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超声波倒车雷达设计内容摘要:

,其频率等于压电晶片的固有振荡频率时,压电晶片将会发生共振,并带动共振板振动,便产生超声波。 反之,如果两电极间未外加电压,当共振板接收到超声波时,将压迫压电晶片作振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信号,这时它就成为超声波传感器。 压电陶瓷晶片有一个固定的谐振频率,即中心频率 f0。 发射超声波时,加在其 上面的交变电压的频率要与它的固有谐振频率一致。 这样,超声传感器才有较高的灵敏度。 当所用压电材料不变时,改变压电陶瓷晶片的几何尺寸,就可非常方便的改变其固有谐振频率。 利用这一特性可制成各种频率的超声传感器。 超声波传感器的内部结构由压电陶瓷晶片、锥形辐射喇叭、底座、引线、金属壳及金属网构成,其中,压电陶瓷晶片是传感器的核心,锥形辐射喇叭使发射和接收超声波能量集中,并使传感器有一定的指向角,金属壳可以防止外界力量对压电陶瓷晶片及锥形辐射喇叭的损坏。 金属网也是起保护作用的,但不影响发射与接收超声波。 超声 波传感器的特性 超声波传感器的基本特性有频率特性和指向特性: ( 1)频率特性 如图 是超声波发射传感器的频率特性曲线。 其中, f0= 40KHz 为超声发射传感器的中心频率,在 f0 处,超声发射传感器所产生的超声机械波最强,也就是说在 f0 处所产生的超声声压能级最高。 而在 f0 两侧,声压能级迅速衰减。 因此,超声波发射传感器一定要使用非常接近中心频率f0 的交流电压来激励。 另外,超声波接收传感器的频率特性与发射传感器的频率特性类似。 曲线在 f0 处曲线最尖锐,输出电信号的幅度最大,即在f0 处接收灵敏度最高。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9 3 59 51 0 01 0 51 1 01 1 54 04 5f ( K H z )发 射 灵 敏 度 ( d B ) 图 22 超声发射传感器频率特性 因此,超声波接收传感器具有很好的频率选择特性。 超声接收传感器的频率特性曲线和输出端外接电阻 R 也有很大关系,如果 R 很大,频率特性是尖锐共振的,并且在这个共振频率上灵敏度很高。 如果 R 较小,频率特性变得光滑而具有较宽得带宽,同时灵敏度也随之降低。 并且最大灵敏度向稍低的频率移动。 因此,超声接收传感器应与输入阻抗高的前置放大器配合使用,才能有较高得接收灵敏度。 (2) 指向特性 实际的超声波传感器中的压电晶片是一个小 圆片,可以把表面上每个点看成一个振荡源,辐射出一个半球面波(子波),这些子波没有指向性。 但离开超声传感器的空间某一点的声压是这些子波迭加的结果(衍射),却有指向性。 超声波的测距原理及实现 超声波测距的原理一般采用渡越时间法 TOF( time of flight)。 首先测出超声波从发射到遇到障碍物返回所经历的时间,再乘以超声波的速度就得到二倍的声源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测量距离的方法有很多种,短距离的可以用尺,远距离的有激光测距等,超声波测距适用于高精度的中长距离测量。 因为超声波在标准空气中的传播 速度为 340 米 /秒,由单片机负责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0 计时,单片机使用 晶振,所以此系统的测量精度理论上可以达到毫米级。 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距离远,因而超声波可以用于距离的测量。 利用超声波检测距离,设计比较方便,计算处理也较简单,并且在测量精度方面也能达到要求。 超声波发生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电气方式产生超声波,一类是用机械方式产生超声波。 本设计属于近距离测量,可以采用常用的压电式超声波换能器来实现触发单元。 利用超声波测距的工作,就可以根据测量发射波与反射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从而 达到测量距离的作用。 其主要有三种测距方法: ( 1)相位检测法,相位检测法虽然精度高,但检测范围有限; ( 2)声波幅值检测法,声波幅值检测法易受反射波的影响; ( 3)渡越时间检测法,渡越时间检测法的工作方式简单,直观,在硬件控制和软件设计上都非常容易实现。 其原理为:检测从发射传感器发射超声波,经气体介质传播到接收传感器的时间,这个时间就是渡越时间。 其原理图如图 23。 图 23 超声波测距原理 本设计的超声波测距就是使用了渡越时间检测法。 在移动车辆中应用的超 声波传感器,是利用超声波在空气中的定向传播和固体反射特性(纵波),通过接收自身发射的超声波反射信号,根据超声波发出及回波接收的时间差和传播速度,计算传播距离,从而得到障碍物到车辆的距离。 由于超声波也是一种声波,其声速 C 与温度有关,表 21 列出了几种不同温度下的声速。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1 表 21 超声波速度与温度关系表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温差不超过 40( 10 到 30)摄氏度 ,且本系统测距范围(车后 4 到 5 米)比较小,单片机以微秒计时,故温度影响可以不予考虑。 温度(℃) 30 20 10 0 10 20 30 100 声速( m/s) 313 319 325 323 338 344 349 386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2 第 3 章 系统硬件设计 系统总体结构 本章讲述倒车雷达系统的各个模块的设计和主要元器件的介绍。 包括测距系统设计 (超声波发送接收系统 )、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和显示报警系统设计。 