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师手册内容摘要:
大题开始处右侧均应加圈标注该题得分(包括零分)。 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客观题的小题无需另外给分;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和业务技能题等主观题的小题应逐一给分(不加圈),复杂题目可以分论点或步骤给分(不加圈)。 评卷过程中算错分数或出现笔误,应在错误的分数或标记上打双杠20 后改正, 并 签署改判教师全名。 所有试题评阅后,评卷教师应完整填写试卷记分栏,汇总得分,并签署全名;试卷总分不得填写在记分栏以外的其他地方。 试卷上所有评阅标记应书写工整、易于辨认,不得出现任何与 评卷无关的字迹。 5.评卷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保密原则,不得擅自拆封已经密封的试卷,不得随意公开评卷情况。 6.评卷结束后,教师应认真进行复查,对成绩不合格的试卷,特别是 5559分的试卷应逐一、细致地复查,严防错判、漏判。 7.试卷交教务部后,除非证实属评阅失误,否则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判。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务部 二〇〇 七 年八月21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师调 、停、 代课规定 为使教学工作稳定、有序地进行,确保教学质量,教师不得擅自停课、调课、代课,如遇不可抗拒因素或难以预料原因不能按时到课,必须及时在上课前通知教务秘书,事后需补上此次课程,否则视为教学事故。 需停课、调课、代课者,应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停课 1. 凡节假日、运动会涉及的停课,按校历和学院下发的文件执行。 2. 学院临时组织的大型活动需要停课,由主办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主管教学院长批准,由教务部统一下发停课通知。 3. 在教学过 程中不得以讨论课、习题课为名变相停课,不得擅自提前结束课程或减少讲课学时。 二、调课 教师本人、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或其他人员不得私自调课,调课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教师因病、因事、因公需要请假。 2. 学生经批准参加全国或全省统考或其他集体活动。 符合以上规定的申请调课教师本人或主办单位要填写《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调、停课申请表》 (专任教师需附《请假单》) ,由所在系签署意见后报教务部办理调课手续。 22 三、代课 主讲教师因公、因病或因事请假需找教师代课 者,填写《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代课申请表》,由所在系签署意见后报教务部审批并办理代课手续。 四、处理 1. 对擅自停课、调课、代课的任课教师或单位,按学院教学事故相关规定处理。 2. 教师调、停、代课记录将记入教学质量评估档案,成为课程评估依据。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务部 二〇〇 七 年八月23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学事故 认定及处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教学管理,严肃教学纪律,确保全院教学秩序的正常运作,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院教职工。 第二章 教学事故认定 第三条 教学事故是指教师、教学辅助人员、教学管理人员等由于责任心不强或疏忽,对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 第四条 根据发生的情节和造成的后果,教学事故分别被认定为以下三个等级: 1. 重大教学事故(Ⅰ):重大教学事故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恶劣的严 重不良行为或事件。 2. 严重教学事故(Ⅱ):严重教学事故是指重大失误造成的有严重不良后果的行为或事件。 3. 一般教学事故(Ⅲ):一般教学事故是指失误或其它因素造成的不良行为或事件。 第五条 教学事故可根据其性质分为教学管理与保障类 ( A)、课程讲授类( B)、课程考试类( C)等三种类别。 24 第六条 根据教学事故的等级和类别,教学事故按照下表进行认定: 教学管理与保障类( A) 序号 事 故 级别 1 院、系领导未能按规定时间制定好教学计划,影响学院排课和教学任务的落实。 Ⅱ 2 教学管理人员未经院(系)及学院有关负责人批准,擅自调整变更教学计划,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 Ⅱ 3 教学秘书未能按规定时间制定出课程表,影响教学正常进行。 Ⅱ 4 教学管理人员擅自更改课程表规定的教学时间或地点,造成教学活动冲突或教学场地冲突或遗漏教学任务,并未能在 10 分钟内妥善解决,导致较大面积的教学秩序混乱,影响正常教学;未经主管部门批准,擅自使用教学场地造成教学活动冲突超过 10 分钟;安排教室发生冲突,导致学生不能按时上课超过 10 分钟。 Ⅱ 5 第 4 条中的情况发生,但处理及 时( 10 分钟以内) Ⅲ 6 课程表、考试安排表、调课安排不合理、或因通知未及时送到学生班长、教师手中而造成的停课、停考或因教学场地冲突而影响正常教学,又未能及时妥善解决。 Ⅱ 25 7 学院(系)和教务部学籍管理人员审查不认真,错发给学生学位证书或毕业证书。 Ⅰ 8 出具与事实不符的学历(除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之外)、学籍、成绩等各种证书、证明,为申请人谋取利益。 