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透镜成像规律内容摘要:
一、已知 f=10cm, 如果把物体放在 25cm的地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 )的(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在( )与( )之间, 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之内。 倒 立 一、已知 f=10cm, 如果把物体放在 25cm的地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 )的(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在( )与( )之间, 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之内。 缩 小 倒 立 一、已知 f=10cm, 如果把物体放在 25cm的地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 )的(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在( )与( )之间, 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之内。 实像 倒 立 缩 小 一、已知 f=10cm, 如果把物体放在 25cm的地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 )的(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在( )与( )之间, 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之内。八年级物理透镜成像规律
相关推荐
照,通过学生自己对资料的收集、分析、归纳、表达,从中了解 “ 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 ” ,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新旧城区市容的比较,了解 “ 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城市的前瞻性和优越性 ”。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上网查询和走访专业人士的活动,了解绿化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然后对课前学生亲自动手尝试的校园绿化设计的进行互评,提出修改意见,旨在学生掌握生态学知识的基础上
式 发育方式 发育过程 家蚕 蝗虫 有性 生殖 有性 生殖 体内受精 体内受精 完全变态 发育 不完全变态发育 受精卵 幼虫 蛹 成虫 受精卵 幼虫 成虫 填表比较蝌蚪与成蛙的不同之处 蝌蚪 成蛙 呼吸器官 尾 四肢 生活环境 鳃 肺(皮肤辅助 ) 有 无 无 有 水中 水中及近水的陆地 胚盘 卵黄 卵白 卵带 你有一双发现的眼晴。 卵黄:提供养料 卵白:提供水分 、 养料 卵带:固定卵黄 胚盘
A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滑轮本身的重力及摩擦不计,若拉力 F为 600N,则物体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N。 答: 1200N 练习 当用动滑轮将重物提起,弹簧称的示数是 10N,人对绳子的拉力 F为 N,不计摩擦、绳重,重物和滑轮总重为 N。 F 用一个动滑轮与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匀速提起重物,人作用在绳端的拉力是 50N,动滑轮重 10N,若不计摩擦和绳重,则被提起的重物可能是
小结 : + + + 量程: 0 A 每个大格: A 每个小格: A 量程: 0 – 3 A 每个大格: 1 A 每一小格: A 根据量程确定 每个大格 和 每个小格 (分度值 )所表示的电流值 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 调零 调节点 必须使电流从“十”接线柱流进电流表 从“一”接线柱流出电流表 “十” “一” 接线 柱的 接法 要正 确 正确 错误 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