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酸和碱内容摘要:
____________。 A B CO2 + Ca(OH)2 = CaCO3↓ + H2O 验证 CO2 与 Ca(OH)2能发生反应 5分)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 小 丽认为:通常状况下, 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 1体积二氧化碳,因此 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 3)小 丽用洗涤干净的上述装置重新实验,分别量取 50 mL上述溶 液放入 A、 B中,关闭 K,通入约 500 mL二氧化碳, A、 B中均无明显变化。 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 A B 关闭 K时, B中的溶液无明显变化,通入的 CO2气体 体积远大于 A中溶液的体积, 说明 CO2和 NaOH反应 除去 CO中混有的少量 CO2的方法是 B.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C. 点燃混合气体 D. 通过灼热的氧化铁 三、碱的化学性质 4:碱与某些盐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碱。 现象 FeCl3溶液 CuSO4溶液 化学方程式 CuSO4+2NaOH =Cu(OH)2 +2NaCl FeCl3+3NaOH =Fe(OH)3 +3NaCl ↓ ↓ 黄色 溶液逐渐变浅,生成 红褐色 沉淀。 蓝色 溶液逐渐变浅,生成 蓝色 沉淀。 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 1合理、方案 2不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除去氢氧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 清洗铁制品 表面的铁锈 鉴别 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气体 方案 1 加水溶解 加适量稀盐酸 加锌粒 点燃 方案 2 加稀硫酸 用水洗涤 加石蕊溶液 通入澄清石灰水 甲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 1)若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该化学式为 _____,甲在常见的金属活动顺序中的位置是 ____。 ( 2)若甲是一种红色的氧化物,能溶于稀盐酸,得到黄色溶液,则甲的化学式为 _____。 ( 3)若甲既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X,又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 Y,且 X与 Y能反应,则甲的化学式可能是 _____ (写出一种即), X与 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 4)若甲能与水反应,将少量甲加到饱和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填字母序号)。 A.甲一定是二氧化碳 B.反应后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 C.反应前后溶剂的质量保持不变 D.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H2 H之前的金属 Fe2O3 Na2CO3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BD 浓盐酸 浓硫酸 颜色状态 打开瓶盖后的现象 气。九年级化学酸和碱
相关推荐
“ 2加 4会议” 德国统一条约 2020/12/19 捷克 1989年 11月游行 总理与反对派的妥协 2020/12/19 1989年 12月罗马尼亚军队倒戈 2020/12/19 钱外长说: “这些事情 [指东欧剧变 ]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 这些国家 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 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
涸的河道 输水后的河道 枯死的胡杨林 胡杨林又绿了 人口 资源 环境 可持续发展 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追求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实际上是指 可持续的发展。 课堂总结 课堂知识竞赛 必 答 25分 25分 25分 25分 25分 25分 25分 50分 25分 50分 50分 50分 1 2 3 4 5 6 7 8 A B C D 选 答 结束 单选题 造成
技术的力量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技对社会的重大影响 三次科技革命 科技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 第一生产力 科技的起源 生产实践 课文 122页对科学与技术关系的论述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技术 如何改造自然 (改造世界) 科学 自然是什么(认识世界) 第一次科技革命 技术创新 机械技术 牛顿力学 科学背景 第二次技术革命 电磁理论 科学背景 技术创新 电力技术 第三次技术革命 现代物理学
酸生成 碳酸发生分解 但是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H2CO3 H2O + CO2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CO2 + H2O H2CO3 小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aCO3。 CO2 + H2O H2CO3 H2CO3 H2O +
双大眼睛,脸涨得通红。 丑小鸭不禁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兴奋。 他们白得发亮,脖颈又长又柔软。 空中是很冷的,云块沉重的载着冰雹和雪花,低低地悬着。 写人物 写景物 可怜的小东西。 这时他的样子才好看呢。 啊,这儿美丽极了,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对丑小鸭同情、怜爱 对景物赞美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那只最后从蛋壳里爬出来的小鸭是那么丑陋。 评论人或事 忆一忆,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