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内容摘要:
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 图中所示四个营养级的能量关系为: A≥ B+ C+ D 【 尝试解答 】 D 【 解析 】 本题考查能量流动的起点、传递及特点等。 【 互动探究 】 (1)图解中的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怎样的。 B→ C过程中又是怎样转化的。 (2)B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一定比 A少吗。 举例说明。 【 提示 】 (1)光能 →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 热能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 热能和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不一定,如 A为一棵树, B为树上植食性昆虫。 跟踪训练 (2020年高考山东卷 )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 正确的分析是 ( ) A.恒温动物的④ /③ 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 /① 值一般为 10%~ 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 /② 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 /② 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 解析: 选 C。 恒温动物相对于变温动物来说,代谢强,所以呼吸代谢消耗量相对多,有机物积累少, ④ /③ 值一般低于变温动物;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10%~ 20%,哺乳动物与其上一个营养级 (食物 )之间的传递效率应表示为 ③ /(①+未获取量 );提高圈养动物的生长量应该提高 ③/② 值,这样才能促使有机物积累;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的 ③ /② 值无法比较。 1. 计算某一个营养级一段时间的能量变化 输入=输出+未利用。 输入:该营养级全部个体同化的能量。 输出:呼吸消耗的能量+被分解者分解释放的能量+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2. 计算某一个生物群落一段时间的能量变化 输入=输出+未利用。 输入:该生物群落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输出:该生物群落中所有生物 (包括分解者 )的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生态系统有关能量的计算 3. 温带地区一年四季中生物群落的能量波动 春末~秋初:生物群落总能量逐渐增加。 秋末~来年早春:生物群落总能量逐渐减少。 4. 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中 , 长期来看 ,各营养级的能量输入基本等于能量输出 , 即生物群落内总能量基本稳定。高二生物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相关推荐
课本 90页图 52探究并绘制图解,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紧密关系。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遗体残骸 有机物和氧气 传播花粉种子 无机物和 CO2 遗体残骸 无机物 【 思考 2】 生态系统的基石是( ) ( )的存在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 )的。 生产者 消费者 紧密联系,缺一不可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营养级 = 消费级 +1 2.营养结构: (
思考:能量通过什么生理过程散失。 能量以什么形式散失。 总结:能量从进入到散失形式的转化。 太阳能 → 化学能 → 热能 四、应用 生态系统中营养级一般不超过 5个的原因。 什么样的动物需要保护。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为什么需要除草、 治虫。 灾荒之年人们的饮食结构。 思考:地球上的 C、 N是否会越来越少。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定义 —— 地球 化学 循环 循环范围: 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
量已经可以达到 50 000单位 /mL~ 60 000单位 /mL。 太空育种 太空辣椒平均单个重达 500克,果实中维生素 C的含量提高了 10%~ 25%;黄瓜 1根达 1米多长;“航天芝麻 1号”不仅个大,而且单株蒴果达 98粒以上;水稻蛋白质含量可提高 %~ 12%。 • 诱变育种的优缺点 讨论:与杂交育种相比,诱变育种有什么优点。 优点:可以提高突变频率
程范畴的是 …………………… .( ) A. 造糖场用废弃的糖蜜制酒精 B. 将农作物桔秆、生活垃圾等发酵处理产生沼气 C. 将农作物桔秆 ” 过腹还田 ” ,发展养殖业 D. 治坡、治沟、修梯田等 C 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污染物,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技术,就能够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而且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例如,对废污水中的重金属或氮
要考点: ( 1)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 本考点主要考查:生长素的发现经典实验和相关结论;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 2)生长素及类似物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本考点主要考查:顶端优势的原理及相关实验;无子西瓜和无子番茄的区别;生长素和其他激素作用上的区别。 ( 3)其他植物激素 本考点主要考查:其他植物激素的分类、功能和作用的时期;在了解一定新信息的基础上设计实验。 小专题网络构建: 植物激素 赤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