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自学考试大纲内容摘要:

识记: 拉深定义;拉深变形特点;起皱;拉裂; 拉深件工艺性; 理解: 拉深变形过程; 防皱措施 ; 防 裂措施; 拉深件工序安排的一般规则。 应用: 分析无凸缘圆筒形件工艺、确定拉深方案。 ( 三 ) 拉深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 一般 ) 识记: 凸、凹模间隙与圆角半径确定方法; 首次拉深模、以后各次拉深模典型结构;正装与倒装拉深模; 理解: 凸、凹模圆角半径确定原则;正、 倒装 拉深模优缺点 ;工作尺寸确定原则。 应用: 分析凸、凹模圆角半径对圆筒件拉深影响; 第五章 胀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胀形工艺及其质量影响因素; 掌握常见的几种胀形方式及模具结构原理; 能看懂胀形模具结构图。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 核目标 ( 一 ) 胀形工艺与模具 ( 次重点 ) 识记: 平板毛胚胀形方法、一次成形条件;圆柱空心毛胚变形程度表示方法和模具种类; 理解: 平板毛胚胀形特点;圆柱空心毛胚胀形 特点 应用: 圆柱空心毛胚聚氨脂软凸模法胀形工作过程。 ( 二 ) 胀形变形分析 ( 一般 ) 识记: 胀形定义与用途。 理解: 胀形特点。 应用: 胀形壁厚变化 的描述。 第六章 其他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翻孔和翻边的变形 特点; 熟悉工艺计算; 掌握模具结构原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翻边(次重点) 识记: 翻边定义、分类 ;圆孔翻边和变薄翻边特点;圆孔翻边工艺计算公式。 理解: 圆孔翻边变形原理、影响因素、冲孔直径确定原则;圆孔翻边与变薄翻边异同; 应用: 计算圆孔翻边前冲 的预孔 直径。 5 (二) 缩口(一般) 识记: 缩口定义 理解: 缩口变形原理;失稳产生原因。 应用: 缩口模具 防稳 措施。 第七章 冲压工艺过程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熟悉冲压工艺过程设计内容; 掌握冲压工艺设计步骤。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工艺设计内容与步骤 (一般) 识记:设计程序与内容、复合模工序组合形式。 理解:最佳工艺方案的分析、比较和确定。 应 用:典型零件工艺设计。 第八章 冲模结构及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冲模及冲模零件的分类 、材料 ; 掌握冲模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压卸料零件结构类型与常用固定 方式。 理解单工序模、复合模、级进模区别和 工作过程 与 设计要点。 掌握冲模结构设计的原则、方法、步骤。 提高对各类冲压工艺综合应用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 一 ) 复合模与级进模 ( 重点 ) 识记: 复合模定义;正装复合模、倒装复合模结构特点;级进模定义;级进模导向与定位方式; 理解: 正、倒装复合模结构异同;成型侧刃定距级进模工作 原理; 始用档料销与固定挡料销作用;矩形侧刃与成型侧刃优缺点 应用: 复合模与级进模 的典型结构 和 使用范围。 ( 二 ) 冲模设计要点 ( 次重点 ) 识记: 级进模和复合模性能比较;模具压力中心计算方法; 压力机 选用主要依据。 理解: 冲压 模具类型确定原则 ; 模具闭合高度与 压力机 闭合高度关系。 应用: 解析法计算 3个工位以内级进模压力中心 ; 根据 压力机 参数和模具闭合高度判别装模合理性。 6 ( 三 ) 冲模零件分类、主要零件设计 ( 一般 ) 识记: 冲压;模具零件 分类方法 ; 理解: 侧刃定距与卸料方式的工作过程; 应用: 凹模外形尺寸与厚度及凸模结构与固 定方法的确定;定位和卸料零件的确定;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