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内容摘要:
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总结: 1.积极意义 (1)将有效缓解 的状况,促进 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城乡居民的 和地区 的 ,具有巨大的 效益、 效益、 效益。 (2)南水北调可以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趋势和 漏斗面积进一步地扩大,控制地面沉降,是南水北 调带来的 ( ) A.社会效益 B.生态效益 C.经济效益 D.环境问题。 调入区水资源紧缺 生活用水 生态环境 社会 经济 生态 B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1)长江径流减少,海水将会上溯,河口地区盐度 ,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2)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 ,使航 道淤塞。 (3)调水会对江淮沿线地区的 的生长带 来不利影响。 (4)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 ,天 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 (5)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 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 量的 会降低水质。 升高 泥沙淤积加重 水生生物 较高 盐碱化 污水排放 讨论问题: 如何解决南水北调带来的环境问题。 结论:预先采取防范、补偿和综合治理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尽量减少不利影响。 问题延伸: 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结论: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和水资源供需矛盾是决定南水北调的根本原因。 长江的地理条件有利于兴建引水到北方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问题延伸: 为什么首先实施东线方案。 结论: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半岛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优先实施东线工程。 问题延伸: 华北缺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华北地区降水总量不大,地表径流量小,蒸发强;工农。高二地理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相关推荐
8~14 17 16 12.现在,甲国生产的鲜花远销世界各地,主要得益于 ( ) A.技术含量高,鲜花价格低 B.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 C.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成本低 D.土地丰富,鲜花种类多 【 解析 】 根据经纬度可知,图中甲国是荷兰,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区位范围。 荷兰的鲜花生产远销世界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交通便捷,保鲜技术进步。 【 答案 】 B 15
远眺寒山寺 夜泊枫桥 思考 • 对景观进行准确的文化定位,与哪些因素有关。 个人的主观经验和知识积累 对旅游景观的历史文化内涵的了解程度 三、旅游路线的选择 • 基本的原则 : 有效性,即以最少的金钱和时间,获得最大的满足。 • 选择依据 : 根据旅游者的旅游目的、旅游时间、旅游交通工具、旅游跨越的空间范围。 • 注意问题 : ① 旅游路
何为生育率。 它与出生率有何关系。 影响因素是什么。 (一)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 问题: 主要有哪些 社会环境因素 影响生育率。 读图分析: 生育率与妇女受教育程度的关系是什么。 城市与农村相比生育率有何不同。 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率越低。 经济水平高的城市比经济水平低的农村地区 生育率低。 读课本 P6图 1. 2分析: (二)环境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 阅读资料: 据资料记载,
隆多次“巡幸”使扬州出现空前的繁华。 城市人口超过 50万。 为当时世界上 10个拥有 50万以上居民的大城市之一。 提问:扬州为什么会兴盛,后来为什么又会衰落。 (扬州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京杭大运河的开凿;衰落是因为大运河淤塞,加止海运发展以及京沪线的修筑,使大运河的地位衰落,所以城市也随之衰落了)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山区和平原地区商业网点在分布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 1) 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 ( 2) 活跃了整个铁路网 三、京九铁路 影响京九铁路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一) 合理布局交通网 一是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图上比较深圳货物运到沪、苏、鲁路线的改善状况) 二是 活跃整个路网 总之 , 快了货运 , 活了路网。 ( 1) 粮棉油的重要产区 (二)区位因素 ( 2)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地区 ( 3)革命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