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教学实施过程的问题与建议内容摘要:
的基本国情。 ◆设计展板:用当前经济建设中的实例和资料,展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涵义;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 例如,提高人均 GDP,完善经济体制,扭转工农、城乡、地区三大差别,以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 ◆讨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对人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影响。 ◆图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等现代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案例,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明确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 生活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有各种跨国企业的品牌,由此可以感受市场的全球开放性。 ◆围绕 “ 引进来、走出去 ” 的典型实例,讨论如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从正反两方面,讨论应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典型案例。 内容目标 提示与建议 ,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阐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 市场能指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么生产。 ◆讨论:经济生活中制定和遵守规则有什么好处;信用在经济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而浙江省编的 “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 对该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是这样的: 基本要求 1.知道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和市场经济的含义。 2.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优点和作用。 3.了解市场规则的必要性、形式及要求。 4.理解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要求。 5.懂得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及其后果。 发展要求 增强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的意识。 说明 不作要求的内容:①市场规则的内容。 ②公共物品。 这里把市场规则的内容作为不作要求列出来,但设想学生如果不掌握市场规则的内容,如何进行 “ 经济生活中制定和遵守规则有什么好处 ” 的讨论,又如何理解信用在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如果对该部分内容不作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难进行上述活动,甚至也无法实现 “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发展性要求,即 “ 增强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的意识。 ” 而事实上作这样的规定,又跟 “ 基本要求 ” 中要求学生掌握 “ 了解市场规则的必要性、形式及要求和理解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要求。 ” 不协调。 从而增加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的处理难度。 还例如:该单元 、教学实施的提示和建议是: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对人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影响。 图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等现代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而同样省编的 “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 却把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含义、作用或特点及城镇化的含义和现状作为不作要求的内容。 另外,在新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种种问题:例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理解肤浅、片面,有些教师讲起新课程理念来头头是道,但一旦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又走上了传统教育的老路; 教学中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着照猫画虎的问题。 有些教师生硬使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虽然 “ 声色并茂 ” ,整个课堂热热闹闹,犹如一场高科技产品展示会,这只是注重形式而不关注教学内容的 “ 形式主义 ” ; 思想政治课仍然处于形式上 “ 首位 ” 实际上 “ 无位 ”的困境局面; 选修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思想政治课程而言,选修课没有起到拓展、补充的作用。 等等 …… (三 ) 教学上的几点操作性建议和策略 进一步加深对新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和把握,巩固和全面掌握中学政治新课程体系的基本教学要求。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 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本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 …… ,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 无论是如何进行教学改革,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必须通过中学政治课程体系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最基本的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理论体系、掌握基本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要系统掌握中学政治课程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紧紧抓住每一模块的主线和核心知识点,侧重帮助学生构建各个模块的知识网络。 教师在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普遍感觉是课时太少、太紧,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从教师层面上看教师个人首先必须完整系统地掌握新课程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掌握核心的知识点和模块主线。 以四个必修模块为例:必修课程总体框架的思路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是课程的本质特征。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是统领内容目标的灵魂。 以生活逻辑为主线是整合课程内容的方法论基础。 四个模块的核心知识如图示: 思想政治 1 经济生活 (物质文明) 核心概念:市场经济 思想政治 2 政治生活 (政治文明) 核心概念:民主政治 思想政治 3 文化生活 (精神文明) 核心概念:先进文化 思想政治 4 生活与哲学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整个学科知识的主要特点是: 反映了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是统领课程内容目标的灵魂。 涵盖了当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新的要求。 有利于建构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课程框架,更好地体现课程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发展的追求。 贯彻和反映了整体规划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思路。 必修课程 1(经济生活): 改变传统课程内容(经济常识),遵从学科体系的规范,内容不再要求面面俱到、体系完整,而是以 “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 ” 的思想为统领,画 “ 市场经济 ” 之龙,点“ 社会主义 ” 之睛。 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为背景,立足中国、着眼特色,沿着为何生产、谁来生产、为谁生产、怎样生产的线索, 围绕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经济现象,以及各种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表现,提供富有应用性的知识,并从中引申出相关的道德意义、思想政治观点和经济学原理。 必修课程 2(政治生活): 改变了传统课程内容(政治常识)远离学生生活、缺乏参与性的状态,以 “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的思想为统领,立足于中国、着眼于特色,画 “ 民主政治 ” 之龙,点 “ 社会主义 ” 之睛。 以学生能够感受到的、并能够参与进去的政治生活为起点, 着眼于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所应有的基本素养,着眼于现实生活中公民与政府之间、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说明人民享有和行使民主权利、履行公民义务的意义,感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和价值。 强调我国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保障,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贯穿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 的思想。 必修课程 3(文化生活): 作为新增设的课程模块,以 “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为思想统领,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画 “ 先进文化 ” 之龙,点 “ 社会主义 ” 之睛。 着眼于高中学生在现实文化生活中的问题,讲述文化认同、理解和选择的意义以及文化的多样性。 课程以十六大以来有关文化建设的提法和要求为基本依据而展开。 “ 发展。高二政治教学实施过程的问题与建议
相关推荐
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 《 海峡西岸建设 》 特种邮票和邮资封。 《 海峡西岸建设 》 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由此可见 ( ) • 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 B.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C.邮票成为展示文化软实力的载体 • D.发行邮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 [解析 ] 地方经济的发展不能主要依靠文化来体现,故 A错误。
1~ 5题。 法国总统希拉克召开特别内阁会议宣布法国进入 “ 紧急状态 ” ,授权骚乱地区政府实行宵禁,说明法国总统在行使 ____职权( ) A.任免总理和组织政府 D.宣布紧急状态,控制国家局势 单项选择 D 法国总理多尼米克 德维尔潘 11月 7日正式宣布政府将出台一项新的法令,试图解决少数族裔移民居住区青少年面临的无业、失学、家境贫寒等现实问题,受到法国民众普遍欢迎。 法国总理( )
色的政党制度 地位 基本内容 我国为什么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 我国的民主党派 名称和 性质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中共领导(政治领导) 基本方针 根本活动准则 重要机构: 人民政协 、后果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性质 职能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度,全面否定,说这是美国搞的,对发展中国家没什么好处。 有的则认为经济全球化好,没什么坏处。 如何正确看待这个问题。 就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发展来说,经济全球化有着双重的影响。 它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 3)我们要正确地观察和分析形势,学习和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样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加强廉政建设,反对腐败现象 安徽省原副省长受贿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分析我们的党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