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内容摘要:
解答该类题目首先要明确所给物质的组成 、 结构和性质 , 然后结合物质分类的依据作出判断。 【 解析 】 ① 粗盐和酸雨均由多种成分组成 ,均属混合物 , 正确; ② 沼气属于可再生资源 ,水煤气由炽热的煤同水蒸气反应制得 , 而煤为不可再生资源 , 所以水煤气为不可再生资源 ,错误; ③ 冰为固态水 , 干冰为固态 CO2, 均为纯净物和化合物 , 正确; ④ 不锈钢和硬币均是由金属与金属 (或非金属 )熔合而成的 , 属于合金 , 正确; ⑤ 盐酸和食醋均为溶液属于混合物 , 不是化合物 , 错误; ⑥ 纯碱为Na2CO3属于盐类不是碱 , 错误; ⑦ 豆浆和雾都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 均属于胶体 , 正确。 【 答案 】 D 跟踪训练 (随学随练 , 轻松夺冠 ) 1. (2020年绍兴模拟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 ① 根据一个酸分子电离产生氢离子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 、 二元酸等 ②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 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 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⑤ 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②④ D. ③④⑤ 解析: 选 B。 ③ 区别强弱电解质的依据是溶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 , ④ 区别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主要依据是元素的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 常见分散系的比较与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1. 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高分子或多分子集合体 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 分散质粒子 直径 小于 1 nm 1 nm~ 100 nm 大于 100 nm 实例 蔗糖溶液、 NaCl溶液 淀粉溶胶、Fe(OH)3胶体 油水、石灰乳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性 质 外观 均一、透 明 均一 不均一 、 不透明 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鉴别 无丁 达 尔效应 有丁达尔效应 静置分层或 沉淀 2.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1)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和胶体。 (2)聚沉:三角洲的形成;明矾净水。 【特别提醒】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胶体粒子的直径在 1 nm~ 100 nm之间,这是胶体的本质特征,也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据,同时也决定了胶体的性质。高二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相关推荐
新题速递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达标测试 1~5 11 12 6~10 13 14 新题速递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达标测试 1~5 11 12 6~10 13 14 新题速递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达标测试 1~5 11 12 6~10 13 14 新题速递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达标测试 1~5 11 12 6~10 13 14 新题速递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达标测试 1~5
电解质溶液的 PH( ) B先变大后变小 C逐渐变大 C a、 b、 c、 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 若 a、 b相连时, a为负极; c、 d相连时,电流由 d到 c; a、 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 b、 d相连时, 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 ( ) A. a b c d B. a c d b C. c a b . d D. b
结构中①键断裂。 化学性质 ( 2)氧化反应 ( Ⅰ )点燃 ( Ⅱ )催化氧化反应(去氢)分子结构中①③ 键断裂。 ( 2)氧化反应 点燃 ( 2)氧化反应 露置在空气中氧化由无色晶体变为粉红色晶体 ( 3)取代反应:与氢卤酸反应生成卤代烃和水。 分子间②键断裂 ( 3)取代反应:(酚羟基的邻位、对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分子结构中②③④键断裂 ( 4)脱水反应: ( Ⅰ )分子内脱水反应
发皿中的溶液不超过容积的 2/ 3; b、加热时要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溶液溅出; c、当析出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蒸发至干。 ( 2) .冷却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不同的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1、已知 Mg(OH)2难溶于水, BaSO4既难溶于水又难溶于酸, BaCO3难溶于水,但可溶于盐酸。 现有含 Na2SO MgCl2和泥沙的粗食盐,请设计实验方案,由粗食盐提纯 NaCl
)=c(H+)+ c(HCO3)+2c(H2CO3) 【 温馨提示 】 二、溶液中微粒 (除水分子 )浓度大小的比较 ** 单一溶质溶液:根据电离、水解情况分析 ( 1)弱酸溶液: 【 例 1】 在 ,下列关系错误的是(H+)=c(HS)+c(S2)+c(OH) (H+)=c(HS)+2c(S2)+c(OH) (H+)> [c(HS)+c(S2)+c(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