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断内容摘要:

NA分子母链两条,占子代 DNA中脱氧核苷酸链总数的 2/2 N+1= 1/2N ② 设一条 DNA分子中有胸腺嘧啶为 m个,则该DNA复制 n次后,形成子代 DNA分子需游离的胸腺嘧啶为 T=(2N1)m 1 DNA复制过程中的等量关系 (四) PCR(多聚酶链式反应) DNA聚合酶特性 不能从头合成 DNA,只能从 DNA的 3′ 端开始延伸 DNA链,因此, DNA复制需要引物 DNA聚合酶作用过程 当引物与 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后, DNA聚合酶就能从引物的 3′ 端开始延伸DNA链, 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 5′端向 3′ 端延伸 PCR原理 ① 在 80- 100176。 C的温度范围内, DNA的双螺旋结构将解体,双链分开,这个过程称为变性 ② 当温度缓慢降低后,两条彼此分离的 DNA链又会重新结合成双链 ③ PCR利用了 DNA的热变性原理,通过控制温度来控制双链的解聚与结合,现在使用的 PCR仪实质上也是一台能够自动调控温度的仪器 高温解决了打开双链的问题,但是,又导致DNA聚合酶失活的问题,耐高温的 Taq DNA聚合酶解决了高温导致 DNA聚合酶失活的问题,促成了 PCR技术的自动化 Taq DNA聚合酶的应用 缓冲液需要为 PCR反应提供的物质 DNA模板,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相结合的两种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耐热的 DNA聚合酶,同时通过控制温度使 DNA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 PCR技术是 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体外核酸扩增技术。 它具有特异、敏感、产率高、 快速、 简便、重复性好、易自动化等突出 PCR技术的特点 细胞内和细胞外 DNA复制环境的区别 体内 DNA的复制 体外的模拟 模板(母链) 细胞内源 外源加入 引物 引物合成酶 外源加入 底物 dNTP 细胞内源 外源加入 聚合酶 细胞内源 外源加入 反应环境 细胞内环境 缓冲液 ① PCR过程需要的引物不是 RNA,而是人工合成的 DNA单链,其长度通常为 20- 30个脱氧核苷酸 细胞内复制和 PCR不同点 ② PCR过程中 DNA的解旋不依靠解旋酶,而是通过对反应温度的控制来实现的 (五) PCR的反应过程 PCR的反应步骤 PCR一般经历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可以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 变性、复性和延伸 ① 变性(模板 DNA解旋) 模板 DNA。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