Ⅱ 9 院(系)教学管理人员处理学生退学出现明显错漏,造成不良影响。 Ⅱ 序号 事 故 级别 10 负责教材征订人员漏订、少订教材,而 又未能采取有效补救措施,造成整个班级学生开学无教材使用达一周。 Ⅱ 11 教学设备未例行检查影响上课效果或损坏不报修,或在已报修的情况下未及时进行修理,在 2 天内又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Ⅱ 12 对照明电器、电源和电教(扩音和投影、放音收音)设备的故障在开学和开考前未及时检修,影响正常教学和考试。 Ⅱ 13 对上课和考试过程中发生的设备故障,在接到抢修通知后,检修人员未能及时到达现场抢修,影响教学和考试正常进行。 Ⅱ 14 档案管理混乱(含学生档案、教学档案、试卷保存、成绩管理 等),造成严重后果。 Ⅱ 课程讲授类( B) 26 序号 事 故 级别 15 任课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散布违背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违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教书育人基本宗旨的言论,下载、播放、演示和宣扬违背我国法律和道德的内容,或辱骂学生,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在学生中造成恶劣影响。 Ⅰ 序号 事 故 级别 16 任课教师 未填报代课申请表, 未经院(系)与教务部批准由他人代课,影响教学质量。 Ⅱ 17 授课内容不按教学大纲进行,随意增加或减少课时,随意更改教学内容和课程性质。 Ⅱ 18 教师未填报停 /调课申请表 , 事前未经院(系)与教务部批准,擅自停课;或擅自更改课程表上的课程、时间、地点、班级,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Ⅱ 19 备课不认真致使教学出现重要概念错误或条理不清,对学生的课程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Ⅱ 20 教学计划规定以及教学需要课程作业训练的课程,整个学期: A.未布置批改作业,严重影响课程教学质量 B.布置批改作业量太少,影响课程教学质量 Ⅱ Ⅲ 27 C.漏改作业少量 D.漏改作业大批 Ⅲ Ⅱ 21 上课时指导失误或擅离岗位造成较严重的秩序混乱或人员财产损伤。 Ⅱ 22 A.无故迟到或早 退达 10 分钟 B.无故迟到或早退达 20 分钟及旷课 1 节(未经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 C.无故迟到或早退虽不及 10 分钟,但一星期迟到或早退达三次 Ⅲ Ⅱ Ⅱ 23 教师上课时使用移动通讯器材对外联系或进行商业活动,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Ⅱ 24 不按规定选用教材,自行购进并向学生销售教材。 Ⅱ 25 暗示或鼓励学生闹事、罢课,严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Ⅰ 26 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不按规定履行指导教师的职责。 Ⅱ 27 实验技术人员未按要求提前做好实验准备,导致实验无法正常 进行。 Ⅱ 28 值班人员未准时打开教室门,影响正常教学活动 Ⅲ 课程考试类( C) 序号 事 故 级别 28 29 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未及时进行命题、试卷印刷或监印,废卷销毁或试题保管等未按规定执行,影响正常考试; 考试的命题和试卷印刷出现较大错漏; 考试前试题保密措施不严,造成考题泄露。 Ⅱ 30 教师试题命题抄袭以往年份试题,达到一定雷同率,影响考试效果。 A. 30% 50% B. 50%以上 Ⅲ Ⅱ 31 教师考试之前采取圈题、划重点、给提纲形式,变相向学生泄漏考题。 Ⅱ 序号 事 故 级别 32 主、监考人员不能履行职责,对考试要求不严,擅离职守,影响考试正常进行; 监考人员收缴试卷缺失,未及时予以纠察。 Ⅱ 33 评卷过程中丢失或漏改试卷,影响个别学生的成绩评定。 Ⅱ 34 A.课程班阅卷错误率达到 15%以下 B.课程班阅卷错误率达到 15%及以上 Ⅲ Ⅱ 35 教师或管理人员利用工作便利泄露考题。 Ⅰ 36 主考教师、监考教师迟到或缺席,影响考试正常进行。 A.迟到 10 分钟及以上 Ⅲ 29 B.缺席 Ⅱ 37 主、监考教师对学生考试作弊行为不处理、不上报。 Ⅱ 38 评分教 师不按评分标准阅卷、私自提高或压低学生考试成绩。 Ⅱ 39 A.不按规定时间报送成绩,影响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 B.超过规定时间一周报送成绩,严重影响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 Ⅱ Ⅰ 40 教师考试评分后 1 年内无法提供考生试卷供复查。 Ⅱ 41 学生成绩管理人员或教师丢失或错误登记、核对在校学生考试成绩。 A.个别 B.少量 C.成批 Ⅲ Ⅱ Ⅰ 42 教学管理人员或教师不按有关审核程序,随意更改学生考试成绩记录,造成学生成绩存档和学籍处理的错误。 Ⅰ 43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和课程设计有多处明显 错误或有较大原则性错误,指导教师未能及时指出。 Ⅱ 44 因个人不当行为造成对教学秩序、教学质量、考试工作等不良影响。 A.及时妥当处理者 B.影响严重 C.影响恶劣 Ⅲ Ⅱ Ⅰ 第三章 教学事故处理 30 第七条 教学事故可由事故的责任人、发现者或知情者在事故发生三天内报告有关院系,各学院(系、部)应迅速查明原因,并填写《教学事故登记表》,提出处理意见报教务部。 事故直接责任人应该在事故发生后立即主动向院系及教学主管部门报告,并配合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尽量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对教学事故采取隐瞒、拖延 等行为,无论是直接责任人或间接责任人都可认定为新的教学事故。 