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自由度机器人结构设计说明书[带图纸内容摘要:

76。 手指开合:177。 5~ 10176。 抓重 Kg 运动速度、控制精度的确定 因为本系统是教学演示用的,为节约资金,对速度和精度要求较低。 控制系统的确定 本 系统采用 89C51 单片机控制,臂部伸缩、回转、腕部升降、手爪开合采用步进电机开环控制;腕部回转和手爪回转采用直流电机闭环控制,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1961660126 课件之家的资料精心整理好资料 其中步进电机采用单电压恒流源驱动,由单片机直接发出控制脉冲信号。 腕部的闭环控制采用直流力矩电机加装光电码盘实现,显示部分采用 LCD 液晶显示模块。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1961660126 课件之家的资料精心整理好资料 第 3章 结构设计及计算 本章将详细设计机器人系统的具体零部件,完成装配图和全部零部件图的设计工作,也将完成一些标准器件(如电机)的选型工作。 我们将按结构分块,分步进行设计,阅读本章是请参考总装图及零部件。 手部夹持器的结构设计 手部夹持 器的结构设计 概述 机器人的手部是最重要的部件。 从其功能和形态上看,分为工业机器人的手部和类人机器人的手部。 目前前者应用较多,也较成熟,后者正在发展中。 工业机器人的手部夹持器(亦称抓取机构)是用来握持工作或工具的部件,由于被握持工件的形状,尺寸,重量,材料及表面状态的不同,其手部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大部分的手部结构都是根据特定的工件要求而专门设计的,按起我持原理的不同,常用的手部夹持器分为如下两类: ,包括内撑式和外夹式,常用的还有勾托式和弹簧式等。 ,包括气吸式和磁吸式等 手 部的结构和手指形状的确定 在本系统中,抓重为 5N,手指开合。 我们决定选择滑槽杠杆支点回转手部。 这种结构可通过各杆之间的角度或杆长,该变握力的大小及指间的开闭角。 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动作灵活,夹持范围大,这种手部的结构比较简单,工作原理清晰易懂,也是机器人较常用的结构,这些都合乎教学演示的要求,缺点是工件直径误差会引起夹持后工件的中心发生移动。 指端采用V 块型式,也是机器人手指形状中较常用的形式,争取到手部能从腕部方便地装拆,以提高通用性。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1961660126 课件之家的资料精心整理好资料 下图是本系统的手部结构示意图,具体结构和零部件尺寸见图纸 图 31 手部结构简图 手部驱动力的计算和电机的选择 我们先做手指工作时的简图,然后做力的分析 握力计算 由初始设计可知, G=5N 则 N= 3K 179。 G 3K ——方位系数,他与手指和工件的形状,以及手指夹持攻击的方位有关。 此处,按手指是水平放置,夹持垂直的工件, V 型指端夹 圆形棒料的情况考虑。 取 3K =f = = 其中 θ —— 型手指半角 ,由结构设计可知 tgθ = 故θ =70176。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1961660126 课件之家的资料精心整理好资料 f—为其与工件的摩擦系数,取 所以 N =K3179。 G=179。 5=(N) αφ 图 32 滑槽杠杆式手部受力分析 上图是滑槽杠杆式手部结构及受力分析间图。 丝杆通过销轴的向上的拉力(驱动力)是 P,作用与手指上的力,其方向垂直于滑槽的中心线 OO1 和 OO2。 滑槽对销轴的反作用力为 P1 和 P2。 且其延长线交 A 、 B 点,由于∠1O OB 和 ∠ 2O OA 为直角,故 ∠ AOC =∠ BOC = α。 根据轴销的力平衡条件得: P1=P2; P=2179。 P1179。 cosα 由手指的力矩平衡条件得: 1P h=N179。 b 因为 1P = P1 , h= αcosa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1961660126 课件之家的资料精心整理好资料 所以, P= 2b cos2 α179。 N179。 a 式中, a ——手指的回转支点到对称中心距离 α ——工件被夹持时,手指的滑槽方向与两回转支点线间的夹角,结构设计时取 a =25 mm , b =35mm α = arctg17/25 = 176。 所以,销轴或螺母所受力(驱动力的反作用力) P = 2b cos2 α179。 N179。 a =( N) 考虑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力、震动及传力机构效率的影响,其实际的驱动力为: Ps ≥ P179。 η 21 KK 其中: K1——安全系数,一般取 ——, K2——工作情况系数,且 K2=1+a/g A:机构的加速度。 η ——机械效率 Ps≥ P179。 η 21 KK=     =(N) 扭距计算 我们先来计算一下螺旋升角。 校核一下此丝杆,螺母机构是否满足自锁条件。 根据结构尺寸,丝杆的公称直径 d=12mm 螺距 t=2mm 螺纹头数 n=1 所以,丝杆中径 d2==11mm 螺纹 升角 λ = arctg 2 dtnπ =arctg 21  =176。 螺纹的当量摩擦角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1961660126 课件之家的资料精心整理好资料 ρ v= arctgγcosf = rctg=176。 其中: f,是摩擦副间的摩擦系数取 γ 是螺纹牙形半角取 15176。 λ ρ v 所以,此丝杆螺母机构可安全自锁 下面来计算驱动力距 Tq=T1+T2+T3 其中 T1—螺旋副摩 擦力矩 T1=F179。 (d2/2)179。 tg(λ +ρ v) (Nm) F – 螺旋副轴向载荷 ,N D2—螺旋副中径 , M ρ v ——当量摩擦角 λ ——螺旋升角 T2(T3)是端面摩擦力矩,此处不计 故 Tq=T1= F179。 (d2/2)179。 tg(λ +ρ v) =179。 (11/2) 179。 