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内容摘要:
瘤与基因关系 ㈡、脑脊髓血管病与基因 关系 ㈢、中枢神经系统胚胎发育及比较胚胎学 ㈣、神经干细胞移植 ㈤、癫痫的发病机理研究 二 、课程设置 ㈠、学位课程 公共必修课:同培养方案总则 专业外国语:由导师指定适当的外文专著或相当数量的外文文献资料 38 专业基础课:根据各专业及具体研究方向而设定 ㈡、非学位课程 免疫学进展 医学遗传学进展 现代病理学进展 医学分子细胞生物学进展 神经科学进展 神经干细胞移植进展 器官移植新进展讲座 动物实验设计与方法 三 、学术活动: 具体要求见总则 四 、教学实践 可根据教研室教学工作情况安排一定数 量的教学工作 本科见习课带教工作 留学生的实践教学 研究生的实践教学 本科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五 、中期考核: 具体要求参见总则 六 、学位论文答辩: 具体要求参见总则 39 七 、主要相关学科 神经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神经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免疫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麻醉学。 40 41 外科学( 烧伤 、 整形 外)专业 培养具有坚实基础知识和系统专业理论,在病因、诊断及治疗方面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在本学科理论或专门技术方面做出创新性成果;毕业后主要到医学院校、科研单位以及医药卫生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和专 业技术指导工作的医学专门人才。 一、研究方向 ㈠、增生性瘢痕形成机制与防治研究 ㈡、组织或器官缺损修复再造的实验研究 二、课程设置 ㈠、学位课程 公共必修课:同培养方案总则 专业外国语:由导师指定适当的外文专著或相当数量的外文文献资料 专业基础课:根据各专业及具体研究方向而设定 ㈡、非学位课程 器官移植新进展讲座 动物实验设计与方法 三、学术活动 : 具体要求见总则 42 四、教学实践 可根据教研 室教学工作情况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学工作 本科见习课带教工作 留学生的实践教学 研究生的实践教学 本科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五、中期考核: 具体要求参见总则 六、学位论文答: 具体要求参见总则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一、培养目标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做出贡献。 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 难病症,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主治43 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 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 具有从事临床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选定科研课题,实施科学研究,完成一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外文写作能力和熟练的外语交流能力,可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二、学习年限及培养方式 学制三年,其中学位课程学习至少半年时间,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习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学习时间。 从第二学期开 始进入导师所在科室,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临床实践和科研论文的撰写。 三、培养办法与要求 ㈠、第一阶段(课程学习阶段)半年: 本阶段首先集中学习课程半年(无假期)。 课程设置如下: 学位公共课 44 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理沦 英语基础与写作 循证医学 专 业外国语:由导师指定阅读适当的外文专著或相当数量的外文文献资料 专业基础课:根据各专业及具体研究方向而设定 按规定完成参加学术讲座的次数 ㈡、第 二阶段(临床实践及科研论文撰写阶段):此阶段为 年。 博士生根据专业及导师的要求在本学科相关的三级学科进行一年的轮转。 其余一年半的时间随导师工作,并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专科培训,培养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病诊疗技术,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在此基础上完成博士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工作。 四、科研训练与学位论文要求 在导师指导下,在临床工作中进行严格的科研训练,并以临床医疗、实践理论或新技术研究为课题,利用已有的研究手段进行临床和临床应用基础的研究,从中 学会临床医学科学研45 究方法。 具备从事临床医学科学研究能力,并能结合本专业的临床工作,在规定的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至少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作者单位为新疆医科大学),并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工作。 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 博士论文要求: 论文选题紧密结合临床实际 研究结果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论文表明 申请人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能力 五、考核方法与要求 专业课、专业外语考试与科研开题工作: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由临床医学院 具体 组织博士生中期考核工作,包 括组织政治思想考核、综合素质测试、专业课和专业外语的考试,成绩合格者准予科研论文开题工作。 