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内容摘要:
( 3)作用 : 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 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 20世纪 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二次大战后罕见的持续性的高速度增长。 在信息技术部门的带领下,美国自 1991年 4月份以来,经济增长幅度达到了 4%,而失业率却从 6%降到了 4%,通胀率也在不断下降。 如果食品和能源不计在内的话,美国 1999年的消费品通胀率只有 1. 9%,增幅为 34年来的最小伍。 这种经济现象就被人们表述为 “ 新经济 ”。 美国《 商业周刊 》 1996年底的一篇文章认为,美国目前这种 “ 新经济 ” ,其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 “ 新经济 ” 的出现 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基础上 经济持续增长 低通货膨胀率与低失业率并存 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 思考 :“新经济 ” 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 及时训练: 1 、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 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A、凡尔赛体系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体制 D、斯大林模式 二战结束后,美国迅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经济发展的 “ 黄金时代 ”。 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战争的良性刺激作用 D、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 B B “ 二战 ” 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 “ 凯恩斯主义 ” 经济思想。 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这些国家 A、积极开展第三次科技革命 B、大力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C、谋求建立经济区域集团 D、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战。高二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相关推荐
侵华 宋美龄 宋子文 放 和平解决 英 美 中 共 和平解决 中间阶层 放 和平解决 维持 利益 杀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①、 时局的转折点 —— 十年内战局面的结束。 ②、 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飞机启动张学良准备送蒋离西安 粉碎日本帝国主义和亲日派扩大内战的阴谋;迫使蒋介石放弃 “ 攘外必先安内 ” 的政策,使中共的 “ 逼蒋抗日
, 他向汉武帝提出 ( ) A.天人感应学说 B.君权神授学说 C.独尊儒术建议 D.崇尚法制主张 11.下列各项中比较正确的概括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与 “ 大一统 ” 二者关系的是 A.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B.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C.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D.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12.与韩非子的思想主张不相符合的是 A.应当根据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美国总统肯尼迪 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 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2. 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二、 建立 “ 福利国家 ” 1. “福利国家 ” 的产生 2. 福利制度的发展 德国:有人要求政府给自己买结婚戒指 欧洲的社会福利水平普遍较高,德国更是以高福利闻名。 一名叫汉斯的德国公民,现年 56岁,由于长期失业成为社会救济对象。 他一家 5口人,每月可从社会保障局领到
兴开发银行协定 》 时间地点: 1944年 7月布雷顿森林 (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 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宗 旨 稳定国际汇兑; 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 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 短期贷款 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International Moary Foundation ( 3)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 WB)成立 现有成员国 180个
国冷战政策 • 冷战 • 除战争之外的手段对抗社会主义国家 • 内容 • ( 1)杜鲁门主义 • ( 2)马歇尔计划 • ( 3)北大西洋计划 • 实质 • 霸权政策 两极格局形成 • 起因 • 美苏同盟关系破裂 • 过程 • ( 1)美国实施“冷战”政策 • ( 2)苏联反击成立华约 • 标志 •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 • 直接后果 • 美苏两分天下 • 德国分裂 • 朝鲜战争 • 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