tg(176。 +176。 ) = 电机的选择 至此,根据上述计算,我们得出了丝杆上应具有的扭 距, 据此,根据步进电机产品样本手册,选用 45BF003 型电机可以满足要求 . 腕部结构设计 概述 腕部是臂部和手部的连接部件,其作用是在臂部运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变或调整手部在空间上的位置和方向,从而增强手部的灵活性,扩大手部的工作范围。 腕部应具有独立的自由度,为使手臂能出于空间的任意方向,腕部应具有回转,上下俯仰和左右摆动三个自由度,多数 情况下,工业机器人和机械手的腕部应具有一个或两个自由度,即回转或回转上下俯仰(左右摆动)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1961660126 课件之家的资料精心整理好资料 腕部结构设计 本系统的腕部结构向其他机器人一样,也是整个结构中最复杂的一部分,将臂 部的升降改在腕部实现,是为了整体结构小型化,同时增加腕部的灵活性。 具体结构参照总装图 . 一、腕部设计计算 腕部转动时所需的驱动力矩 手腕的回转、上下和左右摆动,均是回转运动。 驱动手腕回转时的驱动力矩必须克服手腕启动所产生的惯性力矩,手腕的转动轴与支撑处的摩擦力距,动件与缸壁、端盖等处的摩擦阻力距,以及由于转动件的重心与转动轴线不重合时所产生的偏重力距。 而对于本系统来说,参与手腕转动的零部件很多,如果每一件都去校核的话,即太烦琐,也没有必要。 所以我们将整个回转部件分为 4 个部分。 1)转轴, 包括与之相连的螺母、垫母、轴承内圈等。 2)手部电机,包括电机罩等。 3)手部换向变速箱,可将它视为 65*65*70mm 的一个重 的长方体。 4)手指工件,可将它看成是一个 70*60*50 的长方体,重 公斤,重心位置距回转轴线为 65毫米,由此,手腕回转驱动力矩 Mq=Mg+Mm+Mf 其中: Mg ——惯性力矩。 Mp ——参与转动的零部件的重量对转轴产生的偏重力矩。 Mm ——手腕的转动轴与支撑处的摩擦力矩。 Mf ——手腕密封装置处的摩擦阻力矩。 下面我们分别计算上述四个力矩。 ( 1)手腕启动时产生的惯性力矩, Mg 设 手腕转动的角速度 ω = π /6/s 启动过程时间为 △ t = 则 J1=1/2179。 M1R2 电机罩及电机可看作一个半径是 50mm,重 公斤的圆柱体。 则 J2=1/2179。 M1R2=1/2179。 179。 (0..5/2)2 变速箱的转动惯量 J3=1/2M3(a2+b2)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1961660126 课件之家的资料精心整理好资料 =1/2179。 179。 (0..652+0..652) =179。 103 kgcm2 手部机构的转动惯量 J4= 1/2M4(a2+b2 )+M4e2 =1/2179。 179。 (+)+179。 =179。 103 kgcm2 由此可知, Mg=(J1+J2+J3+J4) 179。 ω / △ t =(+++) 179。 π /6/ =(NM) ( 2) 摩擦力距, Mm 先估算两轴承部位所受的压力。 图 33 则根据力的平衡, 所以, N 25  = 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附加一定系数, 可令, N1=N2=35( N) 又由轴承部位尺寸,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1961660126 课件之家的资料精心整理好资料 D1= D2= 所以, Mm=f/2179。 (ND1+N2D2) =() 179。 35179。 (+)=(NM) ( 3)偏重力矩, Mp 根据结构设计知,其余部分重心在回转轴线上,因此不产生偏重力矩,只有手爪部分产生偏重力矩, 所以, Mp=G4179。 e=179。 179。 =(Nm) (4)密封 处的摩擦阻力距 本系统是电机驱动,对密封没有严格要求,这部分阻力距可以咯去不计。 综上所述,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 有 Mq=179。 (Mg+Mm+Mp) =179。 (++)=(Nm) 据此数据,可选用 60LY003 型直流力矩电机。 二、腕部升降的设计计算 首先,校核螺旋副的自锁性。 根据结构设计,公称尺寸 d=18mm, 梯形螺纹牙型角 α =30176。 ,螺距 t=4mm, 中径 d2==179。 4=16mm 螺旋 副为钢 ——青铜,取摩擦系数 f= 所以,当量摩擦角 ρ v= arctg)α 2/cos(f = arctg  =176。 摩擦角λ = arctg 2 dtnπ = arctg 41  =176。 λ〈ρ v ,满足自锁条件。 下面来计算腕部升降所需的驱动力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1961660126 课件之家的资料精心整理好资料 手腕腕部结构 图 34 腕部结构受力分析 上图给出了整个腕部的受力情况。 随着腕部的移动 ,由腕部结构的重量Gw,手指和工件的重量 Gs 将在 A 、 B 两点形成压力 N N2,从而形成摩擦力 F1和 F2,而电机提供的力矩应能克服 F1 F2腕部所有结构的重量 Gqw。 由力矩平衡得: N1179。 30=Gw179。 44+Gs179。 (65+44) 估算 Gw= Gs= Gqw=35N 所以 ,N1=N2= 30 10944  GsGw = 30 10  =(N) F1=F2=N1179。 f=179。 =(N) 所以加在螺母上的全部轴向力 P=Gqw+2F1=35+2*=(N) 考虑启动时的惯性力、震动和机构效率的影响,其实际的驱动力 PSJ≥ P179。 ηK21K 其中 K1——安全系数,取 K1= V~ K2 ——工 作情况系数,取 K2=1+a/g a: 机构的加速度 η ——机械效率 取η = 所以驱动力矩为 Tq= PSJ179。 (d/2)tg(λ +ρ v)/1000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1961660126 课件之家的资料精心整理好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