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现代企业经理培训教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定编定员管理 一、定员标准: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1.含义: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企业生产所配备的人员的量界限。 2. 作用: ① 是企业编制定员的依据,可节省编制定员的时间,促使用人工作合理化; ② 是考察企业用人是否先进合理的尺度; ③ 是设计部门确定新建或扩建企业定员的依据。 3.分类: ① 按使用范围分:通用标准、行业通用标准、企业标准。 ② 按综合程度分。 单项定员标准(以单台设备、单个岗位、单项工作群体制定标准)和综合定员标准(选择某一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来制定标准,如 1979 年交通部规定:每辆营业汽车配~ 人)。 二、定编定员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1.必须以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为中心; 2.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① 预测产品方案要科学; ② 应以先进合理的定员标准和劳动定额为依据; ③ 简化业务手续、减少管理层次、精简机构。 3.定员必须同新的劳动分工与协作关系相适应。 4.合理安排各类人员的比例。 ① 合理地确定直接生产人员的比例,尽量减少非直接生产人员的比重; ② 合理确定基本生产工人与辅助工人的比例; ③ 合理确定各个工种之间 的比例。 第五部分 全程质量管理 质量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尤其在当今市场激烈竞争的国际化时代,顾客有时宁愿花更多的钱,也希望得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企业也已经认识到,产品的质量保证是打开国际、国内市场的通行证。 以下是公司的全程质量管理流程图: 一、全程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1.质量: 1994 年颁布的 ISO8402—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术语》中,把质量定义为: “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 2.全程质量管理:产品的质量取决于设计质量、制造质量和使用质量(合 理的使用和维护等)等全过程,因此必须在市场调查、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检验、运输、储存、销售、安装、使用和维修等各个环节中都把好质量关,这就是全程质量管理。 二、常用的质量管理统计方式 ——“QC七种工具 ” 1.统计分析表: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初步分析原因的一种工具,其格式可多种多样,表 2 是其中的格式之一。 项目 统计 频数 排序 A /// 4 3 B //////// 12 1 C // 2 4 D ////// 7 2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合计 25 表 2 统计分析表 2.数据 分层法:把性质相同的,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以便进行比较分析,数据分层法经常与上述的统计分析表结合使用。 3. 排列图:是分析和寻找影响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工具。 一般,排列图中的左边纵坐标表示频数,右边 纵坐标表示频率,折线表示累积频率,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项因素,按影响程度的大小从左向右排列。 4.因果分析图:是以结果为特性,以原因为因素,在它们之间用箭头联系表示因果关系,图10 是一个示例。 浇铸温度 铸模 表面有裂纹 金属成分 铸模温度 图 3 因果分析图 5.直方图:是表示数据变化情况的一种主要工具。 6.散布图:又叫相关图,是将两个可能相关的变量数据用点画在坐标图上,通过对其观察分析,来判断两上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7.控制图:又称为管理图,是一种有控制界限的图,用来区分引起质量波动的原因是偶然的还是系统的,可以提供系统原因存在的信息,从而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三、 ISO9000 ISO 是国际准化组织的简称, ISO9000 是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国际标准。 1. ISO 要求:凡事有计划,凡事有人做,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 ,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 2.推行 ISO9000: ① 意义: a 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b 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 c 提高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d 提高管理水平。 ② 做好本职工作: a 认真听好 ISO9000 培训课,了解实施系列标准的目的及所实施的标准的基础知识; b 熟悉本岗位职责; c 清楚工作所依据的文件; d 做好工作中所需的质量记录; e 了解与本人有关的工作接口; f 熟悉本组织的质量体系文件和与自己工作相关的部分。 ③ 文件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