其中,测距系统由超声波发射模块和超声波接收模块构成;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对 STC89C52 单片机系统进行设计;显示报警系统设计要对数据通讯、数据转换、蜂鸣器和动态态显示电路进行设计。 以下就各模块的电路图、功能及设计思路作详细说明。 系统设计要求 按照系统所需功能,系统硬件结构可以划分为三大主要模块:测距系统、控制系统以及显示和语音报警系统。 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当车挂入倒档后,超声波发射电路开始连续不断的发出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反射,超声波接收电路接收,控制电路通过相应的计算,可以计算出相应的距离,并送至显示电路进行显示。 如果所测距离小于预先设置好的报警距离,那么,报警电路则会发出一定的声音进行报警提醒驾驶者。 系统总体结构框图 超 声 波 发送 模 块超 声 波 接收 模 块障碍物S T C 8 9 C5 2单 片 机数 码 管 显示 模 块报 警 模 块 图 31 系统总体结构 框图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3 其中测距系统有超声波发射、接收子系统构成;控制部分以 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其 口输出 10us 的触发信号 制超声波发射电路产生40KHz 的超声波,利用外部中断监测超声波接收电路输出的返回信号;显示报警部分由显示系统及语音系统构成,其中显示系统采用简单实用的 4位共阳 8 段数码管。 单片机控制系统 单片机的选择 一般在系统的设计当中,能否完成设计任务最重要的就在于系统的核心器件是否选择合适,而单片机更是是系统控制的核心,所以对单片机的选择更是异常重要。 如果选择了一个合适的单 片机不仅可以最大地简化系统的操作,而且其功能可能是最好的,可靠性也比较高,对整个系统来说更方便。 目前,市面上的单片机的种类繁多,并且他们在功能方面也是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在一般的情况下来讲,在选择单片机时要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有: ( 1)单片机最基本性能参数指标。 例如:执行一条指令的速度、程序存储器的容量, I/O 口的引脚数量等。 ( 2)单片机的某些增强的功能。 ( 3)单片机的存储介质。 例如:对于程序存储器来说,最好选用的是Flash 的存储器。 ( 4)单片机的封装形式。 封装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双列直插封装、PLCC 封装及表面贴附等。 ( 5)单片机对工作的温度范围的要求。 例如:在进行设计户外的产品时,就必须要选用工业级的芯片,以达到温度范围的要求。 ( 6)单片机的功耗。 例如,如果信号线取电只能提供几 mA 的电流,所以为了能满足低功耗的要求这个时候选用 STC 的单片机是最合适的。 ( 7)单片机在市面上的销售渠道是否畅通、其价格是否便宜。 ( 8)单片机技术的支持网站如何,卖家提供的芯片资料是否足够完善,是否包含了用户手册,设计方案举例,相关范例程序等。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4 ( 9)单片机的保密性是否很好,单片机的抗干扰的性能如何等。 综合考虑以 上因素,选择 STC89C52 作为本系统的控制部件。 STC89C52 单片机简介 是一 种带 8K 字 节 闪烁 可 编 程 可擦 除 只 读存 储 器( FPEROMFla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 )的低电压,高性能 COMOS8 的微处理器,该器件采用 ATMEL 搞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 MCS51 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 单片机 (STC89C52)外观 如图 32: 图 32 STC89C52 外观 单片机 (STC89C52)引脚功能图如图 33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5 图 33 STC89C52 引脚图 2. STC89C52 引脚具体介绍如下: ① 主电源引脚( 2 根) VCC(Pin40):电源输入,接 + 5V 电源 GND(Pin20):接地线 ② 外接晶振引脚( 2 根) XTAL1(Pin19)和 XTAL2(Pin20) 为了产生时钟信号,在 STC89C52 单片机的芯片内部已经设置了一个反相放大器,其中 XTAL1 端口就是片内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 XTAL2端则是片内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 单片机使用的工作方式是自激振荡的方式, XTAL1 和 XTAL2 外接的是 的石英晶振,使内部振荡器按照石英晶振的频率频率进行振荡,从而就可以产生时钟信号。 它结合单片机内部电路产生单片机所需的时钟频率。 单片机晶振提供的时钟频率越高,那么单片机运行速度就越快,单片机的一切指令的执行都是建立在单片机晶振提供的时钟频率上。 时钟信号电路如图 34 所示。 图 34 晶振电路 ③ 控制引脚( 4 根) RST/VPP(Pin9):复位引脚,引脚上出现 2 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将使单片机复位。 复位电路如图 35: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6 图 35 复位电路 ALE/PRO。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