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二课时浙教版内容摘要:
克 C 125克 D25克 • ( 7) 4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64克,现要配制 4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则可以在 50克水中至少加入 克硝酸钾,也可以在 128克硝酸钾中最多充入 克水。 请观察书上第 34页的常见物质溶解度( 20℃ ) 找出氯化钠、蔗糖的溶解度,并说出它们的科学意义。 通过观察此表,你可以发现什么结论: 物质名称 氯化钠 氢 氧 化 钙 蔗糖 氯酸钾 氯化铵 硝酸钾 溶解度 /克 不同物质在室温( 20 ℃ )时,其溶解度是不同的,最大是蔗糖,最小是氢氧化钙。 三、物质的溶解性等级 20℃ 时的 溶解度 大于 10克 1- 10克 0. 01- 1克 小于 溶解性 等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举 例 食盐、硝酸钾 氯酸钾 氢氧化钙 碳酸钙 说明:所谓的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时相对的。 自然界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 习惯上称作“不溶”的物质,只是溶解度很小,一般忽略不计而已。 ⑴ 溶解性等级划分依据: 室温(20 ℃ )时的溶解度 ⑵ 溶解性等级的划分: ⑶ 溶解性等级的划分是相对的。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区别和联系 意义 联系 指溶质在溶剂中 溶解能力的大小 指溶质在一定溶剂 中最多溶解的克数 表示物质的 一种特性 衡量溶解性 大小的尺度 易溶、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二课时浙教版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物体的浮沉粤教沪科版
< G时,物体就会下沉。 ③ 当 F浮 = G时,物体就会漂浮 或悬浮。 下课 再见 漂浮 悬浮 返回 ① 漂浮:物体 浮在 液体中 有部分体积露出液面的现 象。 ② 悬浮:物体 沉没 在液体 里,可以停留在任何位 置,不露出液面,对底部 不产生压力的现象
牛顿第一定律旧人教版
强调了 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与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是瞬时对应的关系。 物体在什么时候不受外力,这个物体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一瞬时的运动状态不变。 是指 一直 的意思。 是指 不变。 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态决定,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在太空物体受力与不受力演示 亚里士多德 物体的运动 需要力去维持。 因此
牛津版九年级英语复习课件
去掉 into teach 改成 teaching like 改成 likes to do 改成 doing The number of 改成 A number of • 填句: ( 注意形式 ) Great Wall ______________ more and more people to Beijing. Junlong put all his ___________ into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