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出辞气远鄙倍内容摘要:
人。 ”使,是派遣之意。 蘧伯玉派得能称其职的人。 是谓“得其人。 ” • 淮南子原道篇:“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庄子则阳篇也有类似的记述。 可见蘧伯玉确是时常 欲寡其过 ,使者的话恰如其分。 使者言愈卑,而其主之贤愈益彰。 • 所以孔子加以赞美。 715冉有曰: “ 夫子为( 1)卫君( 2)乎。 ” 子贡曰: “ 诺( 3),吾将问之。 ”入,曰: “ 伯夷、叔齐何人也。 ” 曰:“ 古之贤人也。 ” 曰: “ 怨乎。 ” 曰:“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出,曰: “ 夫子不为也。 ” • 「注释」 ( 1)为:这里是帮助的意思。 ( 2)卫君:卫出公辄,是卫灵公的孙子。 公元前 492年 前481年在位。 他的父亲因谋杀南子而被卫灵公驱逐出国。 灵公死后,辄被立为国君,其父回国与他争位。 ( 3)诺:答应的说法。 • 「评析」 卫国国君辄即位后,其父与其 争夺王位 ,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 互相让位 形成鲜明对照。 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公父子违反等级名分极为不满。 伯夷叔齐兄弟让国,孔子赞为求仁得仁。 可知孔子讲求相让,而非相争。 子贡一听了然,乃出告冉有曰:“夫子不助辄也”。 孔子对这两件事给予 评价的标准就是符不符合礼。 148子曰: “ 为命( 1),裨谌草创之,世叔( 2)讨论之,行人( 3)子羽( 4)修饰之,东里( 5)子产润色之。 ” • 「注释」 ( 1)命:指国家的政令。 ( 2)世叔:即子太叔,名游吉,郑国的大夫。 子产死后,继子产为郑国宰相。 • ( 3)行人:官名,掌管朝觐聘问,即外交事务。 ( 4)子羽:郑国大夫公孙挥的字。 ( 5)东里:地名,郑国大夫子产居住的地方。 • 【 读解 】 钱穆 《 论语新解 》 : “本章见郑国造一辞命,如此郑重。 又见子产之能得人而善用,与群贤之能 和衷 而 共济。 即由造辞命一事推之,而子产之 善治 ,亦可见矣。 ” • 办一件外交文书,经过四道手续,由四位大夫各尽所长,始告完成,足见如何 慎重其事 ,更可见子产能够 知人用人 ,而不自用。 • 邢疏引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事,可以参考。 那是卫国的北宫文子告诉卫侯的话。 他说:“子产之从政也, 择能而使之。 冯简子能断大事。 子大叔美秀而文。 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 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於邑则否。 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 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 事成,乃授子大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是以鲜有败事。 ” 1541子曰: “ 辞达而已矣。 ” • 【 读解 】 • 就一般情况说,“辞达而已矣”是针对“巧言令色,鲜矣仁” 而言的。 强调 言辞以表达意思为目的 ,反对雕琢浮夸的花言巧语, 反对开口就是一大篇的夸夸其谈。 就写文章而言,“辞达而已矣”是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真正的好文章其实就是“辞达而已矣”,而不是“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这方面的问题,在写作学上研究得很多,而其基本精 神,还是来源于孔子这句精辟的名言。 “辞达而已矣。 ”我们也就没有必要饶舌了。 13子曰:巧言令色( 1),鲜( 2)仁矣。 ”。高二语文出辞气远鄙倍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高二语文古代戏曲单元总结
别 ( 1)杂剧体制的通例是四折一楔子,不标折目;传奇不称“折”而称“出”,并加出目,出数不定,多是四五十出的长篇。 传奇没有楔子,第一出是“家门”,又叫“开场”,由副本说明创作意图,介绍剧情概况,它不是剧情的组成部分。 开场之后,第二出才是正戏。 开场用的是词牌而不是曲牌。 ( 2)传奇和杂剧一样有唱、白、科,但不像杂剧那样通常由一个角色唱到底,而是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独唱、对唱、轮唱和合唱
高二语文写景作文的要素及训练
为大自然的一切景物都处在时空坐标的某一特定位置,它们的变化必须以时空变化为前提。 因此,写景只有紧紧抓住景物的时空特征,才能写出流动的美,动态的美。 如写雨景,就有一个行云、打雷、闪电,酝酿过程和雨后空气、大地的景变过程。 描写山,就有远近上下的视觉差别;描写物,就有内外不同的结构特点。 从时间要素写,可以使人对所写景物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从空间要素写,可使描写景物有一种整体感,只有时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