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内容摘要:
8~14 17 16 12.现在,甲国生产的鲜花远销世界各地,主要得益于 ( ) A.技术含量高,鲜花价格低 B.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 C.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成本低 D.土地丰富,鲜花种类多 【 解析 】 根据经纬度可知,图中甲国是荷兰,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区位范围。 荷兰的鲜花生产远销世界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交通便捷,保鲜技术进步。 【 答案 】 B 15 备课资料集萃 名师预测演练 1~7 8~14 17 16 “土地利用呈垂直变化,在 2020米以下的坡地和河谷地区,栽种的作物以咖啡、可可、甘蔗、香蕉为主;2020米至 4000米左右的地带,多种植玉米、小麦、大麦和马铃薯,一年可两获;高度更大的山地和高原,则为寒带草原和终年积雪之地,草原用以畜牧。 ”以上是某农业区的农业景观描述。 回答 13~ 14题。 13.该地区 2020米以下的农业活动可能为 ( ) A.地中海型农业 B.混合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水稻种植业 【 解析 】 2020米以下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其农业地域类型应是热带种植园农业。 【 答案 】 C 15 备课资料集萃 名师预测演练 1~7 8~14 17 16 14.上述描述的农业景观最可能在 ( ) A.东南亚 B.南美北部 C.澳大利亚东南部 D.印度半岛东部 【 解析 】 由材料可知,土地利用垂直变化,而且高度在 4000米以上,说明山地的相对高差较大,2020米以下种植热带经济作物,说明该地位于热带地区,既位于热带,相对高差较大,只有南美北部 (安第斯山脉北段 )。 【 答案 】 B 15 备课资料集萃 名师预测演练 1~7 8~14 17 16 二、综合题 15.读我国五个重要农业区域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d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a地是 ______, d地是 ______。 15 备课资料集萃 名师预测演练 1~7 8~14 17 16 (2)b地淡水养殖业及其产品加工工业布局的有利条件有( ) A.气候条件优越,土壤肥沃 B.原料充足 C.周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D.能源充足 (3)b地和 c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比较两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生产条件,完成下表。 (4)e地区农作物具有 ______的特点,该地区发展农业最主要的灌溉水源是 ______。 b地 c地 商品粮基地名称 农业地域类型 优势自然条件 限制性自然条件 15 备课资料集萃 名师预测演练 1~7 8~14 17 16 【 解析 】 第 (1)题, a地位于我国西南部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谷地,这里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河谷农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d、 e两地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的大陆性较强,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图中 d地灌溉渠道纵横交错,可以确定其位于河套平原,主要依靠引黄河水灌溉发展农业;第 (2)题, b地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对应小图中河流、湖泊和运河的分布,可确定其为太湖平原,这里河湖密布,淡水养殖的条件好,发展水产品加工工业的原料丰富;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淡水养殖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市场广阔。 第 (3)题,注意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分别找出优势自然条件和限。高二地理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相关推荐
远眺寒山寺 夜泊枫桥 思考 • 对景观进行准确的文化定位,与哪些因素有关。 个人的主观经验和知识积累 对旅游景观的历史文化内涵的了解程度 三、旅游路线的选择 • 基本的原则 : 有效性,即以最少的金钱和时间,获得最大的满足。 • 选择依据 : 根据旅游者的旅游目的、旅游时间、旅游交通工具、旅游跨越的空间范围。 • 注意问题 : ① 旅游路
我们应该了解自然变化的科学规律,掌握趋利避害、化害为利 的本领,将自然灾害的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二、自然力量的威胁 财产损失。 例如: 地震人员伤亡统计: 遇难: 69229人 受伤: 374643人 失踪: 17923人 直接经济损失 8451亿元人民币 ,自然灾害还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心理伤害和精神痛苦,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和动荡,加重贫困和粮食不安全状况,阻碍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
:( 1)突变和渐变 ( 2) 联系和分异双重性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自然灾害 自然异变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根据第一节学习,请同学们回答:。 一、自然灾害的特点 :对人类构成危害 :( 1)突变和渐变 ( 2) 联系和分异双重性 ( 3) 自然和社会双重性 卡特里娜飓风 美国政府及时预报和转移民众,使灾害的损失大大降低, 这体现出了自然灾害的 性。 可防治 一、自然灾害的特点 :对人类构成危害
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总结: 1.积极意义 (1)将有效缓解 的状况,促进 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城乡居民的 和地区 的 ,具有巨大的 效益、 效益、 效益。 (2)南水北调可以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趋势和 漏斗面积进一步地扩大,控制地面沉降,是南水北 调带来的 ( ) A.社会效益 B.生态效益 C.经济效益 D.环境问题。 调入区水资源紧缺 生活用水 生态环境 社会 经济 生态 B
何为生育率。 它与出生率有何关系。 影响因素是什么。 (一)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 问题: 主要有哪些 社会环境因素 影响生育率。 读图分析: 生育率与妇女受教育程度的关系是什么。 城市与农村相比生育率有何不同。 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率越低。 经济水平高的城市比经济水平低的农村地区 生育率低。 读课本 P6图 1. 2分析: (二)环境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 阅读资料: 据资料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