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步进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内容摘要:
该减小为零,这种方法符合步进电机的矩频特性,快速响应性能好,升降时间短,但当速度变化较大时平衡性比较差。 S 曲线加减速控制 S 曲 线加减速控制 速度呈抛物线变化。 如图 5 所示,在加速启动时,加速度由大变小;在减速停止过程中,加速度由小变大,该法综合了匀加减速控制和指数曲线控制,充分利用步进电机本身特性,缩短了升降速时间,又具有较强的响应性,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5 步进电机的调速的实现 步进电机的速度由单片机发送的脉冲频率决定,而脉冲频率可以通过软件延时和硬件定时两种方式实现。 通过调用标准延时子程序产生脉冲的方法称软件延时,该法首先设置两个字节作为延时程序的入口地址,再根据需要延时的时间长短给这两个字节赋值,则单片机就会 按照设置的延时时间不断地产生脉冲信号控制步进电机转动。 软件延时的方法程序简单、思路清晰,而且不占用单片机的硬件资源,但是在延时过程中一直占用着单片机的 CPU 的宝贵时间, CPU不能处理来自外部传感器的各种事件。 通过使用单片机的定时 /计数器 T0 或 T1,定时产生脉冲的方法称为硬件定时,该法首先根据定时的时间长短设定定时器的工作模式,然后输入定时器的定时常数 ,则定时器就会定时溢出,单片机就会每溢出一次就产生一个脉冲信号控制步进电机转动。 硬件定时的方法既需要硬件(定时 /计数器 T0 或 T1),又需要软件来产生所需频率的脉冲信号,是一种软硬结合的方法,虽然占用了一个定时器,但是提高了 CPU 的利用率, CPU 在定时器没产生溢出时运行其它程序。 典型硬件定时程序如下所示: NH EQU 0H NL EQU E0H 定义输出脉冲时间的初始值 WIDTH EQU EOH 定义脉冲宽度变化值 CLOCK EQU 250 定义加速脉冲数目 START MOV TMOD , 00000001B 设定定时器工作方式 MOV TL0 , NL MOV TH0 , NH MOV R2 , TL0 MOV R3 , TH0 CLR F0 SETB EA SETB ET0 设定定时器 0 允许中断 SETB MOV R1 , 02H 判断是否送出完整脉冲 MOV R4 , CLOCK SETB TR0 AJMP $ 开始计时,等待中断 TIME: CLR CLR TR0 MOV TL0 , R2 MOV TH0 , R3 DJNZ R1 , X1 判断是否送完一个脉冲。基于步进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相关推荐
3 与 SST89E58RDA 是系统中控制部分关键的元件,它与控制单元组成控制部分功能。 (2)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 利用传感器采集信息,为用户提供准确的数据。 (3)受控部件。 通过控制设备,控制器件,完成系统设计的功能。 (4)GSM( SIM300) 模块。 通过 GSM 完成报警功能。 (5)手持无线语音设备。 通过 设备在室内操作家电开关。 (6)WIFI 网络。 利用手持设备通过
F连接器的 1图 42 TC35 功能框图 XXXX 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第 15页共 36 页 12引脚,在充电模式下,为 TC35 提供 +6V、 500mA 的充电电压。 如图 43所示。 ( 2)语音通信电路 模块语音接口的外围电路相对简单。 TC35 有两个语音接口,每个接口均有模拟麦克输入和模拟耳机输出。 为了适合不同的外设,模块共有 6 种语音模式。 第一个语音接口的默认配置为
立的神经网络模型的性能影响很大,而且是训练时出现“过拟合”的直接原因,但是目前理论上还没有一种科学的和普遍的确定方法。 目前多数文献中提出的确定隐层节点数的计算公式都是针对训练样本任意多的情况,而且多数是针对最不利的情况,一般工程实践中很难满足,不宜采用。 事实上,各种计算公式得到的隐层节点数有时相差几倍甚至上百倍。 为尽可能避免训练时出现“过拟合”现象,保证足够高的网络性能和泛化能力
12 表 23 临界比例度 法参数整定 公式 控制规律 比例度 积分时间 微分时间 P 2 PI PID ZieglerNichols 法 简称 ZN 法,是 Ziegler 和 Nichols 于 1942 年提出的基于受控过程开环动态响应的 PID 参数整定方法。 它假定被控对象是惯性加延迟环节的一阶近似模型,即 ,根据对象的阶跃响应曲线,利用图解法求出 K、 、 T,再按照表24
BuAXX ( 216) 方程组对 x , 解代数方程,得到解如下: 第 7 页 共 41 页 uM mlmMImlM mlmMImMm g lxM mlmMIm l buM mlmMImlIM mlmMIglmxM
P3 口也可作为一些特殊功能口,如下表所示: 表 P3口第 2功能表 引脚 第 2功能 RXD(串行 口 输入 端 ) TXD(串行口输出 端 ) INT0(外部中断 0请求输入端,低电平有效 ) INT1(外部中断 1请求输入端,低电平有效 ) T0( 定时器 /记时器 0 计数脉冲 输入 端 ) T1( 定时器 /记时器 1 计数脉冲 输入 端)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信号输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