开题时间满一年者才有资格申请论文答辩。 临床能 力 的考核工作: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 由大学 统一组织成立博士生考核委员会,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考核标准》,负责对博士研究生进行临床能力的考核,临床能力考核达不到规定标准的研究生将延期毕业,并不 准予 进46 行论文答辩。 内科学 ( 心血管 病)专业 一、学位课程 公共必修课:同培养方案总则。 专业课(三级学科):以自学为主,阅读参考书及有关文献,由本学科组织考试。 参 考书刊:心血管病专业:《实用心脏病学》、《希氏内科学》(心血管病部分)、 Heart Disease、《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专题讲座:参加本学科组织的专题讲座,题目附后。 专业基础课:至少 2 门。 选修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新进展、 病理生理学新进展 、影像学新进展等专业开设的研究生课程。 二、临床能力训练 本阶段理论与技能要求: ⑴、完成内科各专科训练和住院总医师的训练,达到能够独立处理内科常见病与危重病的诊疗与抢救工作,达到主治医师水平。 47 ⑵、能够独立进行重症监护,包括心脏监护、呼吸监测。 时间安排: 专科训练 810 个月,总住院医师 812 个月。 专科训练内容及要求 应侧重专科培训。 继续巩固二级学科培训内容,熟练掌握专科常见病的各项理论和诊疗技术,能完成专科病区高年住院医师工作,能承担院内会诊,能带实习医师晚查房,能组织病房业务学习及病历质量检查,协助科主任及主治医师做好病房管理及行政管理工作。 ⑴、学习病种 要求掌握:第一阶段所要掌握的病种。 心血管急症(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左心功能不全 ) ,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主动脉夹层瘤,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致命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 要求熟悉:多发性动脉炎、 妊娠合并心脏病、心脏病与外科手术的处理、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 X 综合征、马凡氏综合征、预激综合症。 ⑵、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48 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心包病、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分类、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人工心脏起搏、心脏电复律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心血管介入性诊断治疗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的理论依据和适应症,包括 PTCA、瓣膜狭窄的球囊扩张术、腔内电生理检查术、射频消融术治疗复杂难治性心律失常的理论依据和适应症。 要求熟悉:主动脉内气囊反搏( IABP)的适应症 ⑶、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典型常见心脏杂音的听诊、心脏超声检查和心电检查诊断、心脏电复律和电除颤方法、中心静脉压测定、一种介入性诊断治疗技术、能独立主持和组织心肺复苏抢救。 要求熟练:心包穿刺术、心脏电生理检查、心血管影像检查、心脏起搏器安放、起搏器故障处理、射频消融术和心血管介入技术。 ⑷、工作量:管理床位数 68 张,完成病例数 100 例 /年。 ⑸、 考核指标: 在学习结束时由本科室研究生指导小组组织考试(包括口试或病例分析以及操作),占成绩 70%。 同时在自我总结的 基础上对学习表现、业务能力、医德医风进行考49 评,占成绩 30%。 住院总医师训练基本要求 ⑴、全面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处理及预后判断,并达到熟练程度。 对疑难病例亦有初步分析能力,了解本专业动态及主要最新成就,掌握有关专业的某些特殊检查技术并通晓其理论。 ⑵、 能基本掌握本专业复杂急诊的处理(复查)以及各科的内科会诊。 ⑶、能掌握内科患者合并外科、妇科情况的处理原则。 ⑷、能组织住院医师的业务学习及病历检查。 ⑸、能通晓本科各项行政组织工作的规律,在必要时协助科主任进行某些行政工作。 ⑹、能领导下级住院医师 及实习医师的临床工作。 三、科研训练 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课题工作,完成一篇博士学位论文,具体要求见总则。 附: 内科学( 心血管 病) 专业专题讲座题目 序 号 题 目 50 1 心血管疾病的现代与未来 2 不典型心梗的心电图诊断 3 心肌梗塞并发症及处理 4 急性心梗的溶栓治疗 5 心力衰竭的近代概念及治疗进展 6 血管扩张剂的临床应用 7 放射诊断 8 激光医学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 9 心导管技术与血液动力学分析 10 冠状造影术 11 心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12 心肌炎与心肌病 13 高 血压病治疗的现代观点 14 高脂血症 15 心脏瓣膜病 16 猝死 17 心律失常 18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19 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 20 射频病灶消融术 21 人工心脏起搏术 22 超声心动图 23 心管内超声 24 老年期高血压 25 右心梗塞 51 26 心梗治疗 27 心动过速的非药物治疗 28 心脏病与妊娠 29 主动脉夹层 内科学( 血液 病)专业 一、学位课程 公共必修课:同培养方案总则。 