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资料基于mcgs的热电厂锅炉控制系统组态---燃烧控制系统内容摘要:

锅炉按蒸汽压力可 分为低压锅炉 (压力小于 ),中压锅炉 (压力 ~4. 90MPa),高压锅炉 (压力 ~10. 8MPa),超高压锅炉 (压力 ~14. 7MPa),亚临界锅炉 (压力~19. 6MPa),超临界锅炉 (压力 22. 1MPa),超超临界锅炉 (压力 30~31MPa)。 按锅炉蒸发受热面内工质的流动方 式分类 :自然循环锅炉 、强制循环锅炉 、直流锅炉 、复合循环锅炉 。 按锅炉的整体布置分类 :∏型结构锅炉 、箱型结构锅炉 、塔型结构锅炉 火力发电厂中的锅炉按水循环方式可分为自然循环 ,强制循环 ,直流锅炉三种类型 。 一次风机 :干燥燃料 ,将燃料送入炉膛 ,一般采用离心式风机 。 调节阀减温器炉膛燃烧嘴热空气燃料省煤器炉墙热空气送往炉膛空气预热器给水 ( 由给水泵来 )冷空气 ( 由送风机来 )烟气 ( 由引风机送往烟囱 )汽包DP MD S过热蒸汽送负荷设备过热器 送风机 :克服空气预热器 、风道 、燃烧器阻力 ,输送燃烧风 ,维持燃料充分燃烧 。 引风机 :将烟气排除 ,维持炉膛压力 ,形成流动烟气 ,完成烟气及空气的热交换 。 磨煤机 :将原煤磨成需要细度的煤粉 ,完成粗细粉分离及干燥 。 空气预热器 :空气预热器是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热量 来加热燃烧所需空气的一种热交换装置 。提高锅炉效率 ,提高燃烧空气温度 ,减少燃料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空预器分为导热式和回转式 。 炉水循环泵 :建立和维持锅炉内部介质的循环 ,完成介质循环加热的过程 。 燃烧器 :将携带煤粉的一次风和助燃的二次风送入炉膛 ,并组织一定的气流结构 ,使煤粉能迅速稳定的着火 ,同时使煤粉和空气合理混合 ,达到煤粉在炉内迅速完全燃烧 。煤粉燃烧器可分为直流燃烧器和旋流燃烧器两大类 。 汽轮机本体是完成蒸汽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汽轮机组的基本部分 ,即汽轮机本身 。它与回热加热系统 、调节保安系统 、油系统 、凝汽系统以及 其他辅助设备共同组成汽轮机组。汽轮机本体由固定部分 (定 子 )和转动部分 (转子 )组成 。固定部分包括汽缸 、隔板 、喷嘴 、汽封 、紧固件和轴承等 。转动部分包括主轴 、叶轮或轮鼓 、叶片和联轴器等 。固定部分的喷嘴 、隔板与转动部分的叶轮 、叶片组成蒸汽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通流部分 。汽缸是约束高压蒸汽不得外泄的外壳 。汽轮机本体还设有汽封系统 。 汽轮机是一种将蒸汽的热势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旋转原动机 。分冲动式和反动式汽轮机 。 给水泵 :将除氧水箱的凝结水通过给水泵提高压力 ,经过高压加热器加热后 ,输送到锅炉省煤器入口 ,作为锅炉主给水 。 高低压 加热器 :利用汽轮机抽汽 ,对给水 、凝结水进行加热 ,其目的是提高整个热力系统经济性 。 除氧器 :除去锅炉给水中的各种气体 ,主要是水中的游离氧 。 凝汽器 :使汽轮机排汽口形成最佳真空 ,使工质膨胀到最低压力 ,尽可能多地将蒸汽热能转换为机械能 ,将乏汽凝结成水 。 凝结泵 :将凝汽器的凝结水通过各级低压加热器补充到除氧器 。 油系统设备 :一是为汽轮机的调节和保护系统提供工作用油 ,二是向汽轮机和发电机的各轴承供应大量的润滑油和冷却油 。主要设备包括主油箱 、主油泵 、交直流油泵 、冷油器 、油净化装置等 。 在发电厂中 ,同步发电机是将机械能 转变成电能的唯一电气设备 。因而将一次能源 (水力 、煤 、 油 、风力 、原子能等 )转换为二次能源的发电机 ,现在几乎都是采用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 。在发电厂中的交流同步发电机 ,电枢是静止的 ,磁极由原动机拖动旋转 。其励磁方式为发电机的励磁线圈 FLQ(即转子绕组 )由同轴的并激直流励磁机经电刷及滑环来供电 。同步发电机由定子 (固定部分 )和转子 (转动部分 )两部分组成 。定子由定子铁心 、定子线圈 、机座 、端盖 、风道等组成 。定子铁心和线圈是磁和电通过的部分 ,其他部分起着固定 、支持和冷却的作用 。 转子由转子本体 、护环 、心环 、转子线圈 、滑环 、同轴激磁机电枢组成。 主变压器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可以把一种电压的交流电能转换成同频率的另一种电压等级的交流电的一种设备 。 