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net的内部邮件系统实现(修改版内容摘要:
便、及时、准确地从数据库中获得所需的信息。 在设计数据库时,不仅要考虑邮箱系统的实现,还要考虑到今后对系统的维护以及功能扩充,一个合理的数据库就为系统的研发提供的保障,否则在研发过程以及今后的维护中将会出现很多问题。 由于本系统数据量较小,所以采用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20 数据库。 根据系统要求和功能需求,该系统数 据库实体表包括:用户列表: users,内部邮件列表 :mails,文件列表: files。 以上 实体包括各种具体信息,通过相互之间的作用形成数据的流动。 数据库设计结构入下: 表 21 用户列表: users 简称 字段名 类型 长度 可否为空 用户姓名 userCode varchar 10 Not null 用户密码 userPW varchar 20 Not null 性别 sex varchar 2 Not null 出生日期 birthday datetime 20 电话 Mphone varchar 20 EMAIL varchar 30 号 qq varchar 20 个人主页 homeUrl varchar 50 家庭住址 FAdd varchar 30 用户属性 role varchar 5 Not null 表 22 内部邮件列表 : mails 简称 字段名 类型 长度 可否为空 ID id int 4 Not null 东华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 论文 ) 内部邮件系统设计 7 发件人姓名 fromUser varchar 10 收件人姓名 toUser varchar 10 邮件标题 subject varchar 50 邮件内容 body varchar 255 发送时间 FDate datetime 20 状态 state int 2 Not null 表 23 文件列表: files 简称 字段名 类型 长度 是否为空 ID id int 4 Not null 文件路径 url varchar 50 文件名称 filename varchar 50 类型 type varchar 4 Not null 系统模块设计 1) 用户注册和登录: 登录模 块采用基于标准的 MVC 架构的开发模式。 与一般的登 录系统相似,主要是对登录用户的身份进行合法性验证。 只有注册用户才能进入系统,否则系统提示用户注册。 2) 发送邮件: 发送邮件模块主要是让用户与用户之间能够发送信件。 该模块包括“收信人”,“主题”,“内容”,“发送附件”和“发送图片”五个部分。 作为内部邮件的发送,地址薄则设计成一个注册用户的下拉菜单。 在填写收件人的时候,可以通过后面的下拉菜单选择(所有注册用户)你需要通信的用户,也可以自己 直接 填写。 附件和图片发送则分别做两个窗口,当用户完成需要传送的文件和图片的选择 后,则可以同信件一起发送。 3) 收件箱: 收件箱模块主要是让用户能够查阅收到的新邮件和已读邮件,并分别标识。 其中,对于信件的描述包括发件人,收件人,主题和邮件日期。 阅读信件时,还包括接收附件和图片,以及能够对收到信件进行回复。 同时,在该模块中还能够将过期或不需要的邮件放入废件箱中 , 方便邮件的管理。 4) 已发邮件箱: 已发邮件箱模块主要能够让用户对已经发送的信件进行管理,可以对该部分邮件进行查阅以及将不需要的邮件放入废件箱中。 5) 废件箱 : 东华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 论文 ) 内部邮件系统设计 8 废件箱模块能主要能够让用户把废件箱中的邮件彻底从内部邮件系统中删除, 一旦删除将不能够恢复了。 6) 邮箱选项: 邮箱选项模块主要能够让用户完善个人信息和对密码的管理。 该模块包括 “个人资料”和“修改密码”两个功能。 “个人资料”模块中提供选项让用户对个人注册信息的进行补充和完善,“修改密码”模块中提供选项让用户进行密码修改。 WEB 页面设计 WEB 界面是用户接触该内部邮件系统最直接方式,因此界面设计成了用户评价一个系统好坏的重要标准。 清爽简洁的界面,方便简单的操作很容易使用户对该系统产生好感,从而养成习惯,一直使用该软件而不愿接受其他同类型软件, 所以界面设计和 代 码同样重要。 内部邮件管理系统采用了 B/S( Browser/Server,浏览器 /服务器)结构。 它是随着 Inter 技术的兴起,对 C/S 模式应用的扩展。 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 IE 浏览器来实现的。 B/S 模式最大的好处是运行维护比较简便,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 LAN, WAN, Inter/Intra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 图 24 邮件系统框架 东华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 论文 ) 内部邮件系统设计 9 图 25 邮件登陆框架 图 26 邮件用户注册框架 东华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 论文 ) 内部邮件系统设计 10 图 27 邮件写信框架 图 28 邮件收信箱框架 东华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 论文 ) 内部邮件系统设计 11 图 29邮件已发送框架 图 210 邮件已删 除框架 邮箱系统功能模块说明 系统流程图 该内部邮箱系统,采用常见邮箱的注册登录方式。 新用户注册登录后便进入主界面,在主界面中可以进行邮箱系统的各种操作,其中包括:写信,收信,添加废弃邮件,查看已发邮件,删除邮件和更改注 册信息及密码等功能。 