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化学平衡常数及计算内容摘要:

(5) K值大小标志反应能达到的最大限度 , K值大,反应完全。 返 回 播 放 5. 小结: (1) 平衡是有条件的、动态的。 (2) K不随起始浓度大而变。 (3) K与温度有关。 (4) K与方程式写法有关。 ,估计反应的可能性。 因为平衡状态是反应进行的最大限度。 如: N2(g)+O2(g)2NO(g) Kc=1 1030(298K) 这意味着 298K时, N2和 O2基本上没有进行反应,反之 NO分解的逆反应在该温度下将几乎完全进行,平衡时 NO实际上全部分解为 N2和 O2。 三、平衡常数的意义 平衡常数 K值的大小,可推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K值越大, 表示反应 进行的程度越大, 反应物的 转化率越大; K值越小, 表示反应 进行的程度越小, 反应物的 转化率越小。 反应的平衡常数与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 一般来说,反应的平衡常数 KC≥105, 认为 正反应进行得较完全; KC ≤105则认为这个反应的 正反应很难进行 (逆反应较完全)。 例如: 不同温度时,反应 :H2(g)+I2(g) 2HI(g),的 平衡常数与温度 的关系如下: △ 温度 623K 698K 763K 浓度平衡常数 66 .9 通过改变温度,平衡常数大小的变化趋势可以判断 上面可逆反应的 正方向是放热反应 . 另外还有两点必须指出: ①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只能大致告诉我们一个可逆反应的正向反应所进行的最大程度, 并不能预示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如: 2SO2(g)+O2===2SO3(g) 298K时 Kp很大,但由于速度太慢,常温时,几乎不发生反应。 ② 平衡常数数值极小的反应,说明正反应在该条件下不可能进行, 如 : N2+O22NO Kc=1030(298K)所以常温下用此反应固定氮气是不可能的。 因此没有必要在该条件下进行实验,以免浪费人力物力。 或者改变条件使反应在新的条件下进行比较好一些。 对于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关系,在计算中注意: ( 2)生成物:平衡浓度 =初始浓度 +转化浓度 生成物 D: [D] = c0(D) +△ c(D) ( 3)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 c(A):△ c(D)=a:d ( 1)反应物:平衡浓度 =初始浓度 转化浓度; 反应物 A: [A]=c0(A) △ c(A) 与平衡常数有关的计算 例 1:合成氨的反应 N2+3H22NH3在某温度下各物质的浓度平衡是 :[N2]=3molL1,[H2]=9molL1,[NH3] =4molL1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和 N H2的初始浓度。 解:①求平衡常数 K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