙表示板块的生长边界 • C.东非大裂谷的形成过程与图乙相同 • D.图乙所示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 • 解析: 第 (1)题,图中①~④段板块界线中,①、②、③为生长边界,④为消亡边界。 第(2)题,图乙表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形成岛弧。 台湾岛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岛屿。 • 答案: (1)D (2)A 2 .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 地质构造 ① 概念:地壳运动留下的 “ 痕迹 ” 叫地质构造。 ② 类型 褶皱 背斜向斜断层 • (2)构造地貌 • 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具体如下表: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地垒 地堑 成因 强烈的碰撞和水平挤压 当岩层受到的挤压或拉伸力超过岩层的承受能力时,岩层发生断裂,两侧岩块沿断裂面产生明显位移 判 断 方法 从形态上 岩石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中间岩块上升、两侧岩块下降 中间岩块下降,两侧岩块上升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中心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