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内容摘要:
(二)结构特点: 含义: 表现: 白细胞能变形吞噬病菌, 变形虫能变形摄食, 反映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 )。 习题: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大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运动的。 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细胞融合等。 (三)功能特点: 含义: 原因: 习题: 透析型人工肾起关键作用的是人工合成的血液 透析膜,它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 这是模拟了生物膜的 ( ) 选择透过性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磷脂双分子层, 细胞需要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自由 通过,而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则不能通过。 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专一性有关。 选择透过性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9世纪末 ,欧文顿 的实验和推论: 膜是由 组成的; 20世纪初 ,科学家的化学分析结果 , 指出膜主要由 和 组成; 1925年 , 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提取红细胞膜的脂质 ,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 ; 1959年 ,罗伯特森提出的 “ 三明治 ” 结构模型: 生物膜都由 三层结构; 1970年 ,荧光标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高二生物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相关推荐
进行选择的结果; ( B)定向变异的结果; ( C)遗传的结果; ( 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不正确理解是:( ) ( A)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 ( B)选择是不定向的; ( C)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 D)生物的有利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 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D B 下图是某农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的甲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
B. 57%和 43% C. 24%和 72% D. 60%和 40% C D 探究活动(三) 3.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改变 假设讨论题 2中的群体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① 昆虫群体数量足够大 , ② 全部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能产生后代 , ③ 没有迁入与迁出 , ④ AA、 Aa、 aa三种基因型昆虫的生存能力完全相同 ( 也就是说自然选择对 A、 a控制的翅型性状没有作用 ) ⑤
器材 : 盆栽幼苗、包装箱(高约 50cm) 步骤 : ( 1)将包装箱的底板去掉,在箱的侧面上方开一直径为 10cm的圆孔。 ( 2)每天浇水后,将包装箱罩着花盆(孔对着太阳),让盆栽植物在室外生长。 (如图 ) 结果 : 一段时间后,箱内的植物就长成如图所示的形状。 方案一展示 ( 1) 原理 : 重力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茎背地性生长。 材料 : 盆栽植物幼苗 步骤 :
的间接价值 生态价值 维持生态平衡,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 光合作用,土壤的形成; 促进生态系统中物种间基因流动和协同进化; 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 选择价值 存在价值 三、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现状及原因 已描述的物种数目: 170多万种 动物 130万种 77% 昆 虫 75万种 鱼 类 19000种 鸟 类 9198种 哺乳动物 4170种 植物 40万种 23% 被子植物
量已经可以达到 50 000单位 /mL~ 60 000单位 /mL。 太空育种 太空辣椒平均单个重达 500克,果实中维生素 C的含量提高了 10%~ 25%;黄瓜 1根达 1米多长;“航天芝麻 1号”不仅个大,而且单株蒴果达 98粒以上;水稻蛋白质含量可提高 %~ 12%。 • 诱变育种的优缺点 讨论:与杂交育种相比,诱变育种有什么优点。 优点:可以提高突变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