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的机遇内容摘要:

一部分,并思考下列问题: 概括这一部分的大意,画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的语句。 找出作者从 7岁初知北大到 16岁回顾北大的感 情变化,特别是作者进入北大两年来的思想 感情变化。 指出这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部分:写“我”与“北大”结下不解之缘的历程。 7岁:从泛黄的照片中知道北大。 10岁:乘车经过北大校门,固执地扭过头去不看北大。 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 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就“不新鲜”了。 13岁:到北大读书。 16岁:已是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了。 梦想 自信 际遇 回顾 每一阶段的生活片断都紧紧扣住 “ 我 ” 与 “ 北大 ” 的 “ 尘缘 ” , 引出对 13岁际遇的叙述。 第一部分最后一句 “ 北大,两年里积 攒下来的那么多话,竟全部悄悄沉淀了下来 ” ,就是为了引出 下文对 13岁际遇的集中的叙写。 作者两年来思想感情的变化: 刚进入北大: “一脑子浪漫念头”, “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与好奇” 入校两年后的秋天: “心情不胜凉意”, 看到新生,感到有些茫然若失。 表明了作者通过两年的学习后,感到了自己的成长和成熟。 朗读第二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概括这一部分的意思,看看它可以分几层。 2 第二部分:写“我”在“北大”三年的学习生活。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 6- 9): 写北大图书馆给“我”的影响。 第二层( 10- 11): 写北大的人:同学与老师。 第三层( 12): 总结来到北大两年来的感受 ——难以用“得 失”二字来衡量这一段因浸透了汗水、泪水 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 “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 这一句话怎么理解呢。 作者通过读北大的书和北大的人,形成了对北大的评价,试把这些精彩的语句和语段找出来。 讨论 怎么理解: “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 到自豪” 这句话。 两句相辅相成。 上句是作者对北大在学术界、思想界、 教育界地位的高度肯定,下句则表达了要为北大创造更辉煌的业绩的雄心壮志。 参观北大图书馆时,这句誓言“骤然显得苍白无力”,作者“心头涌起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 没有自信, 觉得渺小 两年学习后,作者变得“沉静、 愉悦、安详”,并在第三部分中重 提誓言。 自信 北大为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