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信道编码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内容摘要:

unction retbits=deinterweaving(bitstream,row,col) %功能:实现对输入比特的解交积 %rebits为解交积后返回的比特流 % bitstream输入的比特流 %row 和 col为交积器的行和列,通过改变 col就可以改变交积器的长度 retbits=zeros(1,length(bitstream))。 bitarr=vec2mat(bitstream,col)。 for i=1:length(bitstream)/(row*col) temp=bitarr((i1)*row+1:i*row,:)。 retbits(1,(i1)*row*col+1:i*row*col)=reshape(temp,1,[])。 end 信道衰落子程序: function code=addfade(modcode,Tf,isperiod,isfade) %功能:向传输序列 modcode叠加衰落性信道的衰落参数 k(t) %code为加入衰减参数之后返回的序列。 % modcode为调制之后的序列 % Tf 为衰落时间,以 ms 为单位,小于 10ms, % Tf=1,表示衰落 1ms % isperiod 周期衰落和一次性衰落的标志, % isperiod=1表示周期性衰落, 0表示一次性衰落 % isfade表示是否存在衰落, 1存在, 0不存在衰落直接返回 modcode if(isfade==1) if(isperiod==1) %周期性衰落 for k=1:length(modcode)/(100*Tf) a=(k1)*100*Tf+31。 b=(k1)*100*Tf+30+10*Tf。 modcode(1,a:b)=*modcode(1,a:b)。 end else %一次衰落 a=31。 b=30+10*Tf。 modcode(1,a:b)=*modcode(1,a:b)。 end code=modcode。 else code=modcode。 end file1:信道编码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有无信道编码的影响 执行时间: Elapsed time is seconds. tic clc %功能:有无信道编码性能比较 M=2。 %进制 b=log2(M)。 %每符号比特数 n=128*10000。 %符号数 G=[1 1 1 1 0 0 0。 1 0 1 0 1 0 0。 0 1 1 0 0 1 0。 1 1 0 0 0 0 1]。 %生成矩阵 H=[1 0 0 1 1 0 1。 0 1 0 1 0 1 1。 0 0 1 1 1 1 0]。 %监督矩阵 Etab=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错误图样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Smatrix=Etab*H39。 %对 应的伴随式 sym=randint(n,1,M)。 sym=de2bi(sym,39。 leftmsb39。 )。 %模拟信源编码 bitcoded=channelcoding(sym,G,4)。 %信道编码,( 7,4)码 modbit=pskmod(bitcoded,M)。 %在传输序列 modbit加入 AWGN噪声 snr=0::15。 %噪声为 0到 15d L=length(snr) ser=zeros(1,L)。 ser2=zeros(1,L)。 for k=1:L y=awgn(modbit,10*log10(b)+snr(k),39。 measured39。 )。 zsym=pskdemod(y,M)。 %复数解调 zbit=de2bi(zsym,39。 leftmsb39。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