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头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合型时错位,铸件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在分型面处相互错开。 ( 4)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 在毛坯铸件上为了随后可用机械加工方法去除铸件对金属表面的影响,冰室之达到所要求的表面特征和必要的尺寸精度而留出的金属余量。 对圆柱形部分或者在双侧机械加工的情况下, RMA应加倍。 铸件毛坯基本尺寸表达式子如下: R=F+2RMA+CT/2 外圆 R=F2RMACT/2 内腔 按上述式子计算各毛坯尺寸: 东华理工长江学院毕业设计 工艺规程的编制 11 Φ 85 的外圆 ,查表 23 和表 24 可算出 R1 = F+2RMA+CT/2 =85++3=Φ ; 85两端面,查表 23和表 24可算出 R2 = F+2RMA+CT/2=85++3=; Φ 65 内孔,查表 23和表 24可算出 R3 = F2RMACT/2==Φ ; Φ 35 十字头,查表 23 和表 24 可算出 R4 = F2RMACT/2==; Φ 55 内孔,查表 23和表 24可算出 R5 = F2RMACT/2==; 其他尺寸由于过小铸造时可不铸造。 表 23 毛坯铸件基本尺寸 /mm 铸件尺寸公差等 级 CT 大于 至 9 10 11 12 25 40 5 40 63 2 4 63 100 6 表 24 最大尺寸 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等级 大于 至 F G H 40 40 63 1 63 100 1 2 摘至邹青《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 计算各工序加工余量 ( 1)加工基本尺寸为Φ 85mm,公差为 ,其公差等级为 IT10,确定其加工方案为:粗车 半精车 精车 ( 2)用查表法定加工余量:由表可知,对于大批量生产,采用砂型机器造型,取尺寸公差为 12,加工余量为 G级其加工余量等级为 CT10 级,毛坯外圆的加工总余量由上面计算结果可知为 Z总 = 东华理工长江学院毕业设计 工艺规程的编制 12 粗车: Z粗= 半精车: Z半精= 精车: Z精= ( 3)计算各工序的基本尺寸,精车后工序基本尺寸为Φ 85,其他各工序基本尺寸依次为: 半精车: Φ 85+=Φ 粗车: Φ +=Φ 88mm 毛坯: Φ 88+=Φ ( 4)确定各工序的公差及偏差。 工序尺寸的公差按加工经济精度确定。 精车 IT8, 公差值为 半精车 IT10,公差值为 粗车 IT12,公差值为 按工序入体原则: 精车:Φ 85  mm 半精车:Φ  mm 粗车:Φ 88  mm 毛坯:Φ  3mm 计算结果列表如下表: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尺寸 工序公差 工序尺寸及偏差 精车 85mm Φ 85 mm 半精车  mm 粗车 88mm Φ 88 mm 毛坯 6mm Φ  3mm ( 1)加工基本尺寸为 85mm,公差为无要求,其公差等级为无要求,确定其加工方案为:粗车 东华理工长江学院毕业设计 工艺规程的编制 13 ( 2)用查表法定加工余量:由表可知,对于大批量生产,采用砂型机器造型,取尺寸公差为 12,加工余 量为 G级其加工余量等级为 CT10 级,毛坯外圆的加工总余量由上面计算结果可知为 Z总 = 粗车: Z粗= ( 3)计算各工序的基本尺寸,精车后工序基本尺寸为 85,其他各工序基本尺寸依次为: 毛坯: 88+= ( 4)确定各工序的公差及偏差。 工序尺寸的公差按加工经济精度确定。 