另外在写信功能中,还包括对附件和图片的发送 ,如图 28所示 : 东华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 论文 ) 内部邮件系统设计 12 图 211 系统流程图 用户注册和登录模块 1)用户 注册 当页面加载后,新用户在窗体中填写相应注册信息,确认后,系统连接 数 据库,如果信息格式符合程序要求,则写入相应数据库表( users)中,以便用户登录时 , 数据 间 比较。 如果不符合程序要求,系统则对不符合规则项报错,要求用户重新填写,用户可以继续注册或者放弃注册。 (流程如图 29所示) 用户登录身份判定用户注册合法用户写信收件箱废件箱已发邮件箱邮箱选项非法登录新用户退 出开 始东华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 论文 ) 内部邮件系统设计 13 N用户输入注册信息判断注册信息是否正确Y开 始结 束写 入数据库 图 212 用户注册流程图 2)用户登录 在登录界面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并确认后,系统连接数据库并对输入信息进行查找和比较,如果符合法则,则 登录成功跳转至邮箱主界面,如何不符系统则报错,要求用户重新填写。 其中重点在数据库对用户输入信息与用户注册信息间的比较,如果用户名不存在则表示用户为新用户,提示用户先注册。 如果用户名存在,输入登录密码错误则提示相同用户输入密码错误。 如果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与数据库中注册信息相同,则跳转至邮箱系统主界面。 (流程如图 210 所示) 用 户输 入判断用户名和密码是否正确NY开 始结 束 图 213 用户登录流程图 东华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 论文 ) 内部邮件系统设计 14 写信 模块 在写信时,首先用户需要在页面的窗体中填写相应信息,如果用户需要发送附件和发送图片 ,则在相应窗口中选择需要发送的附件和图片,确定后系统将附件和图片上传至系统的 Files文件夹中,并在数据库表( files)中写入附件和图片的相关信息,以便收信时从 mails 表中查找信件以及附件和图片的链接地址,从而下载附件和图片。 最后,当用户确认无误发送邮件后,系统连接数据库,将邮件的相关信息写入相应数据库表( mails)中,以便收信时数据查找。 (流程图211所示) 用户填。基于[1]net的内部邮件系统实现(修改版
相关推荐
提供真正的高速无阻塞的传输,保证全线速交换;不仅硬件实现三层路由和交换,关键功能均通过硬件实现,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而管理交换引擎、电源等关键部件的冗余,实现了系统高稳定性和可靠性[2]。 (4)校园网系统可扩展性网络系统应以开放性为基础,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可扩充性, 作为一个骨干网的核心,下面的一些新的应用将不断增加,系统的容量也将随之扩展
送到有效的下一跳时,能够用来确定其连通性。 例如,没有链路层的 ACK 或是在发送 RTS 以后没有收到 CTS(即使经过了允许的最多次重传以后)就意味着到下一跳的链路中断。 如果可能,也可以使用被动的认证。 当希望用下一跳节点传送数据包时,通过侦听有无下一跳节点的包的传送确定连通性。 如果在 NEXT_HOP_WAIT 时间内没有侦听到任何传送或者下一跳本身就是目的节点(当然不可能传送数据包)
已经 广泛应用于物流管理、人员管理、资产管理以及国防装备管理等领域,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信息化建设中 也 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是建立高质量、高效能信息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有上亿张印有 二维码 的证卡。 美国海军、欧洲物流领头羊 TNT 和 3M 等大客户也采用了 二维码 物流 物资管理系统。 西方一些公司甚至推出了 二维码 医院应用系统。 但是,在二维码的使用过程中
理困难,井上管理人员难以及时准确掌握井下人员的分布及作业情况,以及发生事故后对矿井人员的抢救缺乏可靠的位置信息现状,最近几年,很多的企业在已有监控系统的基础上陆续推出了基于无线通信识别技术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并已有 30多家取得“安标”准许人井 [9]。 采用 ZigBee 技术,设计了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采用定位分站和读卡器可以实时对井下佩戴标识卡的人员进行定位、身份识别。 由
帧安全机制和他们 的目的地路由帧机制。 协调器的网络层还负责建立一个新的网络。 应用层( APL 层) ZigBee 应用层包括应用支持子层 (APS 子层 )、应用框架 (AF)和 ZigBee 设备对象 (ZDO)。 APS 子层负责建立和维护绑定表,绑定表主要根据设备之间的服务和他们的需求使设备相互配对。 ZigBee 的应用框架 (AF)为各个用户自定义的应用对象 提供了模板式的活动空间
作了具体的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寻址、绑定、路由协议、数据发送函数、网络组建过程和数据接收函数。 第三章 :智能家居系统的实现。 该章分别从系统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作了具体的阐述。 主要包括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汇聚模块以及上位机监控界面等内容。 并对各个模块进行了功能测试,包括组网测试、点对点通信测试和网络整体测试。 第四章 :结论。 该章对本文所完成的任务做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