专业课(三级学科):以自学为主,阅读参考书及有关文献,由本学 科组织考试。 参考书刊:血液病专著、《中华血液学杂志》、《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分册》、 Blood、 Wintrobe’s Hemotology。 专题讲座:参加本学科组织的专题讲座,题目附后。 专业基础课:至少 2 门。 选修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新进展、 病理生理学新进展 、影像学新进展等专业开设的研究生课程。 52 二、临床能力训练 本阶段理论与技能要求: ⑴、完成内科各专科训练和住院总医师的训练,达到能够独立处理内科常见病与危重病的诊疗与抢救工作,达到主治医师水平。 ⑵、能够独立进行重症监护,包括心脏监护、呼吸监测 、给氧、机械通气、循环支持。 时间安排:专科训练 810 个月,总住院医师 812 个月。 专科训练内容及要求 应侧重专科培训。 继续巩固二级学科培训内容,熟练掌握专科常见病的各项理论和诊疗技术,能完成专科病区高年住院医师工作,能承担院内会诊,能带实习医师晚查房,能组织病房业务学习及病历质量检查,协助科主任及主治医师做好病房管理及行政管理工作。 ⑴、学习病种 要求掌握: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及海洋性贫血)、始发性贫血、出血性疾病 ( DIC 及特发53 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白细胞减少症及粒细胞缺乏症、造血系统药物应用、血液病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抗感染治疗等。 要求熟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骨髓增殖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病、脾功能亢进、少见与特殊类型白血病、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成分输血及输血反应。 ⑵、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上述各类贫血的临床表现和血液学特点 、发病原因、诊断依据。临床医学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相关推荐
11— 导靴 12— 轿架 14— 安全钳 15— 导轨 16— 绳头组合 17— 对重 18— 补偿链 19— 补偿链导轮 20— 张紧装置 21— 缓冲器 22— 底坑 23— 层门 24— 呼梯盒(箱) 25— 层楼指示灯 26— 随行电缆 27— 轿壁 28— 轿内操作箱 29— 开门机 30— 井道传感器 31— 电源开关 32— 控制柜 33— 曳引电动机 34— 制动器(抱闸)
礼仪 为核心。 职业道德建设主要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等,以 诚信 为核心。 家庭美德建设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长辈、关爱孩子、邻里团结、勤俭 持家等,以 和睦 为核心。 个人品德建设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以 友善 为核心。 定稿版 四、活动要求 (一)各村(居)、镇直各单位要以 自身素养强、道德再提高、文化修养好 为标准
很多人的心得,大家普遍说合订本字小,翻起来不方便。 而单行本就没有这个问题了,而且空白处多,可以写下很多自己总结的东西。 后来发现确实是这样的。 对于学生来说,购买规范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 确实是如此,但是我不建议大家去借别人 的规范。 因为注册考试,考的就是对规范的熟练程度。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复习过程中,通过练习,不断的完善自己的规范,从而达到我们做题,翻到规范所在页
TBS分类 报告人数 IIA级 及以下 IIB级及以上 报告人数 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 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高 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鳞状细胞癌 不典型腺上皮细胞 不典型颈管腺细胞倾向瘤病 颈管原位腺癌 腺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合计 注:本表为月统季报表,每月将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并于每季度第一个月的
畅,同时应满足消防及安全疏散的要求,实现人车分流。 、体 现以人为本,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育人环境,达到《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和《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的要求。 、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和设计,宜充分利用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利用自然通风。 、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们的目的只是为了促进自我反思、引起自我转变,只是为了改进教学实践、促进专业发展,只是为了提高教学素养、提升生活质量,只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总结成功经验,只是为了鼓励中小学教师自主创新、提高中小学教师研发能力,只是为了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有强烈的反思意识、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有科学的研究精神和有热切的专业发展愿望的研究型教师。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