粗车 IT12,公差值为 按工序入体原则: 粗车: 85  mm 毛坯:  计算结果列表如下表: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尺寸 工序公差 工序尺寸及偏差 粗车 85mm 85 mm 毛坯 3mm  ( 1)加工基本尺寸为 85mm,公差为 ,其公差等级为 IT10,确定其加工方案为:粗车 半精车 精车 ( 2)用查表法定加工余量:由表可知,对于大批量生产,采用砂型机器造型,取尺寸公差为 12,加工余量为 G级其加工余量等级为 CT10 级,毛坯外圆的加工总余量由上面计算结果可知为 Z总 = 东华理工长江学院毕业设计 工艺规程的编制 14 粗车: Z粗= 半精车: Z半精=1mm 精车: Z精= ( 3)计算各工序的基本尺寸,精车后工序基本尺寸为Φ 85,其他各工序基本尺寸依次为: 半精车: 85+= 粗车: +1= 毛坯: += ( 4)确定各工序的公差及偏差。 工序尺寸的公差按加工经济精度确定。 精车 IT8, 公差值为 半精车 IT10,公差值为 粗车 IT12,公差值为 按工序入体原则: 精车: 85  mm 半精车:  mm 粗车:  mm 毛坯:  计算结果列表如下表: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尺寸 工序公差 工序尺寸及偏差 精车 85mm 85 mm 半精车 1mm  mm 粗车  mm 毛坯 3mm  ( 1)加工基本尺寸为Φ 55mm,公差为无要求,其公差等级为无要求,确定其加工方 案为:粗车 东华理工长江学院毕业设计 工艺规程的编制 15 ( 2)用查表法定加工余量:由表可知,对于大批量生产,采用砂型机器造型,取尺寸公差为 12,加工余量为 G级其加工余量等级为 CT10 级,毛坯外圆的加工总余量由上面计算结果可知为 Z总 = 粗车: Z粗= ( 3)计算各工序的基本尺寸,精车后工序基本尺寸为 55,其他各工序基本尺寸依次为: 毛坯: = ( 4)确定各 工序的公差及偏差。 工序尺寸的公差按加工经济精度确定。 粗车 IT12,公差值为 按工序入体原则: 粗车: 55  mm 毛坯:  计算结果列表如下表: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尺寸 工序公差 工序尺寸及偏差 粗车 55mm 55 mm 毛坯  ( 1)加工基本尺寸为 35mm,公差为无要求,其公差等级为无要求,确定其加工方案为:粗铣 ( 2)用查表法定加工余量:由表可知,对于大批量生产,采用砂型机器造型,取尺寸公差为 12,加工余量为 G级其加工余量等级为 CT10 级,毛坯外圆的加工总余量由上面计算结果可知为 Z总 = 粗铣: Z粗 = ( 3)计算各工序的基本尺寸,精铣后工序基本尺寸为 35,其他各工序基本尺寸东华理工长江学院毕业设计 工艺规程的编制 16 依次为: 毛坯: = ( 4)确定各工序的公差及偏差。 工序尺寸的公差按加工经济精度确定。 粗铣 IT12,公差值为 按工序入体原则: 粗车: 35  mm 毛坯:  计算结果列表如下表: 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工序尺寸 工序公差 工序尺寸及偏差 粗铣 35mm 55 mm 毛坯 5mm  ( 1)加工基本尺寸为Φ 65mm,公差为 ,其公差等级 为 IT7,确定其加工方案为:粗鏜 半精鏜 精鏜 ( 2)用查表法定加工余量:由表可知,对于大批量生产,采用砂型机器造型,取尺寸公差为 12,加工余量为 G级其加工余量等级为 CT10 级,毛坯外圆的加工总余量由上面计算结果可知为 Z总 = 粗鏜: Z粗 = 半精鏜: Z半精 = 精鏜: Z精 = ( 3)计算各工序的基本尺寸,精鏜后工序基本尺寸为Φ 65,其他各工序基本尺寸依次为: 半精鏜: Φ 65+=Φ 粗车: Φ =Φ 63mm 毛坯: Φ =Φ 东华理工长江学院毕业设计 工艺规程的编制 17 ( 4)确定各工序的公差及偏差。 工序尺寸的公差按加工经济精度确定。 精车 IT7, 公差值为 半精车 IT9,公差值为 粗车 IT11,公差值为 按工序入体原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