第八条 对Ⅲ级教学事故责任人, 当学期不能评优评奖, 由各院系或所属部门进行批评教育。 在一学期内,累计发生两次Ⅲ 级教学事故者,作一次Ⅱ级教学事故处理。 第九条 对Ⅱ级教学事故责任人,当学期不能评优评奖,由各院系、部门予以通报批评,扣发责任人当月岗位津贴的 50%,并将处理意见报教务部备案。 一学期内,累计发生两次Ⅱ级教学事故者,作Ⅰ级教学事故处理。 第十条 对Ⅰ级教学事故责任人, 当学期不能评优评奖, 各教学单位应及时将具体情 况报教务部,教务部提出处理意见报主管校长批准。 教务部或人事部门对当事人进行通报批评,并扣发事故责任人一学期岗位津贴的 50%。 对情节严重且认错态度不好者,学院将给予责任人(行政)警告以上处分,并将其调离现有岗位。 该责任人当年的考核一律为不称职。 31 第十一条 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构成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Ⅱ级、Ⅰ级教学事故负责人的有关材料将存入其本人业务档案。 第四章 申诉和仲裁 第十二条 教学事故的责任人、举报人、知情人或调查人员如认为事故认定结果与事实不符,或事故责任处分不当 ,可在教学事故认定书下达后十日内向学院 督导 部提出书面申请或书面提请复议, 督导 部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事故听证会,通知本学期内教学事故责任人(申诉人)或提请复议人到会申述,并进行复议和仲裁,院务会仲裁为最终裁定。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务部 二〇〇 七 年八 月 32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学奖评选办法 为了表彰在学院教学工作中做出贡献的教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激励广大教师献身教育事业,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学院决定每学期表彰一批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且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 一、评选范围 我院任教的全体专、兼职教师。 二、设奖项目及奖励办法 (一) 优秀教学奖若干名。 (二) 单项教学奖。 单项教学奖设置: “教学创新奖”和“教学方法奖”。 “教学创新奖”,面向教学过程中勇于创新并获好评的教师。 “教学方法奖”,面向教学方法上有突出贡献并获好评的教师。 (三) 对获奖者授予证书与奖金,并记入本人业务档案,作为今后晋升教师职务和学院培养计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评选基本标准。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师手册
相关推荐
和设计原则,过程设计工具的选择和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 重点 :人 机接口设计的指导原则 ,字符型接口设计的格式 ,图形接口设计的特点 ,图形逻辑图的使用 ,结构程序设计的概念与技术 . 难点 :使用图形逻辑图进行模块逻辑开发 ,非结构程序转换为结构程序的技术 . 教学基本内容: 人机界面设计 设计问题 1.系统响应时间; 用户帮助设施; 出错信息处理; 命令交互 设计过程 人机界面设计指南
了 Pentium 处理器工艺和系统结构技术,实现了 Pentium 微处理器体系结构的一系列高性能技术,达到了高性能、低功耗和小体积等嵌入式系统要求的特性。 它的特点有:超流水线、高主频、存储体系、分支预测和指令集 体系结构。 本设计 采用的就是基于英特尔 Xscale 构架的一种 32 位嵌入式处理器,它除了应用于掌上电脑之中外,还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网络存储设备、骨干网路由器等电子设备。
,检测脚接单片机。 当检测脚为低电平时,蜂鸣器响起,即警报触发。 无线通讯模块 无线通讯负责为用户和车载模块之间传递信息,在此我们采用了操作简便、成本低、速度快的 GSM网络。 GSM 模块使 用 SIEMENS 公司的 TC35模块,通过串口接入电路与单片机控制模块相连,主要负责实现远距离报警的功能。 10 图 38 GSM模块 采用 GSM的短信功能 , 可以使某些控制达到“零距离”。
智能、绿色环保 印刷新时代 方正电子邀您体验全能印厂与数字喷墨印刷系统 柯尼卡美能达开启数字印刷新机遇 数字化工作流程 让印刷更轻松 云南出版印刷(集团)勇担绿色重任 多项印刷机械行业标准 11 月 1 日起施行 2020 华南国际印刷展即将精彩上演 首期印刷电子商务实战培训班成功举办 印工协书刊印刷专业委员会召开 2020 年会员大会 天津实施 VOCs 排放控制强制性标准涵盖印刷包装行业 “
oi nt s( 2)Selecti on. Par agraphFor mat. LineSpaci ngLi nesToPoi ntsel ect i on. Par agr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phForm at . Li neSpaci ngLinesToPoi nt s( 2)Selecti on. Par agraphFor mat
; ( 6)项目管理班子的人员配备、素质及管理经验; ( 7)劳动力、机械设备和 材料投入计划; ( 8)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 特别是盐土综合处理的能力、技术措施、专项技术等,能提供有力依据比如专利或相关成果的 ); ( 9)冬雨季施工、已有设施、管线的加固、保护等特殊情况下的施工措施; ( 10)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