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roteus的液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水位。 首先通过实时检测电压,测量水位变化,从而控制电机 状态 ,保证水位正常。 硬件电路设计分为时钟电路、复位电路、 液位检测电路 、 报警电路,电机控制电路几个部分,其系统结构图如 图 2 所示。 图 2 液位自动控制系统结构图 单片机最小系统 单片机 AT89C51 是本系统的核心,它主要负责控制各个部分协调工作。 单片机采用 40 引脚双列直插式封装 ( DIP) ,其引脚 排列和逻辑符号如图 3 所示,4 个并行口共有 32 根引脚,可分别作地址线、数据线和 I/O 线; 2 根电源线; 2根时钟振荡电路引脚和 4 根控制线 [5]。 时钟电路 复位电路 液位检测电路 AT89C51 报警电路 电机控制电路 5 X T A L 1X T A L 2RS TP 1 .0P 1 .1L1L2L3L4L5X T A L 218X T A L 119A L E30EA31P S E N29RS T9P 0 .0 /A D 039P 0 .1 /A D 138P 0 .2 /A D 237P 0 .3 /A D 336P 0 .4 /A D 435P 0 .5 /A D 534P 0 .6 /A D 633P 0 .7 /A D 732P 1 .01P 1 .12P 1 .23P 1 .34P 1 .45P 1 .56P 1 .67P 1 .78P 3 .0 /R X D10P 3 .1 /T X D11P 3 .2 /I NT 012P 3 .3 /I NT 113P 3 .4 /T 014P 3 .7 /R D17P 3 .6 /W R16P 3 .5 /T 115P 2 .7 /A 1 528P 2 .0 /A 821P 2 .1 /A 922P 2 .2 /A 1 023P 2 .3 /A 1 124P 2 .4 /A 1 225P 2 .5 /A 1 326P 2 .6 /A 1 427U1A T 8 9 C5 1 图 3 AT89C51 引脚图 时钟电路 单片机片内有一个高增益的反相放大器,其输入端为引脚 XTAL1 和输出端为引脚为 XTAL2,用于外接石英晶体振荡器和微调电容,构成稳定的的自激振荡器,其发出的脉冲直接送入内部的时钟电路 [6],如图 3 所示。 电容 C1 和 C2对频率有微调作用,电容取 30pF。 晶体振荡频率范围是 ~ 12MHz,一般情况下,选用振荡频率为 12MHz 的石英晶体。 振荡脉冲信号经过内部时钟发生器进行二分频之后,才成为单片机的时钟信号 [7]。 其电路图如下。 X T A L 1X T A L 2C13 0 p FC23 0 p FX1CR Y S T A L 图 4 时钟电路 复位电路 当在 80C51 单片机的 RST 引脚引入高电平并保持两个机器周期时,单片机内部就执行复位操作。 实际应用中,复位操作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上电复位,另一种是上电与按键均有效的复位 [8]。 本 设计 采用上电复位 的方式 ,电路图如图5 所示。 当 接通电源后,单片机自动实现复位操作。 上电瞬间 RST 引脚获得高电6 平,随着电容 C3 的充电, RST 引脚的高电平将逐渐下降 [9]。 RS TC31 0 u FR18 .2 k 图 5 复位电路 液位检测电路 为了便于实现水位检测功能,用一个两位的拨码开关 [10]模拟 b、 c 端的状态( 0),正电极接 +5 V 电源,每个负电极分别通过 的电阻 (R R2)接地。 将单片机的 端口接开关 1, 端口接开关 2。 假设被水淹没的负电极都为高电平,此时开关置 1; 露在水面的负电极都为低电平,开关此时置 0。 单片机通过负电极 [12]重复采集检测水位,当缺水时 (此时两个开关均置 0),电机必须带动水泵抽水;若水位在正常范围内时,检测信号为高,低电平 (此时开关 1 置 1,开关 2 置 0);当水位过高时 ,检测信号为高电平 (此时开关 l 和 2 都置 1),单片机检测到 和 为高电平后,立即停机。 其接口电路图如图 6 所示。 P 1 . 0P 1 . 1O F F ON 1243D S W 1DI P S W _ 2R24 .7 kR34 .7 k 图 6 液位检测接口电路 报警电路 和电机控制电路 为 了避免系统发生故障时,水位失去控制造成严重后果, 在超出、低于警戒界水位时,报警信号直接从高、低警界水位电极获得 ,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同时对电机的运转进行控制 [13]。 报警电路和电机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如下图 7 和图 8 所示。 7 L1L2L3L4D1L E D R E DD2L E D G RE E ND3L E D Y E L L O WD4L E D B L U ER41 0 0R51 0 0R61 0 0R71 0 0 图 7 报警电路 L5 图 8 电机控制电路 4 液位自动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系统软件编译开发环境 8051系类 单片机共拥有 111条系统指令,可实现 51种基本操作。 然而汇编语言指令却有程序的可读性低,程序开发人员的开发时间长与开发难度大,程序移植性差等缺点。 C言是一种编译型程序设计语言。 它 兼顾了多种高级语言的特点,并具备汇编语言的功能。 用 C语言来编写目标系统软件,会大大缩短开发周期,增加软件的可读性,便于改进和扩充。 用 C语言进行 51系列单片机程序设计是单片机开发。基于proteus的液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毕业论文
相关推荐
子的磁场相互作用,就 会 得到 电功率, 从而实现电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这一过程。 直流 无刷 电机的转子对电机来讲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 是 产生励磁磁场的 主要 器件 之一。 直流 无刷 电机要 能够 转 动 起来 ,除了电机本体 以 外,还需要 电 子换相电路与转子位置传感器 的共同配合。 这当中 , 使用转子位置传感器的目的 是 来检测转子磁极的位置,并将 这个 位置信号 及时
............... 34 图 DATA TABLE ........................................................................................................ 35 图 参数出口 ....................................................
计划 及测试需求 测试原理分析 QTP 主要采用的是使用 GUI 模拟人的操作。 它在模拟人的操作时会记录操作的对象及所做的操作和顺序,然后在回放时按记录顺 序操作这些对象。 而在这个模拟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界面对象(控件)的识别。 例如,在 “ 用户名输入框 ” 中输入 “a 用户 ” ,伪代码如下: WebEdit(“ 用户名输入框 ”).Set “a 用户 ” ,下面分析这个测试原理。
前,实验、科研和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波形发生器大多采用此方法来实现 [711]。 相比之下,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可以设计出性能最优、功能扩展灵活、控制智能化的波形发生器,可以满足教学、科研、工业生产等各方面对波形发生器性能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场合。 综合以上几种设计方案,本设计采用软硬件结合设计法。 该方案能够产生很好的波形,也易于实现。 3 硬件设计 波形的产生是通过 AT89C51
操作单元的地址。 位 0是读 /写操作位,进行读操作时,该位为 1;该位为 0则表示进行的是写操作。 控制字节总是从最低位开始输入 /输出的。 表 6为 DS1302的日历、时间寄 存器内容: “CH”是时钟暂停标志位,当该位为 1时,时钟振荡器停止, DS1302处于低功耗状态;当该位为 0时,时钟开始运行。 “WP”是写保护位,在任何的对时钟和 RAM 的写操作之前, WP 必须为 0。 当
Proteus 软件进行虚拟单片机实验,涉及到的实验实习内容全面、硬件投入少、实验过程中损耗小,并且学生可以在课 外自行的进行实验,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外通过本次设计能 增强学生 的 创新意识 ,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及 信息 的 获取 、 文字 的 表达 等 能力。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 XV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