6KV、380V配电装置 :完成电能分配 ,控制设备的装置 。 电机 :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或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电能转换器 。 蓄电池 :指放电后经充电能复原继续使用的化学电池 。在供电系统中 ,过去多用铅酸蓄电池 ,现多采用镉镍蓄电池 控制盘 :有独立的支架 ,支架上有金属或绝缘底板或横梁 ,各种电子器件和电器元件安装在底板或横梁上的一种屏式的电控设备 。 火电厂各个系统概述 锅炉主要系统 : 燃烧系 统 :主要由锅炉的燃烧室 、送风装置 、送煤装置 、灰渣排放装置等组成 。主要功能是完成燃料的燃烧过程 ,将燃料所含能量以热能形式释放出来 ,用于加热锅炉里的水 。主要流程有烟气流程 、通风流程 、排灰出渣流程等 。对燃烧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 (1)保证 主蒸汽的压力恒定 ,以便满足 “负荷流量 ”所需的压力 。 (2)保证 炉膛内氧的含量 。一要保证有足够的氧供燃料充分燃烧 ,不使烟气中有过量的 CO,避免浪费燃料和造成环境污染。 二是要满足经济燃烧的要求 ,保证氧量不能过多 ,以避免尾气带走过多热量形成浪费 。例如 :一般燃气锅炉需要将含氧量控制在 %~3%之间比较好 。 (3)使 炉膛负压在一定范围 ,保证安全生产 。例如 :炉膛负压一般要求在 20 ~ 60 帕之间比较合适 ,保证炉膛不往外喷火 。对燃烧系统的基本要求是 :尽量做到完全燃烧 ,使锅炉效率不低于 90%。 排灰符合标准规定 。 汽水系统 :锅炉的汽水系统的主要功用是接受燃料的热能 ,提升介质的热势能 ,增压增温 ,完成介质的状态转换 。 烟风系统 :提供锅炉燃烧的氧气 ,带动干燥的燃料进入炉膛 ,维持炉膛风压以稳定燃烧。 制粉系统 :完成燃料的磨碎 、干燥 。使之形成具有一定细度和干燥度的燃料 ,并送入炉膛 。 其它辅助系统 :包括燃 油系统 、吹灰系统 、火检系统 、除灰除渣系统等 。 汽机主要系统 : 主蒸汽系统 :吹动汽轮机旋转 ,带动发电机做功 ,是发电厂主要的做功介质通过的系统。 再热蒸汽系统 :辅助主蒸汽系统做功 ,提高机组热效率 。 回热抽汽系统 :尽量减少进入凝汽器的无用能量 ,提高机组热效率 。 轴封系统 :防止汽轮机内部高压蒸汽向外泄露 ,保证汽轮机效率 ,保持真空系统严密性。 真空系统 :维持汽轮机的低背压和凝汽器真空 。 凝结水系统 :将凝结水输送到除氧器 ,完成加热 、除氧 、化学处理和剔除杂质 。 给水系统 :提高给水压力 ,加热后为锅炉提供给水 。 主机油系统 :包括润滑油系统 、顶轴油系统 、调节 、保安系统 。 汽轮机调节 、保安系统 :协调各系统同步地按照要求进行工作 。 润滑油系统 :为汽轮机提供润滑 、冷却用油 。 发电机冷却系统和密封系统 :冷却系统的功能是冷却发电机 ,带走发电机工作时的热量 。密封系统的功能是密封冷却介质的外泄 。 工业水系统 :提供冷却介质 ,冷却各种辅助设备 。 其它系统 :压缩空气系统 、旁路系统 、减温水系统 、精处理系统 、胶球系统 、保安系统等。 火电厂其他系统 : 输煤系统 :运输燃料进入厂房 ,进行初步加工和燃料筛选工作 ,同时完成外加物质的混合工作 。所包涵的主要设备有 斗轮机 、碎煤机 、翻车机 、输煤皮带等 。 化学水系统 :将天然水在进入汽水系统前先除去杂质 。其流程一般为 :天然水――混凝沉淀――过滤――离子交换――补给水 。混凝沉淀是加入混凝剂 ,产生絮凝体 。过滤处理是使用石英砂等滤料除去细小悬浮物 。化学除盐是使用混床除去金属离子和酸根 ,常使用树脂除盐 。 循环水系统 :为机组提供冷却水源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 ,一般要用冷却水来导走 。从江 、河 、湖 、海等天然水体中吸取一定量的水作为冷却水 ,冷却工艺设备吸取废热使水温升高 ,再排入江 、河 、湖 、海 ,这种冷却方式称为直流冷却 。当不具备直流冷却 条件时 ,则需要用冷却塔来冷却 。冷却塔的作用是将挟带废热的冷却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 ,使废热传输给空气并散人大气 。 设计思想 本文 在基于对现场工艺的认识的前提下 ,提出设计设想 ,采用 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系统构建集散控制系统 ,建立锅炉监控系统 ,对系统状态实施全面监测 。该系统可将监测数据存入管理数据库 ,以便操作人员快速准确地了解系统运行状态 ,同时也便于管理人员能及时分析运行情况 ,做出生产管理决策 ,通过对一些主要的过程变量实施自动控制 ,使整个系统安全 、稳定 、有效地运行 。在此基础上 ,对节能影响很大的锅炉燃烧系统建立稳态参数优化模型 ,并求得锅炉燃烧稳态优化模型参数 。在这个优化结果的指导下 ,进行锅炉燃烧优化控制 。 第二章 过程控制技术 过程控制工程是以过程控制系统为主体 ,以控制理论为基础 ,并把过程工艺分析 、自动化仪表和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 ,构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工程学科 。它是控制理论在过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包括理论的移植与改造 、系统结构的研究 、控制算法的确定以及控制系统的实现 。其研究任务是对过程控制系统进行分析 所示系统的方与综合 ,解决如图 案设计问题 。 控制工程是综合性的 应用学科 ,本章对有关内容进行简单介绍 。 图 过程控制系统 常规控制系统 该类系统是经典控制理论的产物 ,以前是用常规仪表来实现的 ,现在也可以用现代控制理论来分析 ,但更多的是用计算机来实现 。在 DCS 中 ,一般都备有多种常规控制算法模块 。 单回路控制系统 单回路控制系统主要指单输入一单输出 (SISO)的线性控制系统 ,是控制系统的基本形式 。即使在高水平的自动控制方案中 ,这类系统仍占控制回路的绝大多数 。 对每一个控制回路来说 ,在设定值发生变化或系统受到扰动作用后 ,被控变量应该平稳 、迅速和准确地趋近或回复到设定值 。因此 ,通常在稳定性 、快速性和准确性三个方面提出各种单项控制指标 。把它们适当地组合起来 ,也可提出综合性指标 。 对设定值变动的随动系统与设定值不变的定值系统 ,控制要求有相同的一面 ,也有不监控系统控制装置执行器 检测 、 变送生 产 过 程 同的一面 。例如 ,系统都必须稳定 ,但定值系统的衰减比可以低一些 ,随动系统的衰减比应该更高一些 。随动系统的重点在于跟踪 ,要跟得稳 ,跟得快 ,跟得准。 定值系统的关键在于一个定字 ,要定得又稳又快又准 。 整个控制系统的品质取决于各个环节 。过程的数学模型 ,如从其内在规律来考虑 ,往往相当复杂 ,例如 ,有非线性 、分布参数和时变等情况 。然而 ,在输入的变化量不大时 ,过程特性可以线性化 ,同时也可以集总化。 对应于一段特定的时刻 ,考虑到过程的时变一般很缓慢 ,可以认为是定常的 。这样 ,输入输出关系往往可用传递函数来描述 。多数工业过程的特性分属下列四种类型 : (1)自衡的非振荡过程 。在过程控制中 ,这类过程是最常见的 。在阶跃作用下 ,被控变量C(t)不经振荡 ,逐步地向新的稳态值 C(∞ )靠拢 。过程能够自发地趋于新的稳态值的性质称为自衡性 。 (2)无自衡的非振荡过程 。这类过程在阶跃作用下 ,C(t)会一直上升或下降 ,直到极限值。这类过程比前 一类过程难控制一些 ,它们缺乏自发趋向平衡的能力 。 (3)有自衡的振荡过程 。在阶跃作用下 ,C(t)会上下振荡 。有自衡的振荡过程 ,指的是衰减振荡 ,最后能趋近新的稳态 。这类过程不多见 ,它们的控制也比第一类过程困难一些 。 (4)具有反向特性的过程 。在阶跃作用下 ,C(t) 先降后升 ,或是先升后降 。具有反向特性的过程锅炉液位在负荷变化时的响应是最典型的例子 。 在方案和工程设计中 ,在被控变量与操作变量的选择上 ,一方 面要考虑工艺 ,如被控变量要能反映工艺指标 ,操作变量要在工艺上合理 ,包括符合节能原则等 ,另一方面必须考虑控制通 道的特性参数 ,要有较好的受控性能 。在系统结构上是否能采用简单控制系统 ,取决于控制的精度要求 、对象的易控程度 、扰动的大小和频繁程度等因素 。对于具有反向特性等的过程 ,往往需要用较复杂的系统结构或采用特殊控制规律 。 对于该类控制系统 ,最常用的控制算法是采用 PID控制算法或其变形算法 。在用 DCS或其他计算机装置进行直接数字控制时 ,为数字控制或采样控制方式 ,采用离散 PID 控制算法 。在工程应用中要注意针对过程特性 ,采用不同的改进 PID 算法及其相关的算法 , 如多维 PID 控制 、时间比例控制 Dahlin 控制算法等 。 实际应用 中必须掌握和合理应用算法参数的多种工程整定方法 。另外 ,自整定 PID控制器的研究多年来受到关注 。现有方法本质上是设法辨识过程特性 ,主要有适应控制系统方法 、极限环方法 、波形识别法 、反应曲线法等几类 。 串级控制系统 采用不止一个控制器 ,而且控制器之间相串联 ,一个控制器的输出作为下一个控制器的设定值的系统 ,称为串级控制系统 。在锅炉汽温调节中 ,常采用这种系统 。其典型系统框图 如图 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